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堂教学呼唤教师从反思开始

2014-07-05董卿

成才之路 2014年18期
关键词:方柱美术课粘贴

董卿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会: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即使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到小学六年级上了一节美术课,体验了一下小学美术课的魅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让我对课堂教学反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七课“变化的柱子”,课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如一些优秀的示范作品和制作图。按照我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朝着我的教学目标一步步有条不紊地展开,精美的作品和清晰的制作步骤示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很快就掌握了制作方法,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教学顺利地进入了學生自由尝试制作的环节。有的选择做长方柱,有的选择做三角柱或长方柱等。大约十分钟后,有几个学生来到我面前告诉我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一看他们手中的作品立刻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他们选择的是三角柱和长方柱,在设计好变化的图案之后,先把变化的部分用剪刀或刻刀剪刻开来,然后再进行粘贴,粘贴完后他们发现,粘贴部分的那条棱边上变化的部分,被剪刻以后再一点一点粘贴起来非常麻烦,而且粘好经过翻转以后看起来既不精致又不整齐,有的还很难看。

课前,我自己在做示范作业时,开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我疏忽了向学生强调:选择做三角柱或长方柱,在设计好变化的图案之后,应该先粘贴好再折叠、剪刻,最后翻转变化(教材中有步骤图);而选择做圆柱时应该先剪刻、后粘贴,最后翻转变化。当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这正好也是学生尝试探究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次体验机会。于是,我对他们说:“请再仔细地想一想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很快有几个学生就想到了。我随意请了一位学生,让他说出来,他说得很具体,并且还用自己的作品做了示范,同学们一下子就明白掌握了。我特意表扬了回答问题的学生,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当同学们正准备接着往下做的时候,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从他急切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他想要说什么,我问道:“你还想说什么?”他说:“老师,我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同学们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我也带着怀疑和好奇请他说出他的方法:可以将粘贴部分不安排在立柱的棱边上,而是把它安排在一个面的中间,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麻烦,无论是先粘贴还是后粘贴都不会出现问题。如下图:

当他说完后,同学们对他的发现表示由衷的敬佩。我也醒悟过来,在心里反问自己:课前我怎么没想到这么好的方法呢?在我的内心深处是一种尴尬和自责,我不由自主地带头鼓起热烈的掌声,班里也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这不正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反映吗?不正是学生个性化独特思维的火花吗?课后,我把这个惊喜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分享,他们都称赞这个学生的聪明智慧,思维方法独特。这件事让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再好的教学也不一定是周到的和完美的,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课堂教学中往往充满着未知的结果。

当今教育改革呼唤反思型教师与教育,倡导“教师要研究学生”“教师即研究者”。美国卡内基组织“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编制的《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明确赋予了教师“反思型实践者”的角色,并将教师的反思能力作为其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教师成长模式,这其中,“注重教师自身反思性发展是其鲜明的特色,并且于其独特优势而倍受推崇”。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能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从而走向创新之路。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中学)

猜你喜欢

方柱美术课粘贴
上游切角倒角小间距比串列方柱大涡模拟研究
串列多方柱气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帖脸谱
美术课
《猫头鹰》小粘贴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十)
趣味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