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2014-07-07谢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爆裂性脊椎平片

谢海涛

X线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谢海涛

目的 探讨分析X线平片和CT检查应用于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评估两种检查方法临床使用的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7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X线平片及CT检查上的脊柱损伤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X线平片未发现椎体骨折的小骨块突入椎管30例, 未发现椎体骨折8例。CT显示78例患者均可见椎体楔形改变和椎体后缘的异常及骨折线, 椎体横径增宽67例, 椎管内见明确后移压迫骨髓的小骨片56例, 可见椎管狭窄65例, 合并横突、棘突骨折34例。结论 CT检查对脊椎爆裂型骨折的检查相比X线平片优势明显, 可以更好的显示微小骨折和脊髓狭窄和压迫的情况, 但是其检查范围较X线检查狭窄而且操作更为复杂, 在应对复杂病情时操作难度更高, 所以, 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脊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检查中,可互相结合, 取长补短, 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脊柱;爆裂性骨折;X线;CT

脊柱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外伤性高能量损伤。脊椎爆裂性骨折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局部后突畸形及神经症状等[1]。由于与椎间盘突出和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相似, 所以, 临床医生大都需要借助医学影像学资料加以判断和鉴别,只有在影像学基础上, 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继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手段。作者通过对7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两种影像资料(X线及CT)所表现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 取得了较为明确的研究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7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共47例, 女性患者31例, 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31.8岁。本组研究对象中一共选取78例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 所有患者骨折的脊椎一共有92个:其中包括颈椎骨折患者15例,一共有l8个椎体受累;胸椎骨折患者27例, 33个椎体受累;腰椎骨折患者36例, 41个椎体受累。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摄取X线正侧位片。其中由于骨折部位多且位置较低的患者另补拍摄双侧斜位片。所有患者均采用CT机扫描, 仰卧位, 层厚、层距均用3 mm、螺距为1。

1.3 疗效观察 分析对比X线平片和CT检查就患者骨折部位、椎体狭窄、脊髓压迫等方面的表现, 分析比较两者的优缺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线表现 全部78例患者爆裂型骨折均在X线平片上有较为明显的骨折改变影像。椎管内见明确后移压迫骨髓的小骨片21例, 可见椎体骨折线26例, 椎管狭窄12例, 合并横突、棘突骨折53例。

2.2 CT表现 78例患者均可见椎体楔形改变和椎体后缘的异常及骨折线, 椎体横径增宽67例, 椎管内见明确后移压迫骨髓的小骨片56例, 可见椎管狭窄65例, 合并横突、棘突骨折34例。

3 讨论

脊柱爆裂型骨折多是由于患者受到沿身体纵轴的突然性暴力所致, 脊椎在受到暴力冲击的同时, 受伤部位的椎间盘会被压入椎体板, 从而进入松质骨内而形成压缩性骨折的损伤[2]。在设备相对落后的基层医院, 如果只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也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 但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从多个检查设备的角度进行审视, 防止漏诊。一般情况下, X线片可明确显示胸腰椎受伤椎体的压缩性骨折改变及椎体脱位和横突、椎弓根间距等, 但是由于X线片自身清晰度的限制,极易漏诊轻微骨折, 也会因为人体脊椎部位多种骨质的重合导致椎体后缘骨折片及椎间盘突入椎管的改变在X线片上反映不明显, 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 X线平片未发现小骨块突入椎管的例数多达30例, 未发现明显椎体明显骨折改变的8例。由于在临床上爆裂型骨折易误诊为压缩性骨折, 所以在临床上检查应该多方面考虑, 不可单凭X线检查结果而下定论。但是另一方面, 由于脊柱损伤CT片的拍摄对患者检查的位置的要求较高, 并且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 对于颈椎骨折的患者而言,如果在根据摄片要求进行搬运和摆位时极有可能造成脊髓和神经的损伤, 加重患者病情。但X线片因为其设备相对简单,操作更为简单, 使其具有快速、易行、价格便宜等优点, 有利于观察胸腰椎生理曲度及发现多个椎体骨折[3]。但是CT检查本身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T检查的范围相对来讲更为局限, 如果因为临床医生经验不足或者是患者其他棘突部位发生软组织损伤引发同样的症状, 容易误诊;另外对一些较轻微的骨折改变CT影像表现一般[4,5]。本研究结果显示, X线显示椎体横径增宽55例, 可见椎体骨折线26例,椎管狭窄12例, 合并横突、棘突骨折53例, 椎体前缘或侧缘骨皮质出现皱褶、隆起、断裂或嵌入l7例均明显低于CT检查所显示的椎体横径增宽67例、56例、65例、34例。说明CT虽然在脊柱骨折脱位的显像上比X线弱, 但是CT成像能够准确显示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脊柱的三维立体结构, 最主要的是, CT成像可以对椎管狭窄程度以及骨折片对神经根和脊髓压迫有一个明显展示, 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改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 CT检查优势明显, 可以更好的显示微小骨折和脊髓狭窄和压迫的情况, 但是其检查范围较X线检查狭窄而且操作更为复杂, 在应对复杂病情时操作难度更高, 所以, 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脊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检查中, 可互相结合, 取长补短, 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1] 王胜荣.CT扫描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21(6):708-709.

[2] 米伟, 姚兰花.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16(4):181-182.

[3] 梁伟.脊柱损伤的X线与CT诊断对比分析.实用诊断及治疗杂志, 2010, 21(7):513-514.

[4] 廖焕元.脊柱爆裂性骨折的CT诊断.中国实用医药, 2011, 2(20): 25-26.

[5] 信恒舜,谢强,王光常.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及CT分析.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12,11(3):94-95.

2014-03-14]

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爆裂性脊椎平片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诊断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X线和CT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手术固定加中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