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腐败不唯“分数”论

2014-07-04

党建文汇·上 2014年6期
关键词:成绩单中央纪委典型

媒体统计,中央纪委4月份发布四个“周报”,共计通报719起典型案件,处理领导干部823人,其中乡科级692人、县处级122人、厅局级9人。31个省区市中,四川省通报的案件最多,有68起,山西(61起)和黑龙江省(56起)排在二、三位。山东、河北、湖南等省份通报案件数量也在30起以上。

这是一份份“反腐成绩单”,它们在向全社会宣示我们党有案必查、有查必报的态度,进而形成一种强力震慑。俗话说,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这就意味着各地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决“四风”问题这个科目上踏实而努力。但事实是怎样的呢?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做客中央纪委官网在线访谈时指出,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

从“工作进展不平衡”的评价看,查办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的数量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并非全部。媒体用这种量化排名的方式向公众传达“信息”,对于那些“搞形式、做虚功”的地方来讲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而这种直观的数字语言也更容易吸引眼球。但正如我们已经发现“数字出官”在干部考核任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分数在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素质中的偏颇性一样,对于“反腐成绩单”也要意识到数字说话的局限性,既不能过分解读数字,也不能陷入数字迷信、分数崇拜。

说到舆论对数字过分偏好的表现,比如有的就喜欢多通报案件,用以说明当地的违规违纪现象严重;有的则喜欢看到被通报的典型案件数量、涉案人员只增不减。这些观点都多少带有情绪化。要知道,在一定时期内,查处典型案件多是反腐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典型案件越来越少才是更大的反腐成绩。

如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动了很多脑筋、下了很大气力,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却有增无减、作风顽疾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那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是脑筋白动、气力白下了吗?这种情况只有极少数人希望看到,但是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行动、取得的一系列成效,恐怕要让极少数人失望了,而人民群众却充满了期待。

极少数人总是这样,反腐败力度小,他们指责你说一套做一套;反腐败力度一大,他们就会说:看到了吧,都腐败成这样了。总之,理儿都是他们的。不过这都是些歪理,他们说他们的闲话,我们干我们的实事,反腐败成绩不在于言语上争高下,而在于实效上见真功。只要党对自己有自信、群众对党有信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保持力度和韧劲,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我们就一定能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贾 亮/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绩单中央纪委典型
《圆》典型易错题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向第一名看齐
晒晒全面深改成绩单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成绩单的妙用
“空降”宁夏任纪委书记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糟糕的成绩单
典型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