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闻与传播研究》看新世纪以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基于CNKI(2000—2011)数据的分析

2014-07-09陈潇潇方世川

理论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发文学者论文

陈潇潇,方世川

(1.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12)

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根据CNKI提供的相关数据,①本文数据来源是清华大学提供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2011年间《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相关数据,网址为: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统计的截止日期为2011年7月5日,简报、简讯、会议、文摘、启示、讲话、消息等未作统计分析。对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间的发文与被引情况、高产作者、高影响力论文、高发文机构等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考察和解析《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文献计量特征,并对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带有普遍性质的问题做一些分析,为读者了解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发文数量、被引次数和作者概况

(一)《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发文情况

表1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发文数量统计

从表1可见,《新闻与传播研究》发文数量以2008年为界,分为80以下和80以上两个阶段,2000—2011年共发文789篇,总体数量偏少,年平均发文65.75篇。

(二)《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载文被引情况

表2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被引次数统计

期刊所载论文的被引次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期刊的影响力。由表2可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总被引次数为6510次,将表2《新闻与传播研究》被引总数与表1发文总数比较,可得篇均被引数约8.25。

(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作者数量

表3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作者数统计(含第二、第三作者等)

以表3《新闻与传播研究》作者总数与表1发文总数比较,可得篇均作者数约为1.28。由此可知,《新闻与传播研究》刊发的文章,一般为一名作者,这表明独立研究是学者们进行论文撰写与个案研究的主要形式。这也体现了新闻与传播学科需要学者进行独立思考与研究的特点。

二、《新闻与传播研究》作者学术影响力

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其发表文章的“量”。发表文章的数量代表作者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活跃程度;另一个是其发表文章的“质”。在可测量的范围内,“质”表现为其文章被引用的情形,即本文所指的被引数。

(一)《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高产作者

“高产”是衡量学者学术影响力的因素之一。表4所列为2000—2011年间《新闻与传播研究》发文3篇以上的学者共68人。这些作者中,德高望重的老学者有方汉奇、童兵、吴廷俊、罗以澄、魏永征等5位,中青年学者有尹韵公、王怡红、张威、陈力丹等63位。就人数和发文数量而言,中青年学者居于前位,表明《新闻与传播研究》的作者队伍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2000—2011年期间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发文数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中有一部分是其他学科的学者,如李慎明、张世飞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

虽然表中的数字仅仅是这些学者2000—2011年期间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而不是每位学者这一时段发表的全部新闻与传播领域论文数量,更不是他们此时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总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与传播研究》的作者群状况,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目前新闻与传播研究队伍的状况。

(二)《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被高引作者

表4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高产作者发文统计(第一作者)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杨海军丁和根李曦珍李艳红朱清河余红项国雄林晖卞冬磊韩鸿黄琼蒋建国李建伟林升栋林晓光沈重远时统宇隋岩唐海江陶建杰王凤翔王颖吉韦路吴果中曾宪明张丹张自力赵建国郑保卫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 00000001000000001000000002000 01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 00000000010000010000000010000 01000010000000001001010001100 00010020100000010010110010101 10010000110000100010011000000 10000001001110000000101100011 00101201001110110100001000001 00101000001101100100100000020 11000100110000001102000100000 00111000000011000000000100100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表5所列为《新闻与传播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50位作者,与表4高产作者比较,尹韵公、王怡红、陈力丹、童兵、吴廷俊、罗以澄、单波、黄旦、董天策、夏倩芳、张威、钟瑛、张自力、曾庆香、杨伯溆、韦路、林晖、李艳红、金兼斌、姜红、黄星民、黄敏、韩鸿、丁和根、蔡骐、卞冬磊等26人同时名列两表,可见这些学者的文章影响力较大。这也表明,这些作者在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表现较为活跃,是该学科较有影响力的学者,他们在推动该学科学术繁荣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年龄结构分析,这些学者中,“40后”有童兵、吴廷俊、罗以澄、魏永征等4人,占《新闻与传播研究》高被引作者数的8%;“50后”有尹韵公、陈力丹、卜卫、张威、黄旦等8人,占《新闻与传播研究》高被引作者数的16%;“60后”有董天策、单波、夏倩芳、丁和根蔡骐等28人;“70后”有张自力、张建珍、曾庆香、黄敏、路鹏程等 9 人,“60 后”、“70 后”的作者已占 《新闻与传播研究》高被引作者数的54%;“80后”有卞冬磊1人。以上学者的个人基本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

表5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0年高被引作者(第一作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发文和被引数量并不是衡量学者学术影响力的唯一标准,而且上述统计资料能够显示的,只是“学术影响”,不能用于衡量学者的“学术成就”,也不能用以测度学者的“学术水平”。如,有些学者的研究领域较窄,其发表的文章数量自然较少;有些学术论文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但由于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过少,引用自然不会太多,学者的成就和水平,主要是由其研究的深度或高度决定的。

三、《新闻与传播研究》高被引论文

作者所发表文章的被引用情况体现出其学术成果得到学界同行关注和认可的程度。表6列出的是《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发文被引用数量排在前50的论文。从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内容来看,表中列出的这50篇论文之所以被多次引用,主要是因为它们所涉及的大多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或者是带有学科引导性质的论题。这些论文一般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具有相当的研究深度或创新程度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从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对象来看,有10篇是介绍国外新闻与传播相关理论或研究进展,占被高引论文总数的20%。

表6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高被引论文

四、《新闻与传播研究》论文作者单位及地区分布

(一)《新闻与传播研究》作者单位分布

一个学术机构的发文量是该机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表7所列为2000—2011年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发文10次以上的机构,共有21家单位,可从一个侧面看到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中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的分布情况。这期间《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发文机构主要来自社科院系统、高等院校等教学科研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共发文70篇,远超过此期间其他各类机构的发文量。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也发文12篇。这样,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共发文82篇。高等院校教师是《新闻与传播研究》撰写论文的主力军。表中所列的21家单位中,高等院校有16家,占绝对优势。其中,复旦大学发文56篇,武汉大学发文44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35篇。各高等院校发文422篇。

表7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011年高发文机构(第一作者署名单位)

(二)《新闻与传播研究》发文作者地区分布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历史与文化传统造成的地区差距,新闻与传播学科在各地的发展程度是不一致的。从发文机构的地区分布来看,这21家机构中,华东9家、华北6家、华中4家、华南1家、西南1家。按省市划分,首都北京2000-2011年间发文总量为171篇,年均约17篇,高居各地之首;其他依次为湖北(78篇)、浙江(63篇)、上海(56 篇)、福建(47 篇)、江苏(46 篇)、四川(23 篇)、湖南(20 篇)、广东(17 篇)、安徽(14 篇)、河南(11 篇)等省市。上述这些地区的经济都较为发达且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同时,这些地区都有一家或几家新闻与传播研究较为活跃的高校或社科研究机构。如北京,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具有深厚学术渊源且社会影响力较大、学术竞争力较强的科研院所或高校;在湖北,有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新闻与传播研究具有较高成就的高校;在浙江,有浙江大学、宁波日报社、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新闻与传播研究非常活跃的高校或机构;在上海,有复旦大学等具有深厚学术渊源的高校;在福建,有以厦门大学、暨南大学为代表的新闻与传播研究基础扎实的高等院校;在江苏,也同样是因为有新闻与传播研究活跃、成果颇丰的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而居于前列;在四川,虽仅有四川大学一所高校名列其中,但该校发文23篇,也居于前列。当然,这只是《新闻与传播研究》一家刊物所反映的情况,我们不能由此推断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整体状况也一定如此。

五、余论

本文所讨论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结论已散见文中各处,无须赘述,此处谈几点总体感受。

从2000-2011年间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该领域学者的代际转换速度加快。学者代际更替是自然规律决定的,后辈取代前辈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是不可抗拒的必然。在“高产学者”名单中,中青年作者占绝大多数;在“高被引学者”名单中,前辈学者尚能保持旺盛创作力的,已经屈指可数了。20世纪80、90年代培养的新闻学博士、硕士陆续接替老一代学人,成为高校各主要新闻院系和新闻传播学研究单位新的主体,新一批学科带头人已经走上岗位,他们发表文章的数量大,其成果较多被引用,广泛范围内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总体来看,老一代学者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恢复和建设付出了辛劳和智慧,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新一代学者的视野更为开阔,知识结构更为合理,已经成为新一轮创作研究的主力军,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专业知识的研究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新世纪以来,新闻传播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表了较多高质量论文。从内容上看,学术评论、学术批评的文章较少;从引用率上看,新闻传播研究方向的论文,不仅总引用量偏低,而且,即使是“高被引”论文,被引用的绝对量也很低。这表明学者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相互吸纳或者讨论、碰撞的不足,新世纪仍应继续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1]尹韵公.世纪中国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及其全球背景探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1).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一百年[J].国际新闻界,2000,(6).

[3]梅琼林.文化研究视野下的传播研究[J].北方论丛,2005,(5).

[4]陈力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特点与问题[J].国际新闻界,2004,(1).

[5]张世飞.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6]王怡红.传播学发展30年历史阶段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

猜你喜欢

发文学者论文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学者介绍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