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微小脑动脉瘤的急性期栓塞治疗

2014-07-07张代龙吴立平邓景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破解急性期

张代龙+吴立平+邓景阳

【摘要】 目的 探讨破解微小脑动脉瘤急性期行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微小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4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5例), 对照组患者行开颅手术, 观察组患者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 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了再出血情况, 发现后立即开展了二次手术。观察组未发生再出血情况, 经12个月随访亦无复发产生。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3.3%, 观察组为88.0%, 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6.7%, 观察组为4.0%,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开展介入栓塞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使其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 并且再出血几率较低, 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解;微小;急性期;栓塞治疗

Acute embolism treatment of micro cerebral aneurysms ZHANG Dai-long, WU Li-ping, DENG Jing-yang. Shilo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5233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 cerebr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in acute perio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rupture of micro cerebral aneurysm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15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25 cases),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surgical operation,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2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had rebleeding, discovered immediately launched the second oper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o rebleeding occurred after 12 months follow-up.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73.3%, 8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as 6.7%, 4% in observation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for a better treatment,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the vital signs of recovery to steady state, and a low probability of rebleeding, so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extension.

【Key words】 Cerebral aneurysm; Crack; Micro; Acute stage; Embolism treatment脑动脉瘤破裂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 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是病情恶化及致死的主要原因[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介入栓塞治疗该疾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对于微小脑动脉瘤破裂患者,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生存率。本次研究对25例患者开展了介入栓塞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破裂微小脑动脉瘤急性期患者40例, 均存在头痛、呕吐的临床表现, 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瞳孔扩大与偏瘫。入院后均行基础对症治疗, 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开展CT扫描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 主要出血部位集中在前下纵裂、小脑幕与单侧侧裂池。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与观察组25例, 对照组中男8例, 女7例, 平均年龄为(45.2±7.9)岁, 平均发病时间为(0.9±0.5)d;观察组中男14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为(44.9±8.1)岁, 平均发病时间为(1.0±0.4)d。两组样本的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颅手术, 其中翼点手术入路9例, Pool手术入路6例, 15例患者均给予动脉瘤夹闭手术, 3例患者增加动脉瘤包裹固定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 经全麻后在股动脉处开展穿刺, 利用微导管判断肿瘤体积与形态, 依据肿块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弹簧圈, 经导管的协助置入动脉瘤内, 逐次将瘤腔完整填塞。手术结束后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增加腰大池引流。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开展12个月的随访,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记录患者致残情况、优良率与死亡率, 并开展比较与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 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了再出血情况, 发现后立即开展了二次手术。观察组未发生再出血情况, 经12个月随访没有复发产生。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3.3%, 观察组为88.0%, 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破解微小脑动脉瘤急性期患者的发病较危急, 在临床进行治疗时, 医护人员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体征、发病症状、有无病史和CT扫描结果等资料, 以此对出血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传统治疗急性破裂脑动脉瘤时, 由于受到落后治疗技术和设备的影响, 尤其是神经影像设备不完善, 大多患者只能选择保守治疗的办法, 医护人员首先缓解患者病情后再等待下一步治疗, 经这种治疗方式治疗后, 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在术后2周内出现二次出血症状, 严重者直至死亡。随着现在科学技术和医学临床研究的进步, 神经影像设备向高科技、高精准标准飞速发展, 成功有效的治疗手段技术也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为成功治疗急性期破裂脑动脉瘤奠定了坚实基础。

诊断技术的提高也推动了治疗方法的创新, 当前急性期患者多以开颅手术和栓塞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两者的治疗结果也成为临床讨论的焦点问题。研究显示脑动脉瘤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为再出血的发生[2], 而栓塞治疗通过利用弹簧圈将瘤腔致密填塞, 能够降低再出血的几率, 提高治疗结果。国内学者李宝民等[3]的研究中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开展栓塞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经随访发现无再出血发生。同时该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无残留伤口的优点, 避免了开颅手术潜在的并发症风险。本次研究中对25例患者给予了介入栓塞治疗方式, 经治疗后患者优良率较高, 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 随后开展的12个月随访工作中发现, 无再出血或复发情况。提示虽然患者的费用较大, 但是避免了开颅夹闭带来的脑损害, 值得推广[4]。即便栓塞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 但仍存在一定不足, 存在造影剂过敏体质患者无法开展相关手术治疗, 手术对医师的要求较高, 操作失误会引发血管的破裂。治疗开展前严格的术前准备与丰富的操作经验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达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开展介入栓塞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使其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 并且再出血几率较低, 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建军,佘晓春.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30例.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544-545.

[2] 张德明,陈卉,李智慧.脑动脉瘤破裂的急诊手术治疗.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416-1417.

[3] 李宝民,李生,王君,等.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8):507-509.

[4] 付卯宏,连泽豪,李文.破裂脑动脉瘤急性期治疗32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70-71.

[收稿日期:2014-03-11]endprint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颅手术, 其中翼点手术入路9例, Pool手术入路6例, 15例患者均给予动脉瘤夹闭手术, 3例患者增加动脉瘤包裹固定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 经全麻后在股动脉处开展穿刺, 利用微导管判断肿瘤体积与形态, 依据肿块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弹簧圈, 经导管的协助置入动脉瘤内, 逐次将瘤腔完整填塞。手术结束后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增加腰大池引流。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开展12个月的随访,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记录患者致残情况、优良率与死亡率, 并开展比较与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 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了再出血情况, 发现后立即开展了二次手术。观察组未发生再出血情况, 经12个月随访没有复发产生。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3.3%, 观察组为88.0%, 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破解微小脑动脉瘤急性期患者的发病较危急, 在临床进行治疗时, 医护人员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体征、发病症状、有无病史和CT扫描结果等资料, 以此对出血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传统治疗急性破裂脑动脉瘤时, 由于受到落后治疗技术和设备的影响, 尤其是神经影像设备不完善, 大多患者只能选择保守治疗的办法, 医护人员首先缓解患者病情后再等待下一步治疗, 经这种治疗方式治疗后, 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在术后2周内出现二次出血症状, 严重者直至死亡。随着现在科学技术和医学临床研究的进步, 神经影像设备向高科技、高精准标准飞速发展, 成功有效的治疗手段技术也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为成功治疗急性期破裂脑动脉瘤奠定了坚实基础。

诊断技术的提高也推动了治疗方法的创新, 当前急性期患者多以开颅手术和栓塞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两者的治疗结果也成为临床讨论的焦点问题。研究显示脑动脉瘤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为再出血的发生[2], 而栓塞治疗通过利用弹簧圈将瘤腔致密填塞, 能够降低再出血的几率, 提高治疗结果。国内学者李宝民等[3]的研究中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开展栓塞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经随访发现无再出血发生。同时该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无残留伤口的优点, 避免了开颅手术潜在的并发症风险。本次研究中对25例患者给予了介入栓塞治疗方式, 经治疗后患者优良率较高, 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 随后开展的12个月随访工作中发现, 无再出血或复发情况。提示虽然患者的费用较大, 但是避免了开颅夹闭带来的脑损害, 值得推广[4]。即便栓塞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 但仍存在一定不足, 存在造影剂过敏体质患者无法开展相关手术治疗, 手术对医师的要求较高, 操作失误会引发血管的破裂。治疗开展前严格的术前准备与丰富的操作经验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达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开展介入栓塞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使其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 并且再出血几率较低, 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建军,佘晓春.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30例.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544-545.

[2] 张德明,陈卉,李智慧.脑动脉瘤破裂的急诊手术治疗.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416-1417.

[3] 李宝民,李生,王君,等.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8):507-509.

[4] 付卯宏,连泽豪,李文.破裂脑动脉瘤急性期治疗32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70-71.

[收稿日期:2014-03-11]endprint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颅手术, 其中翼点手术入路9例, Pool手术入路6例, 15例患者均给予动脉瘤夹闭手术, 3例患者增加动脉瘤包裹固定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 经全麻后在股动脉处开展穿刺, 利用微导管判断肿瘤体积与形态, 依据肿块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弹簧圈, 经导管的协助置入动脉瘤内, 逐次将瘤腔完整填塞。手术结束后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增加腰大池引流。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开展12个月的随访,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记录患者致残情况、优良率与死亡率, 并开展比较与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 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了再出血情况, 发现后立即开展了二次手术。观察组未发生再出血情况, 经12个月随访没有复发产生。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3.3%, 观察组为88.0%, 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破解微小脑动脉瘤急性期患者的发病较危急, 在临床进行治疗时, 医护人员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体征、发病症状、有无病史和CT扫描结果等资料, 以此对出血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传统治疗急性破裂脑动脉瘤时, 由于受到落后治疗技术和设备的影响, 尤其是神经影像设备不完善, 大多患者只能选择保守治疗的办法, 医护人员首先缓解患者病情后再等待下一步治疗, 经这种治疗方式治疗后, 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在术后2周内出现二次出血症状, 严重者直至死亡。随着现在科学技术和医学临床研究的进步, 神经影像设备向高科技、高精准标准飞速发展, 成功有效的治疗手段技术也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为成功治疗急性期破裂脑动脉瘤奠定了坚实基础。

诊断技术的提高也推动了治疗方法的创新, 当前急性期患者多以开颅手术和栓塞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两者的治疗结果也成为临床讨论的焦点问题。研究显示脑动脉瘤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为再出血的发生[2], 而栓塞治疗通过利用弹簧圈将瘤腔致密填塞, 能够降低再出血的几率, 提高治疗结果。国内学者李宝民等[3]的研究中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开展栓塞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经随访发现无再出血发生。同时该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无残留伤口的优点, 避免了开颅手术潜在的并发症风险。本次研究中对25例患者给予了介入栓塞治疗方式, 经治疗后患者优良率较高, 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 随后开展的12个月随访工作中发现, 无再出血或复发情况。提示虽然患者的费用较大, 但是避免了开颅夹闭带来的脑损害, 值得推广[4]。即便栓塞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 但仍存在一定不足, 存在造影剂过敏体质患者无法开展相关手术治疗, 手术对医师的要求较高, 操作失误会引发血管的破裂。治疗开展前严格的术前准备与丰富的操作经验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达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开展介入栓塞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使其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 并且再出血几率较低, 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建军,佘晓春.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30例.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544-545.

[2] 张德明,陈卉,李智慧.脑动脉瘤破裂的急诊手术治疗.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416-1417.

[3] 李宝民,李生,王君,等.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8):507-509.

[4] 付卯宏,连泽豪,李文.破裂脑动脉瘤急性期治疗32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70-71.

[收稿日期:2014-0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破解急性期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论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技信息不对称缘由研究与破解
民事、仲裁案件执行难的内因、外因及破解之道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僵局的破解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杏百二三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痰浊阻肺证临床观察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破解”八项规定,民间“智慧”何其多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