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战后遗症

2014-07-08张洪兴

当代工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殖民地帝国战争

张洪兴

诗云:

世界大战最可怕,

多国卷入生死架。

一战距今整百年,

史实历历留后话。

在未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世界大战”、“欧战”。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视察,被塞尔维亚人普林西普枪杀。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战争主要在以奥匈帝国、德国为主的同盟国与以英、法、俄等为主的协约国之间展开,交战双方投入兵力6500万,死伤人数3000万人;有30多个国家超过10亿人被卷入大战(当时世界总人口18亿),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4个帝国被推翻。1918年11月11日德国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历时4年零3个月。

如今,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100年,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或者说反思这场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的历史事件呢?它又给当今国际社会留下了哪些问题?

说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只是一件突发性事件,但却成了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在萨拉热窝刺杀弗兰兹·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杀手弗里洛·普林西普,只是一个17岁青年学生。按理说,他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根本就不可能认识斐迪南大公,更不可能有什么私人仇怨,但他却愿意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去刺杀奥匈帝国未来的皇帝,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民族仇恨。普林西普在事后的审判中说:“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还知道大公是德国人,是斯拉夫民族的敌人。……作为未来的君主,他会阻止我们联合,实行某些显然违背我们利益的改革。”普林西普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如果没有别人或者组织的支持,他连枪都不会搞到,更不用说接受什么训练了。他身后有一个名为“黑手社”的组织,该组织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组织,以骷髅图、匕首、炸弹和毒药为标志,参加者都是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年,满怀一腔热血,叫嚣着“用炸弹、暗杀、炸药来毁掉一切、消灭一切”,他们的信条是“不统一,毋宁死”。普林西普就是该组织的一名成员。

“黑手社”只是当时中欧、东欧追求民族自决乃至民族独立的众多组织之一。在奥匈帝国内部,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是统治阶层,而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波兰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都在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而不懈奋斗。斐迪南大公被杀后,奥匈帝国统治者采取了强硬的应对策略,更强化了被统治地区的民族意识。一战结束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纷纷独立,成为新的主权国家;即便是奥匈帝国内部,也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两个国家。这大概是一战发生时各个帝国所始料不及的。

更为重要的,一战对欧洲的霸权产生了极大的削弱。由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是最早进行工业化革命的地方,军事工业发达,他们靠着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肆意横行,非洲、亚洲、澳洲、南美洲等地区都成了他们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而白人则成了统治世界的最优秀尊贵的人种。在一战中,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士兵(包括中国)参加了战斗,他们在战斗中一方面见识到了这些高高在上的白人统治者同样具有的自私和怯懦,他们之间的战斗同样是不义的“狗咬狗”的战争;另一方面也见识到了欧洲被帝国统治地区的人民高扬的民族主义观念,唤醒了他们内心沉睡的独立意识,白人统治世界的合理性、合法性遭到质疑,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浪潮已经到来。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1918年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家庭观念、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传承。比如中国古代文化,在黄河、长江流域形成发展,以自给自足的农业耕种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封建宗法制社会为主要社会形态,所以中国文化关注族群内部的事务,不具有延展性或说侵略性。在明代以前,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中国文化具有攻击性、侵略性的话,以郑和七下西洋的庞大舰队以及强大武力,占领或者消灭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大概只是举手之劳,但他们只是进行贸易交流,或者如有些人揣度的那样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以欧美为主体的西方文明则不同,它以海洋为基点,以商业贸易为主要生产方式;从其社会体制来说,对内则要维持一种平等交易的环境,对外则要扩大市场,获取利益,具有天然的掠夺性、侵略性。基督教文明也具有这种特点,对内是兄弟,要求平等博爱;对外则是异教徒,要把他们打入地狱。可以说,西方文化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哥伦布等人只不过是偶尔到了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美洲,却号称发现了“新大陆”,于是就据为己有,世界历史以他们为中心来摹写。当他们经历工业革命之后,拓疆扩土,抢占殖民地,在全球范围内维护自己的利益,便成为当务之急。

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会出现不平衡。刚开始,英国是“老大”,号称“日不落帝国”,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到1914年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14%。美国、德国等国家迎头赶上,超过了英国。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在西欧,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争夺海外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在中东、远东甚至拉丁美洲,德国商人取得了明显优势。对殖民地的争夺亦是如此,欧洲列强都想在竭力保住自己既有殖民地的同时,寻求新的殖民地。德国直到1871年才统一成为一个帝国,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都已被列强瓜分殆尽,为了取得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殖民地,他们必须去虎口拔牙,从别人手中抢夺,所采取的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目标对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国,这些国家虽然富裕,但工业化水平不强,武力更是薄弱,可以比较轻易地抢夺些“好处”来;二是与英国较劲儿,抢夺英国的地盘。如此一来,英、德之间的战争已经是箭在弦上。

同霸权主义相联系的是联盟体系。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盟,共同应对法国、俄国人的攻击,后来意大利又加入联盟体系,这就是后来的同盟国。为了应对德奥同盟,1894年,法、俄缔结同盟,后来英国加入,这就是后来的协约国。这种同盟体系,使缔约国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战争发生时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之后,奥匈帝国宣战;而塞尔维亚人背后则有俄国支持——俄国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战争动员令,这样,整个欧洲的列强都被轻易地拖入了战争。

一战爆发后,美国最初不想介入战争,他们热衷的是同协约国之间做军火贸易。而协约国各国,先是支付给美国军火商现金,接下来卖掉了它们在美国的股票和债券,最后则是向美国大笔大笔地借款,美国在战争中发足了战争财。但有一个情况就是,如果协约国在战争中失败,他们卖给美国的股票和债券将一文不值,归还借款也会遥遥无期,所以战争的天平开始滑向美国。而在1917年以前,德国由于潜艇数量不足,打的是有限的潜艇战;1917年以后,为了迫使英国投降,德国开打无限制潜艇战,也就是说,不管是商船还是军舰,甚至是不区分国籍,一经发现就予以击沉。这样,在有美国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后,美国便向同盟国宣战,当时同盟国经过数年的战争,已经是精疲力竭,所以欧洲的战况就急转直下,并最终促使德国投降,结束了一战。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在巴黎近郊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形成了所谓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来就是胜者王侯败者寇,《凡尔赛条约》其实就是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利益的和约。根据和约,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德国被排挤出非洲大陆,其殖民地被英法瓜分,使得非洲4/5的土地被英法两国控制,史称“第二次瓜分非洲”。

一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与历史进程,其最大的影响莫过于产生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至于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垒。一战也为二战以及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埋下了伏笔,二战爆发前希特勒首先撕毁《凡尔赛条约》。一战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由于日本强占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发生,并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催化剂。

或许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个怪圈,和平繁荣久了,就需要战争来洗尽奢华,让耽于享乐中的人们体会苦难,让人们浮躁的心灵归于平静……或许悲剧还会重演,我们常常听到天空中滑过的战争哨音。

这正是:

世界民族大家庭,

共生共存求和平。

一粒火星漫天火,

流血漂橹祸苍生?

猜你喜欢

殖民地帝国战争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农地制度为什么大相径庭
象牙战争
早期华侨文学中的东南亚地区殖民地状况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四 战争魔影(下)
战争催生的武器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
二战后英属各殖民地分离倾向探因
“帝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