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要着力于“为了不教”

2014-07-09韦会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材课文能力

韦会明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教师的教是暂时的,学生的学是长期的。我们要着力于为了不教。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所说:“(教师)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要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要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求知,去改造他自己。”又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些言辞启迪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其能力,促进智力进一步发展,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说,“教是为了不教”客观上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不教,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尊重和信任所教对象是“为了不教”的前提

俗话说:“三分教,七分学。”这是很有道理的。教师的教,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育实践表明,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的。若学生从教师那里经常获得被尊重、被信任的心理满足,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转化为创造性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尊重和相信自己的学生,这是达到为了不教目的的前提。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很明显,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师的教是一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才能发生作用。教师的教是否见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而要调动学生这“三性”,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深信他们会成为学习的主人。那种动不动就以“法官”的身份,板着脸训斥、罚站,甚至将学生赶出教室、停学的做法,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损教师的形象。因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当师生关系处于平等、和谐的状态时,学生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思想就活跃,就容易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常常处于怕答不上问题或答得不对、不圆满而遭教师训斥、指责的畏惧的心理状态中,带着一种像走“沼泽地”似的谨慎感学习,那么恐怕很难有探求真知的激情了。我们应该提倡教师与学生交朋友,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跟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一些困难,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的,从而解除他们的各种思想顾虑,专心致志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有了相信学生的思想,教师就会真正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思考、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及动手操作的时间,也才能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给他们思维的自由,发挥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让学生勇于去探索、创造。这样,教师才能将教学变为“导学”、“激学”,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心理优势,产生“我愿意尝试”、“我能学会”、“我知道怎么学”的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注重教前准备是“为了不教”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做好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熟悉教材教法,熟悉学生。这是做好为了不教的必要条件。

要做到熟悉教材教法,教师首先必须反复学习教学大纲,了解初中阶段各个学年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要求,从总体上明确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注重实践”上让学生达到什么程度,考虑对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提出明确而恰当的要求,订好每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其次,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每个单元钻深钻透,要把握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感情等。深入挖掘教材的科学性,考虑如何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杜绝弱点;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使思想教育寓于教材讲解之中;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使智力发展寓于知识传授之中;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处于要学、爱学、好学之中;挖掘教材的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把能力培养寓于知识运用之中。

所谓熟悉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不仅他们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差别,而且接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态度都不同。只有我们深入了解,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特别是需要向学生提问题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所提的问题的难度一定要有所不同,使多数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答得出来,都感到自己是能够学好语文的,以此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精讲多练是“为了不教”的主要教学方法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大多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文章结构也比较简单,只要学生善于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都能读得下去,对课文的大意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一味沿用过去那套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听不进去,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只有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道路,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需要的、能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开拓型”人才。

精讲多练,不只是节省时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去探讨学习方法、规律,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精讲,不是面面俱到,不分粗细,平铺直叙地从头到尾地灌输,而是画龙点睛地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清楚,使之起到引导、解惑、提高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读得通的课文就不讲,或者少讲,让学生自己去读读想想,议议写写。在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地方,教师要抓住关键的字词、句子、段落进行讲解,突破关键,带动全篇。

多练,就是要根据不同课文的教学要求,精心设计一定数量、由浅入深、与实际相结合的练习 ,这对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并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方法是:一要寓讲于练。一堂课45分钟,教师讲的时间约占二分之一,最多不要超过三分之二,其余时间给学生读读议议,讲讲写写。比如辨字组词、造词造句、修改病句,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归纳课文大意,分析课文结构、写作手法等等,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完成。二要抓好课堂作文训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训练内容,除了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大作文之外,更重要的是结合讲读课文,指导学生做好作文单项练习。如仿照课文写开头,写结尾,写过渡,写照应,写外貌形态,写心理活动,写景物等,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在仿写中,要注意强调创新,不能依葫芦画瓢。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基本功,应该不厌其烦地扎扎实实地抓好。三要开辟第二课堂。要有计划地布置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他们写日记、周记,办板报、校刊,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举行智力竞赛等,扩大视野,充实各种知识。

总而言之,为了不教,我们教师不仅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学生;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做到学用并举,学以致用。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教材课文能力
教材精读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