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在体育中的作用分析
2014-07-04柯东春
柯东春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心理意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近年来,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已经越发重要,可以运用到的方位也越加普及,在一些大中型学校中,已经开始着手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课程讲学,让其掌握使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以此来完善体育课堂的教学。笔者通过长时间教学积累,主要从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合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入手,提出几点相关教学意见,完善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机制。
关键词:心理学知识体育学科创新心理学运用
心理学作为一门后兴起的学科,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体育工作者的重视,随着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心理学在体育课堂教学方面的运用已经颇具成效以及有一定的规模,在大中型学校中,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但是将心理学运用到体育课教学中,毕竟还是一门比较新兴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其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笔者认为想要从根本上完善将心理学运用到体育课教学中这一体制,首先要找到目前这一体制在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之后结合各方面知识来妥善解决这部分问题。
一、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体育课教学中十分受用,什么是兴趣呢?兴趣就是指人从心里主动想要去从事某种事情的一个活动倾向。兴趣在直观上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者两种,直接兴趣的简单定义就是指人对于某种事物本性上有需求,进而引发兴趣,间接兴趣指本身对于这件事情并不产生兴趣,但是对于这件事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所能产生的后果以及相关产业感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后天的不断培养来提升学生们对于体育的兴趣,教师需要通过一种有明确目的性,但是又很容易激起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学生,从而达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奇有趣的事物往往可以使学生定向探究反射,但是单调而枯燥的活动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笔者认为,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深刻的认识到體育教学中所涉及项目的最深层含义,通过理解其真谛,将活动的精髓部分以一种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来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从而达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拼搏意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竞争逐渐走向了白热化,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完全有责任来锻炼学生的拼搏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以后在踏入社会后更好的立足。
在体育课教学项目的选定上,尽量将教学项目选定在一些可以进行比赛的项目上,通过比赛的形式。通过比赛的形式首先就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锻炼的兴趣,比如比较经典的篮球投篮课程,在课程上可以将十次投篮分为一组,看谁在十次机会内进球进的最多,以此来达到竞争的目的,并且比赛一定要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可以将几个人分为一组,失败者惩罚做俯卧撑等。
在比赛的同时也一定要锻炼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在体育方面的造诣也是不相同的,身高、体重、弹跳能力等各方面素质原因都有可能成为制约学生体育发展的因素,所以在进行比赛分组时,一定要照顾到在体育运动方面并不擅长的那部分学生,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内,但是在组内要穿插一名水平略高的队员,以此达到先进带动后进的目的,这样的比赛既不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同时也可以让其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这部分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三、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作用的体现
运动能力从整体上是指学生自身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的能力,这方面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多体现在跑、跳、攀爬等方面,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会用到,所以如何锻炼学生这部分能力就成了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
1.利用鼓励的语言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体育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可能会在遇到一些问题之后就对体育产生了放弃的想法。笔者认为,在整体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变教学的节奏,通过不断鼓励学生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进行一些难点动作的示范与演练时,要细致的观察每一名学生在动作上是否有进步,在发现学生进步之后,要给予一定的赞赏。
2.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学生在运动或者言谈时所表现出的动作,以及神态来揣测学生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可能身体条件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完成这一堂课的运动量,但是他依然会沉默不说,最终导致出现运动事故,这种情况是体育课教学中是十分常见的。作文体育教师,想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一情况的发生,就必须要学会察言观色,从学生的动作以及神态中找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找到相应策略来解决。
3.相信每一名教师都不愿意自己的课程被学校安排在体育课之
后的第二节课上,因为学生在体育课上通过不断的高强度运动,已经将自身的精神状态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这种精神状态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直接导致对下一节课产生影响。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内,有必要通过一些活动或者是一些交谈的方式,来给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从这种亢奋的运动状态中走出来,常用的方式主要有:让学生绕着操场走一段距离,或是做一些动作幅度较小的运动操等方式,通过这样相对比较安静的运动,让学生产生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暗示,从而达到稳定学生情绪的目的。
结束语: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来的体育教学经验得出结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许多方面其实都是设计到心理学的应用的,并且心理学的应用要贯穿整堂体育课,成功的心理学运用可以让学生避免出现运动事故,并且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体育课教学指标也在不断改进,所以心理学在体育课中的运用方式依旧有待开发。
参考文献:
[1]杨洪波.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基本原理与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2010(05).
[2]蒋建平,陈中林.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J].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03(02).
[3]包克俭.浅论心理学理论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
[4]蔡笑岳,李建周等.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赵昌明.运用心理学进行体育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