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互动讲和谐合作探究促成才

2014-07-05李彦彪

成才之路 2014年18期
关键词:每节课课前预习新课改

李彦彪

2001年秋季,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单位日前发布教师对新课改的评议,网络调查显示:74%的教师赞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但教师们认为新课改中易出现一些新问题。现结合自己教学中的感受及我校正在进行的3·1教学模式改革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陇西二中“3·1”模式从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上讲,“3”是指:有指导(微观指导、宏观指导)、有训练(阶段性训练、集中性训练)、有巩固(阶段性巩固、集中性巩固);“1”是指课堂全程要体现一不:不浪费一分钟。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讲:“3”是指课堂教学执行的三大步,即互动解疑、精讲点拨、巩固训练;“1”是指课前预习这一重要的环节。

在国家新课改的大浪潮下,我校高效课堂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在新旧教学模式交替过程中,也会因不同的教师对课堂及教材、学生的驾驭能力不一而出现新的问题。本文以高中政治新课改实施过程为例,以陇西二中“3·1”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新做法进行了归纳,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促进学生成才。

一、易出现的问题

(1)课堂讨论存在盲目性。作为新课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讨论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为了“讨论”这一形式,而每节课都去套用固定模式。

例如在我校新课改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教师对课堂难点的预设性不够,学生在讨论时难点突破不到位,而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什么都交给学生讨论,最终收效甚微;另一方面,由于问题太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性,导致学生在“讨论”中全是闲谈取笑,教师为追求所谓的互动,仍然花了大量时间,表面看似学生动起来了,实则并未从中有任何收益。

(2)课前预习流于形式。我校的3·1教学模式,是综合杜郎口模式、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以及邱学华先生“尝试教学法”而实施的,是“先学后教”的典范,而课前预习是重中之重,但有些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因为预习任务不具体,学生无法落实。以我们的思想政治课为例,学生只是草草地将书看一遍,将“创新设计”中的自主学习篇以填空的形式完成便可,而对文章的结构层次、知识框架以及重难点问题,却得不到解决。换而言之,学生根本看不出问题,自然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可向学生、老师商讨,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对预习失去了兴趣。

教师对课前预习的检查也只是形式性的看看提纲是否完成,并不能就学生完成情况做建设性的指导,预习并未对今后学习起到长远的功效。

(3)学习小组的作用发挥不到位。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的“3·1”教学模式,学校积极倡导教学改革,进行学习小组建设,由原来的传统座位调整为6人一组,选定小组长,便于互助讨论。

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师对小组长的培育程度不够重视,起不到组织全组同学积极互助讨论的目的,另一方面,当初班级在划分小组时随意性太强,小组成员间的差距过大,无法形成合力。且个别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好学生,生怕给别人讲解会耽搁自己、浪费时间。因而,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和合力无法落到实处。

二、应对策略

(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讨论”不一定每节课都有。我校的“3·1”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而是在上述模式的宏观指导下依据每节课的特点从事教学工作,既可以从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上也可以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上进行,教师要有课改的“战略”,但教学的具体“战术”要依据每节课情况去变通,不能搞一刀切。

对问题的讨论,首先要确定讨论的内容,问题要具体,要有较强的操作性,不能把问题设计得太宽泛而使学生无从着手。其次要有指向性,确定讨论方向,不能漫无边际,过于笼统,要有放有收,不能信马由缰。另外,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点评,进而得出结论,特别是对学生的行为应给予一定的表扬,以利于下一次学生讨论的积极性的调动。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缺失,课堂不能失控,讨论不能脱离主题,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之功效。

(2)课前预习,课堂巩固,使预习真正落到实处。3.1模式教学的进一步推进,要求课前预习环节必须要落到实处,必须对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掌控,合理分配时间。课前预习的检查,可通过复习提问引入的方式,也可通过小组展示成果的方式来进行,然后再让其他小组互动纠错,既落实了预习,又巩固了新知识,收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例如在高一“生活与消费”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组织了题为《正确对待金钱》的辩论会,提前预习、搜集、整理材料,人人分工合作,确定了主持人,将学生分成正反两组准备材料,确定正反方辩手。另外,由学生成立了点评嘉宾、计时员、统分员等,最后整合,在全校进行公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成功源于课前的充分准备,源于课堂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当然,问题的具体可操作是保证学生预习落到实处的前提。

(3)和谐互助、合作探究,凸显学习小组的作用。教师与班主任协商,选定各小组的小组长,不仅是某一科的尖子生,更是综合科目的领军人物,并对其进行专门培训,真正让其发挥引领作用。同时,要让其团结各小组成员,搞好彼此的关系,和睦相处,达成共识。

各班制定出学习小组星级管理评比制度,以小组为单位考评,加强其集体荣誉感,使各小组成员意识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一小组成员在月考中有3人次上升者可给全组成员加分授星,反之则减分摘星,从而树立了小组的集体意识。同时,各小组间的比拼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互助学习的效果。

一言以蔽之,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的是好猫;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教学改革应以高效为主。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促进学生成才。

(甘肃省陇西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每节课课前预习新课改
我会跳绳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钻研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