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的疗效观察

2014-07-07卢斌孟利娟吴若丹白云鹤周三国姚鹏举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关节镜射频髋关节

卢斌 孟利娟 吴若丹 白云鹤 周三国 姚鹏举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的疗效观察

卢斌 孟利娟 吴若丹 白云鹤 周三国 姚鹏举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 设定切开手术组作为对照组,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组为研究组, 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复发率等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手术切口, 出血量, 术后疼痛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7, P=0.0001<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率上,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 P=0.9821>0.05)。结论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微创效果好,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节镜;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 GM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 由此使得髋关节内收、内旋等活动受到限制, 步伐和体征呈现特殊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最初由Valderrama1于1970年报道, 国内最早由马承宣等[2]于1978年整理报道。治疗唯一方法就是手术松懈[3]。过去主要通过开放式手术, 但是此方法创口大、失血多。本文探究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与开放手术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月47例(94侧)臀肌挛缩症患者采用切开手术组作为对照组, 2011年8月~2013年8月53例(106侧)臀肌挛缩症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组为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中, 男性28例, 女性25例,平均年龄(12.3±2.3)岁, 疾病分级:I级轻型13例, II级中型4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20例, 女性27例, 平均年龄(12.6±3.4)岁, 疾病分级:I级轻型6例, II级中型41例。两组患者均为双侧挛缩, 有臀部注射抗生素史, 在性别、年龄、病史、疾病分级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查体患者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受限;双下肢不能完全并拢, 轻度外旋;下蹲时双髋呈外展、外旋,双膝不能并拢, 呈蛙式位。患者臀部呈现轻度畸形, 局部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或有橘皮样外观, 同时可触及患者的索状囊带。

1.3 手术松懈

1.3.1 开放式手术 取侧卧位, 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沿大转子后上方2 cm左右进行手术切口入路, 约10 cm左右,呈弧形。分离后, 于大转子后上方2.3 cm处切开臀大肌与髂胫束连接处, 切除紧张的挛缩带, 并对周围挛缩的组织进行彻底的松懈, 保护坐骨神经不受损伤, 放置负压引流管后放置缝合, 保持引流72 h。72 h后拔出引流管, 进行相关的功能锻炼。术后2周左右拆线。

1.3.2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 取侧卧位, 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标记大转子、挛缩带、坐骨神经走行方向、手术入路等。于大转子上方2~3 cm处进行手术入路, 下方2~3 cm作为射频汽化电极和排水通道, 切口均0.5 cm左右, 放置钝头穿刺芯, 依次分离筋膜和皮下脂肪, 沿着臀肌挛缩带与皮下组织表面钝性分离10 cm×10 cm左右的手术间隙, 多余的脂肪组织吸出, 插入关节镜, 生理盐水充盈手术视野。术中患者挛缩组织应保持紧张状态, 由浅入深逐层射频横向汽化或勾刀切割银白色丝绸样的挛缩带, 汽化松懈与止血同步进行,防止术中出血过多。当挛缩带全部切除后, 显露正常肌肉和脂肪组织, 活动患者髋关节, 弹响实验与Ober实验阴性, 交腿实验阴性。止血包扎, 不需缝合和引流, 麻醉恢复后开始一字步行走锻炼, 24 h后进行下蹲等功能锻炼。

1.4 疗效判断 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与出血量, 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分, 随访1年记录有无复发。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库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组间利用χ2进行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相关指标 手术时间上,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2, P=0.8271>0.05)。手术切口、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术后恢复与复发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后, 研究组平均评分(28±6)分, 对照组平均评分(62±1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7, P=0.0001<0.05)。两组在术后复发率上,研究组无复发病例, 对照组1年后出现1例复发患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 P=0.9821>0.05)。

3 讨论

GMC造成患者髋关节内旋、内收等功能受限, 使得行走、奔跑、跳跃等动作无法正常进行,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 会影响骨盆、髋关节乃至脊柱的骨性发育。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唯一方式,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是较为先进的方式。

关节镜下, 视野更加清晰, 血管、神经等分辨容易, 避免造成坐骨神经的受损。射频汽化冷融技术的工作温度为40~70℃, 对软组织产生消融, 止血, 皱缩3种不同作用, 且仅限于组织表层1 cm, 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靶向治疗挛缩部位。

术前标记坐骨神经、手术入路等一系列相关血管神经走行方向, 在手术中防止误伤神经。同时在注入生理盐水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肾上腺素, 使得血管收缩, 减少出血。在汽化切割的时候, 应该一边切割, 一边止血, 同时配合相关体位, 直到弹响实验阳性体征消失, 相关动作不受限制。

关节镜组患者由于切口较小, 瘢痕情况不明显, 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不大, 这也同样是微创手术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的主要原因。

有报道指出, 射频治疗主要针对轻、中度臀肌挛缩患者,对于重度挛缩, 由于挛缩部位较为广泛, 射频松懈不容易彻底治疗。因此患者需要早发现, 早治疗, 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有效率。

综上所述, 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效果显著, 手术出血量少、切口小, 微创效果明显,术后患者疼痛小, 恢复更快,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詹远平.关节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比较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20(17):1564-1567.

2014-04-24]

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猜你喜欢

关节镜射频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