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树木屑代料栽培灵芝的初步研究

2014-07-08吴金雷郑玉权梅丽娟王观虎

中国食用菌 2014年6期
关键词:构树木屑灵芝

吴金雷,郑玉权,梅丽娟,王观虎,胡 健*

(1.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2.扬州市西湖镇灵芝生态园,江苏 扬州 225008)

构树木屑代料栽培灵芝的初步研究

吴金雷1,郑玉权2,梅丽娟1,王观虎2,胡 健1*

(1.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2.扬州市西湖镇灵芝生态园,江苏 扬州 225008)

杨树木屑作为灵芝代料栽培的优先选择原料在扬州地区被广泛采用。构树同属阔叶乔木,检测结果表明,在营养成分方面与杨树木屑无太大差别,代料栽培对比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构树木屑代料栽培灵芝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构树木屑代料栽培灵芝,菌丝发育稍迟缓,但菌丝健壮,各生长阶段同比杨木屑栽培延时1周左右;子实体外观规则整齐,色泽鲜亮,菌盖厚实,产量和灵芝多糖含量分别比杨木屑代料栽培高出18.12%、9.82%。

灵芝;构树木屑;代料栽培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和出口国,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食用菌栽培经历了庭院经济、特种蔬菜种植、小规模集约化等发展阶段,现已进入高度集约化的工厂化生产阶段,其中代料栽培技术奠定了工厂化生产的基础[2]。食用菌代料栽培原料多以阔叶树木屑为主,辅以棉籽壳、麦麸、玉米芯、秸秆等。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土地和林木资源的短缺,栽培原料价格应势而起,很大程度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寻找新的可利用原料资源是解决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构树作为阔叶落叶乔木[3],其野生资源量巨大且分布广泛,人工培育的杂交树种也得到了大规模的试点种植[4];构树环境适应性极强,扦插飘种即可繁殖,成树周期短,以野生为主,在广大农村山区,多被砍伐丢弃或作为木柴。研究表明,构树叶、皮以及根在绿色饲料、高档造纸、药用保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而构树木屑作为培养基质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一方面拓展了构树资源的利用范围,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药)用菌生产成本,缓解食用菌栽培原料供不应求的局面。

灵芝具有较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6],其中灵芝多糖被认为是灵芝药用功效的主要成分,另外灵芝提取的三萜类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也备受关注,但构树木屑应用于灵芝乃至食用菌代料栽培的研究尚未见诸报道,本文主要对构树木屑营养成分、代料栽培状况、灵芝产品性状与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分析,旨在论证构树木屑代料栽培灵芝的可行性,为合理利用构树资源及栽培优质灵芝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试验参试菌株为韩国灵芝,母种由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天达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1.2 试验原料

代料栽培所用的构树木屑由野生构树枝干去皮后,经木材粉碎机粉碎,晒干备用。杨树木屑、小麦粒、棉籽壳、麦麸、米粉等经专业厂家采购,要求新鲜无结块及霉变。

1.1.3 培养料配方

原种培养料配方:小麦98%、石膏1%、碳酸钙1%,含水量50%左右,pH7.5~8.8。

栽培种培养料配方分别为配方1:木屑37%、棉仔壳43%、麦麸11%、米粉8%、石膏1%;配方2:木屑73%、麦麸25%、糖1%、石膏1%;配方3:木屑37%、棉籽壳36%、麦麸25%、糖1%、石膏1%;配方4:木屑58%、棉籽壳30%、麦麸10%、糖1%、石膏1%。基质含水率60%~65%,pH5~6。

其中配方1为本地优选的杨树木屑栽培灵芝配方;木屑为构树木屑或杨树木屑,分别按照上述配比拌料。

1.2 方法

1.2.1 原种制作

将小麦清水漂洗2遍~3遍,除去表面和混入的杂物,制种前1天用1%石灰水浸泡 10 h~12 h(夏天),春秋季节气温偏冷,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一般 15 h~20 h。浸泡后入锅蒸煮,水沸后持续 20 min 左右,达到“无白心,不开花”即可。煮后捞出沥干余水,适当晾晒,麦粒不粘手时及时收起,添加石膏、石灰等辅料,搅拌均匀即可装瓶。高压蒸汽灭菌 2.5 h,转移至接种室,冷却至室温即可接种。一般每管母种可接原种5瓶,接种后转至培养室25℃避光培养,15 d~20 d 菌丝即可发满瓶。小麦原种培养基营养丰富,质地疏松,菌丝发育健壮、快速,是灵芝原种培养的优质基质。

1.2.2 栽培种制作

原种发满瓶后,即可进行栽培种制作。按照栽培种培养料配方拌料,装袋,灭菌。选取 17 cm×35 cm 规格聚丙烯塑料出菇袋,装料(干料)约 400 g,高压蒸汽灭菌 2.5 h。灭菌后转入无菌接种室接入原种,于25℃避光培养。若栽培规模不大,栽培种可以直接用于岀芝。

1.2.3 岀芝管理

菌丝满袋后移入塑料大棚,出芝温度控制在26℃~28℃,空气湿度为80%~90%,定期通风,控制光照。定期观察记录菌丝生长、菌包污染、子实体发育、孢子产生等情况,并做好污染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1.2.4 木屑及灵芝子实体有效成分测定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测定参考王玉万等提供的方法;可溶性总糖采用苯酚-硫酸法[8];全氮采用林业行业标准LYT1269-1999规定的方法[9];总有机碳采用重铬酸钾法[10];灰分的测定采用干灰化法[11];灵芝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12]。

1.2.5 灵芝性状测定

灵芝子实体采收后自然曝晒风干,不同配方分别随机取样,样本数100。用游标卡尺分别测定菌盖大小(横径和纵径取平均值)和菌盖厚度;用电子天平测定单袋灵芝子实体产量(干重)。

2 结果分析

2.1 构树木屑营养成分分析

2种木屑各组分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构树木屑与杨树木屑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表1测定结果显示,构树木屑纤维素含量与杨树木屑基本持平,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稍高于杨树木屑,水溶性糖及灰分含量也高于杨树木屑。有机碳含量二者基本相同,全氮含量构树木屑明显高于杨树木屑,但碳氮比表明配料时皆需额外补充氮源才能满足灵芝生长需要。由以上分析对比可知,二者皆为阔叶木材,各项营养指标差别不大,所以构树木屑理论上可以作为灵芝代料栽培的原料。

2.2 优选配方筛选实验

对1.1.3所选的4种栽培配方进行菌丝发育实验,栽培主料为构树木屑,选取最适合出菇的基质配方,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基质配方对灵芝菌丝发育的影响

表2实验表明,配方1相对于其它3种配方在早期菌丝发育阶段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保障后期出菇的营养供给,本试验以上述最佳配方进行出菇实验。

2.3 对比栽培实验

2.3.1 菌丝发育情况

按照优选配方1对构树木屑和杨树木屑分别进行拌料,统一接种培养,观察菌丝发育情况,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木屑对灵芝菌丝发育的影响

由表3可见,构树木屑代料栽培时灵芝菌丝萌发稍迟,后期伸长速度稍慢于杨树木屑代料栽培,现蕾及采收时间都略迟,整体栽培周期延长1周左右。但在菌丝健壮程度方面,构木代料栽培菌丝洁白、粗壮,抓料紧,但伸展不整齐;杨树木屑代料栽培菌丝稀疏,略显淡黄,吃料无力,菌丝发育整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可 能是灵芝菌丝体对构树木屑营养成分的吸收稍缓慢。从菌丝发育的情况看,构树木屑营养供给能力强于杨树木屑,以致菌丝长势健壮,茂盛。

2.3.2 污染率统计

本次试验共接种800个菌袋,其中构树木屑代料500个,杨树木屑对照300个,采取两头接种出菇方式。栽培过程中统一接种、管理、出菇。经统计,因污染未出菇的头数,杨木为35头,构木为122头,换算为污染率为杨树木屑代料5.83%,构树木屑代料为12.21%。从木屑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来看,构树木屑可溶性糖含量偏高,可能容易滋生杂菌感染,可适当减少玉米粉等含糖量较高辅料的添加比例。

2.3.3 产品性状及品质分析

产品性状及品质分析结果见图1、图2。

通过图1、图2对比发现,构树木屑栽培灵芝,子实体菌盖大小和菌盖厚度范围均呈分散态势,而杨树木屑代料栽培的较为集中;构树木屑栽培子实体菌盖普遍大而肥厚,杨树木屑栽培的菌盖多表现单薄且中等大小;在外观方面,构树木屑代料栽培的灵芝子实体菌盖规整,硕大,色泽较杨树木屑代料栽培鲜艳。灵芝产量及灵芝多糖含量对比情况见表4。

表4 灵芝产量及灵芝多糖含量对比

对灵芝干重进行测定,单袋平均产量杨树木屑为 44.7 g,构木屑为 52.8 g,构木代料栽培灵芝产量比杨树木屑代料栽培高18.12%;灵芝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构树木屑代料栽培灵芝多糖含量比杨树木屑代料栽培的高9.82%。

3 讨论与展望

3.1 构树木屑代料栽培灵芝的可行性

从试验结果来看,构树木屑代料的灵芝子实体在性、状产量和品质方面都明显优于杨树木屑代料,说明构树木屑在营养供给方面优于杨树木代料,更适合灵芝栽培。我国野生构树资源广泛,利用率低,且构树木材价格远低于杨木,若采集作为灵芝的栽培原料,可谓“变废为宝”。

3.2 构树木屑代料栽培灵芝技术优化

从对比栽培实验可以看出,构树木屑代料栽培时,菌丝萌发、伸长速度慢,栽培周期延长,这应该与菌丝对构树木屑养分供给的适应性有关,建议在原种栽培料中掺加一定量构树木屑,既不影响菌丝满瓶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菌丝对构树木屑养分的吸收适应能力。在构树木屑颗粒大小、培养料配比以及培养条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优化试验。

3.3 构树木屑代料食用菌栽培展望

目前,我国袋式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为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作物秸秆等,随着栽培规模的逐年扩大,出现原料供不应求,价格攀升的态势,以棉籽壳为例,其市场售价较5年前增长了2倍多;其次由于我国加强了对林地保护的控制,以及一般林木的成木周期相对较长,进而导致食用菌栽培种最常用的主料杂木屑更是严重匮乏,加之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及工厂化生产日趋成熟,导致食用菌价格大幅下滑,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从而严重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构树植株可用于绿化、水土保持、土壤改良,鲜树叶可作为天然有机饲料,树皮可入药、造纸、纺纱,果实可药用、食用,根亦可入药,木质部可用于造纸、板材等。本研究结果表明,构树木屑可取代棉籽壳以及其它木屑材料,实现灵芝高产优质栽培,可以预见,构树木屑完全可能在食、药用菌栽培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构树资源其它多方面的应用,可有效构建构树资源生态发展体系,形成集景观种植—生态改良—饲料加工—养殖—制药保健—食用菌种植为一体的可持续综合发展模式,此模式用于山区、滩涂、盐渍荒漠等地区,将更加凸显其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1]冯景刚.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J].新农业,2009(2):54-55.

[2]张金霞.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食用菌学报,2010(4):15-18.

[3]张志翔.树木学(北方版)第二版[M].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2008:165.

[4]潘晓娟.杂交构树-开启生态产业绿色之门[N].中国经济导报,2007-6-23.

[5]李华西.构树及开发利用[J].河北林业,2007(1):36-37.

[6]东榕.浅谈灵芝的药用及保健价值[J].临床医药,2005(10):78.

[7]王玉万,徐文玉.木质纤维素固体基质发酵物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素的定量分析程序[J].微生物学通报,1987(2):81-84.

[8]王淑芬.果蔬可溶性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84(6):14-16.

[10]王屹,李哲民.重铬酸钾用量对硫铬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6):57-58.

[11]王秀丽,刘勇等,关于中药材灰分测定法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5):1130-1131.

[12]赵阳楠,常继东.苯酚硫酸法和间接碘量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比较[J].食用菌,2007(3):57-58.

Poplar wood as raw materials forGanodermalucidumcultivation was widely used in Yangzhou area.Broussonetiapapyriferabelonged to broad-leaved trees, and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it had no big difference with poplar wood in terms of nutrients.Cultivation experiments further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ofBroussonetiapapyriferawood cultivatingGanodermalucidum.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Ganodermalucidummycelium grew slowly but robustly withBroussonetiapapyriferasawdust, and each growth stage delaied one week or so compared with Yang sawdust. The fruiting body appeared neat, color bright and pileus thick. Production and the polysaccharides content ofGanodermalucidumwas 18.12%, 9.82%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ultivation with poplar sawdust.

Ganodermalucidum;Broussonetiapapyriferawood; Cultivation

吴金雷(1989-),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资源利用方面研究。E-mail:409991120@qq.com

2014-09-08

S646.9

A

1003-8310(2014)06-0040-03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GanodermalucidumCultivation byBroussonetiapapyrifera

(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Jiangsu225127; 2.GanodermalucidumEcological Garden in the Town Named West Lake, YangzhouJiangsu225008)

*通信作者: 胡健,教授,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WU Jin-lei1, ZHENG Yu-quan2, MEI Li-juan1, WANG Guan-hu2, HU Jian1

猜你喜欢

构树木屑灵芝
春天来了
木屑在高原无土基质化发酵腐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木屑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不同种类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比较试验*
构树的坏与美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构树+”的致富路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