APP下载

重视激发兴趣,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2014-07-09黄秀祖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历史课乡土历史

黄秀祖

历史高效课堂是指教学中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有意义的、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与共振。然而,大量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甚至还存在着“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突出问题。因此,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高效课堂。

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

首先,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学校、家长、学生都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没有保证。就拿每年的中考来说,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各占120分,物理和化学也各占100分,而历史科的卷面总分才占区区的50分。这样,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科就被冷落于一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重任,业绩荣誉也无从谈起,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

其次,学习历史需要记忆很多涉及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而且这些知识距离今天的学生比较遥远,这使学生感觉到上历史课像是参观尘封了千年之久的文物,既没有语文课文里的鸟语花香,也不像数理化那样能够让学生迅速获得成就感,从而使这门本来蕴涵人类智慧的学科被遗忘在角落。

再次,历史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简单,加剧了历史学科的困境。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提供了条件,但许多教师教学观念滞后,还停留在靠“三个一”打天下(一本教材、一纸教案、一支粉笔)的填鸭式教学阶段,这就使得历史课堂死气沉沉,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热情的策略

基于以上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良现状,那么,历史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从而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呢?

1.精心准备,巧设导语,激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如此。要使新课一开始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直接导入、复习导入、提问导入、情景导入等。比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时,我采用了讲故事和设置悬念的导入方法,先通过讲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探讨的欲望,然后提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被当做战败国被瓜分?”通过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由于他们迫切希望解答上述疑问,上课就认真听讲,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豹尾”结课,意味无穷,升华思维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高质量的历史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还要有一个成功的收尾,“虎头蛇尾”不算好课。历史课堂收尾的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引入竞争,激励全体”“运用机智,调控氛围”“组织讨论,升华思维”“渲染气氛,激起共鸣”“照应课题,揭示本质”等。例如讲完《日本明治维新》一课后,我们可以用幻灯机打出纲要图表,并辅之以必要的说明。这种“着眼整体,构建体系”的方式简明扼要,能使教材中复杂的知识简约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联系实际,引发思考,培养兴趣

一些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厌烦情绪,总觉得历史课本上的东西是陈年旧帐。受时空的阻隔,许多历史问题初中学生很难理解。其实,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尽力挖掘历史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和时事政治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比如把近年的黄岩岛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时事政治引入课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教材中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4.结合乡土历史,激发兴趣,提升动力

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自豪感。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和学史能力。比如在讲到《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时,我简要补充了南宁青秀山风景区的建设历史。对乡土史资源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有选择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会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亲近感和探索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教活历史课,真正提升历史教学效能,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责任编辑 庞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课乡土历史
浅谈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几点看法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
嫁给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