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2014-07-04赵国平
赵国平
摘要:伴随着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力度与方向也备受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课程的项目化开发是对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与突破,课程项目化开发是将课程与课程体系目标按照实际的工作能力分成若干个典型的工作项目,而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职业技能培养则是融合到这些具体的工作项目中来完成的。相比于过去的学科教学模式,项目化课程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新教学内容,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良性发展。本文结合多年来实际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提出了项目化课程设计中容易纯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案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优化设计
无论是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还是校内实训基地工厂化、校外基地学校化”,其关键性的问题就在于生产性实践教学中如何确保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这两个目标的实现?课程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处于中心地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发展,但在我国高职院校在项目课程改革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了高职项目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对项目化课程改革进行优化使其合理有序健康的发展。
一、项目化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项目名称的命名缺乏操作性
在项目化课程改革过程当中,选定项目“空、大、虚”。仅从文字的角度体现项目化课程改革,而实际在主观上缺乏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意识,只求在形式上体现项目化改革,实际则无具体的项目载体。
1.2 项目内容的选择缺乏真实性
部分学校项目化课程内容的选取仅凭个人想象,缺乏对工厂实际工作的调研分析。项目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盲目性,很多项目化课程是对以往实训或是毕业设计环节的简单重复,不能用现实的工作过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1.3 项目体系的建立缺乏系统性
许多项目化课程的开发需要多个子项目来实现,选择综合项目和与之相关的子项目成为项目化课程体系建立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项目课程改革实践中往往存在各子项目之间缺乏关联性、子项目与综合项目之间缺乏承续性。
二、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的建议
优化合理的项目化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与发展。项目化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应该是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既能够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也有助于其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编写适合本校实训实际的校本教材,按照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深入校企合作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典型具体的实际工作任务,课堂上讨论、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和课堂外实际动手操作的体验提高项目化课程的效益与质量。
2.1“双师型”项目化师资队伍是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根本
事实说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是项目化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加强对既有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又有理论教学功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才能不断加深广大教师对项目化课程改革意义的理解,提高主动改革的积极性,科学的选择项目,更好地推进项目课程改革。双师型教师要发挥自身“两面性”的作用既要成为知识的“讲授者”又要成为实际操作的“指导者”,更要成为任务完成的先行者,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教师的职责更多是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项目化学习情境。上课时不仅仅是让学生出耳朵在听,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动手在做。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尝试,不要急于告诉所谓的“标准答案”,而要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2项目设计及其协同运作成为课程项目化的关键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结构的设置、从课程内容到实施项目的确定、从课程载体的选择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成果,可以说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能够对课程开发从总体到细微之处都有着十分清楚的理解。在课程项目化进程当中要不断挖掘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项目化课程改造的能力,通过校内外的课程培训中,逐步掌握和加强项目化课程开发技术能力,为广大学生开发设计出良好的项目内容。要注意对工作任务本身做详细阐述,为理论学习提供坚实载体。要让学生知道工作任务的意义,并提醒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项目化的典型工作任务上,而不单单是理论知识上,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最好是未来学生职业岗位所必备的职业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学生的职业岗位,知道什么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的讲授才能恰到好处,将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扩充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2.3 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随着项目课程改革的不断细化,可以让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项目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之中,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束缚,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要使校企合作办学成为广大高职院校的自觉选择与必然要求,从调整课程结构上下工夫,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不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使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有方向,使教师在设计课程项目时有依托,使企业在用人时有把握。
在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过程当中应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来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既具有通用素质与专业能力又能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融合。教师在选择项目化教学载体过程当中应以真实典型、高操作性以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任务为教学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保证工作任务真实化、直观化,从而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并能通过阶段性的工作成果来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2]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4]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10.
[5]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