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文语言的修饰

2014-07-09林光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采名言效果

林光云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再深刻的立意、再新颖的素材、再精巧的构思,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也会黯然失色。先贤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要有趣味、要耐读,才能让人耳目一新,获得成功。因此,想要作文成功,就得有文采,想要作文有文采,就必须对作文语言进行精心地修饰,让作文 “靓”起来。

要修饰作文语言,让作文语言“靓”起来,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修饰语言,从引用名言入手

引用名言(包括经典著作、诗词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一般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直接引用名言,可以印证、补充、对照自己的本意,表达主旨,抒发思想情感。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指导中,我鼓励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用。在标题引用,可使标题“眉清目秀”,引人注目,如作文标题《常回家看看》。于开篇引用,可有“画龙点睛”之效。如有篇习作的开头是这样引用的:“语文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语文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语文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在结尾引用,则可卒章显志。如《美好的明天》的结尾:“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省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在直接引用的基础上,我还鼓励学生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是一种灵活多样的创新表达方法。常见的有化用、拆用、嵌用、省用等。较之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也要求比较高,不易拿捏分寸。

我指导学生化用名言,尝试改用名言中的一些字词,换上与之相反、相对或相关的字词。例如,有位学生作文时化用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诗句:“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作文化古为今用表达的是一种环保主题,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了新的情调,令人眼前一亮。

我还教学生拆用名言,就是将其拆开,对其添枝加叶地使用,也就是一种错位使用语言,拆用得好,不仅产生一种歪打正着的效果,而且使语言充满幽默情趣。例如有篇习作:“一不做二不休——不工作就不能休息。”“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这些名言成语的拆用,不但使语言生动,而且突出主题了。

此外,还可嵌用、省用等,都各有其妙。

总之,名言诗句等引用得恰到好处,可提高作文的表达效果,让作文靓丽起来。

二、修饰语言,通过多种表达来实现

我发现许多学生作文语言平淡无奇,空洞乏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表达方式不当或单调,从而影响了文章的表现力。众所周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五种常用的表达方式,每一种表达方式都独具特色,一般情况下,如果单用,则平淡无奇,枯燥无味,但如果能独具匠心,灵活运用,恰当转换或综合运用,则能出奇制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曾给学生写出两个句子: “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有个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的跳着。”让学生对比分析。结果学生发现两个句子的内容基本不变,但表达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前者平淡无奇,后者生动形象。从表达方式上看,前者只用记叙,后者在叙述的基础上融入描写,叙述、描写相依相辅,从多个角度描述了银元落地的声音和动态,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从此,本人凡是发现学生的作文平淡、单调,就让学生尝试转换表达方式,使作文语言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总之,换一种表达、多种表达能化简为详,展现出作文应有的生动与形象。

三、修饰作文语言,还通过仿写来实现

仿写形式是模仿,本质是创新。所以,仿写是一种形式上依照、模拟他人的句式、格式、语气等来表现新的内容或新的语言的创新。仿写种类较多,按篇幅分,可分为全篇的仿写和片断的仿写;按写法分,可分人物次序的仿写,人称的仿写,结构的仿写,表达方式的仿写,修辞的仿写。我指导学生仿写,由简到繁,由少而多,逐步提高,持之以恒,效果颇佳。如有位学生在《故乡》的开头:“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会记住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我会记住那苍茫的雪域高原。”这些句子就是仿写冰心的《观舞记》中的一个片断,这无疑是成功的。

正确的使用仿写,加强仿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些对写作缺乏兴趣的学生,仿写就是他们写作的引路人。事实证明,能把仿写写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的客观语言向主观语言转化,而且还能大大地增强学生写作文的信心。

总之,作文是一种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是表达自我、倾诉自我的过程。语言是作文的根本,是思想的载体。只要我们明确语言修饰的目标,掌握语言修饰的基本方法,对语言进行锤炼加工,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就能使学生的作文闪现出亮丽的色彩。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文采名言效果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名言
名言趣画
伪装效果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