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画论的现实价值
2014-07-04李盟盟
李盟盟
摘要:当今画坛充斥着一种不良现象,即为了追求名利,去求新求变,却忽视了对传统的继承,也就是对传统画论的深入了解,因为传统画论在当今也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这就要求当今的艺术家应该在学习研究传统画论的基础上使得自己的艺术实践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画论现实价值重要性
题目中所说的传统画论,指的是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理论。它既包括古代卓有建树的绘画理论家的理论著作,主要有基础理论、技法理论和绘画美学理论等,如宋代邓椿《画继》等,又包括历代有成就的绘画大师的创作体会等,如清代恽寿平《南田画跋》等。这些理论主张不仅在当时,对后世乃至当代社会也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在下文中将分析传统画论现实价值,并将其与当今画坛一些不利现象进行联系来阐述此问题。
据统计,现今仍存中国古代完整绘画理论书籍为二百余篇,中国传统画论如此丰富、优秀让我们不得不为之赞叹。但是该如何应用在当今以实现其现实价值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显示其价值。
首先,要通过体现画论的美学价值来实现其现实价值。中国画论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亦是哲学、美学的一部分,同时也与哲学、美学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郭熙《林泉高致集》主张山水画表现“林泉之致”,这种观点便与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有着相通性;儒学创始人孔子在绘画理论中也有“绘事后素”的主张,即要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所画对象的本质。
其次,通过对画论根源性的研究来实现传统画论现实价值。在没有对根源进行探究的基础上,任何对中国绘画这门艺术的理解都会显得很肤浅,更不能理解当今画论。
再次,传统画论对当今艺术创作的现实价值最重要方面仍在于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真正的理论是经验之谈,是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优秀的理论著作无不来源于实践经验,反之脱离实践的理论则为谬论,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才能称得上是有用的理论。
同理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也是互为补充、互相影响的,应该有机结合起来。中国传统画论是由品、评、史、论这四类所组成。尽管它们距离我们所处年代久远,但对当今绘画实践仍起重要作用。如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现在创作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要求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反映客观事物與主观情感的内在关系。又如中国画品评标准中,“气韵”是常用术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是南朝谢赫,他将气韵作为评价一幅绘画作品优劣的首要标准及作为区分画家与画匠的衡量准则,并且这一衡量标准延续至今。
第四,在前代理论家和画家指引的基础上,后代画家可以更好推动绘画艺术向前发展。这是因为传统画论的提出,可以使当代画家节省时间,不需要对前人研究过的问题进行重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析绘画艺术的内涵,可以说前人理论有启迪作用。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提到绘画社会功能是“成教化,……四时并运”寥寥数语谈出绘画功能即教育作用,对当时和现在创作均具指导意义。又如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以“一画”论为核心,精辟地阐述绘画艺术同现实的审美关系,同时在继承与创新及山水画技法等方面提出许多独到见解,主张“法自我立”,“我之为我,自我我在”,认为画家要顺应时代画出自己的风格,“笔墨当随时代”,现今这种观点依然指导绘画实践。另外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主张学画要学老师的心,不要学老师的手。要不拾其技,拾其心。所以说,传统画论是艺术家一生勤奋创作和睿智思考的总结,这些画论我们至今还读之不尽、用之不竭,还需更加充分学习和利用,使它们能带动绘画朝正确方向发展。
这些前人绘画理论中,有些理论是对当时画家所作总结,对我们研究当世艺术很有价值,如明中期李开先《中麓画品》等,书中针对当时的绘画点评,同时也点出绘画规律和精髓,且适用于当今。如中国第一部断代史的绘画著作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强调绘画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心的作用,意气的显现。“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画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万类由心”表现出来才是真正艺术。
我们反观当今的画坛,良莠不齐,许多年轻人绘画基础尚未牢固,就要求新求变,加上广告媒体的错误导向,使大众认为只要是新的就是好的。这些人盲目追求创新,这使得他们的创新缺乏传统底蕴,其作品缺乏中国画应有的内在精神,显得很匠气。可以说这种空泛的创新脱离基础,是一种毁灭而不是创造。究其原因则在于当今艺术脱离其本身的发展轨道,正在转向商业化。艺术商业化固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会带来严重后果,使画家不再埋心于艺术创作,而会为迎合市场需要,去应景一些作品。会使一些年轻画家为尽快出名,想方设法开创自己所谓风格,只是为能够在书画市场上尽快取得一席之地,以便尽早获得经济利益。这种“创新”就算当时可以很快得到利益回报,但这并非长久,迟早有一天会被市场所抛弃。就像一棵大树,如果根不牢靠,无论枝叶看似多么茂盛,迟早有一天会因根基不牢而枯死。这种一味求新的作品不能使人们从中得到身心和精神上的愉悦。长此以往,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对中国画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势下,这个题目特别有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在中国画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不乏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艺术风格都独具特色,殊不知,这些具有自己绘画风格的艺术家们的基本功可谓非常之牢固,如浙派创始者戴进,尽管他开创一代新画风,其绘画功底非常深厚,以至博得当时及后人赞赏。韩昂《图绘宝鉴续纂》卷六说他的山水“得诸家之妙,……奇甚。”朱谋垔《画史会要》卷四也评他:“山水、人物、翎毛、花草,兼法诸家。” 特别能仿古人,“临仿旧人而无款者,……此能品也。”这说明其功底非常扎实,求新求变也是建立在得众家所长,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恰如《明画录》所描述的那样“其山水源出郭熙、李唐、马远、夏圭,而妙处多自发之。”
总而言之,任何艺术都有传承的过程,都是在继承传统同时向前发展。创新就是要在学习有价值的部分基础上求新求变,以得到突破。当然,也并非任何以往理论或经验都能称得上为传统,只有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理论或经验,这些有价值的部分才可称为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在的艺术应从传统艺术中得到发展,现在的理论也应从传统理论中得到发展,同样现在的理论也会对未来产生价值。
综上所述,传统画论的现实价值表现在我们对传统继承和发展以及在当今现实中的应用等方面。只有通过在当今绘画实践中得到应用,才能体现出传统画论的现实价值,才能使绘画艺术得到更长远的发展。画家只有将其创作回归到绘画本质的轨道上来,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才能使其艺术作品具有艺术价值,才能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俞剑华中国绘画史论研究丛书—历代名画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3]卢辅圣.朵云第六十一集—戴进与浙派研究[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