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之探索

2014-07-04刘丽萍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家园家长幼儿

刘丽萍

摘要:《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本文以幼儿思维的发展为切入口,探讨如何以家园合作的方式开发促进幼儿的思维。从家长资源的优势分析,到如何合理有效的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逻辑思维训练,寻求科学的教育策略,达到家园协作共同发展幼儿思维的目标,使幼儿在丰富的多元环境中潜能得到开发。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思维发展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也是基本的教育者,家长能否有效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我园在家园合作进行幼儿思维训练的尝试和探讨。

一、充分认识家长资源的优势

1、时间充裕,灵活机动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基本场所,家长是幼儿的最密切接触者,孩子除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外,回到家庭中,家长将继续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孩子进行的思维训练活动,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活动方式也随意,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另外,幼儿对家长是极为崇拜的,家长的言行举止极易被幼儿视为“权威”,便于模仿,更容易接受来自家长方面的各种信息、观点。

2、有效的延伸教育

实践证明,由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的家庭教育,起到了对幼儿园教育的有益补充。在节假日、双休日时间,家长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陪伴孩子走进大自然,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游公园、超市购物等。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家长与幼儿不仅彼此增进了感情交流,还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增长见识,丰富社会经验。这种转移了空间、时间的延伸教育,实际上已拓展了教育的范围,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教育效果。

3、幼儿活动的督促者

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总是有限的,在园未完成的一些训练活动,需要带回家中在家长的配合督促下完成。如:练习卡就是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涂涂、画画、圈圈、写写的。家长以此 “任务”为中介参与到幼儿园课程中来。而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带回的作业上留下的是反映幼儿认知及思维过程的痕迹,对后期的教育指导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信息。

(四)幼儿信息的提供者

幼儿的生活中有大量的时间是与家人一起度过的,家长更能全面、深入了解和伴随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向教师提供孩子发生在家中的一切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来源对于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受教育对象,了解他们的思维进展,对以后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家长参与思维训练的策略

1、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一是传递“接力棒”。当幼儿意犹未尽时,在活动高潮处结束,这样幼儿会保持很高的积极性和新鲜感,回家邀请家长一起将活动继续下去。此时教师的“接力棒”已通过幼儿间接地传递给了家长,教育过程变相的得到延伸,从而确保了教育内容的完整性。二是及时“补白”。活动结束后,要给幼儿留一些家庭“作业”, 应注意适量,难易适中,考虑家长能否配合做到,如果家长力不从心造成不便,反而会适得其反。布置的“作业”可让家长有选择的参与部分内容,尽量体现出可操作性、参与性、协作性。

2、指导提升家长参与的技能

(1)学会调整自己的“角色”

凡事不能以“家长”自居,在活动中最好以“朋友”或“同伴”的身份参与活动,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为孩子创设一种让他们感到身心宽松、自由、平等和愉快的活动环境。

(2)注意使用多种适宜的非言语行为

家长应注意使用多种适宜的非言语行为与幼儿交流,如:微笑、抚摸、竖起大拇指等,让孩子感知来自家长对他的关爱、信任和鼓励,从而建立起一种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这些都是培养孩子健康、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情感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发思维的“助长剂”。

(3)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注重方法

在需要家长参与配合时,教师最好给予必要的前期指导,以免家长对活动不够了解,而产生压力或困难。家长参与活动前,教师可事先将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向家长说明,如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家长可以配合做些什么工作,以及在家中延续的有效建议等贴于班级的家园之窗。这样,有助于家长走出单方面被动服从的局面,有的放矢地参与到思维训练活动中。如:“认识交通工具”,教师可提示家长此次活动的目标、方法,内容包括:带领幼儿到马路上认识各种交通工具都有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

3、促进家园互动,避免教育脱节

(1)选择符合家长心理需求的教育内容

针对智能活动训练特点,选择的内容能让家长产生兴趣,便于在家庭中操作实施,如: “买东西真有趣”主题活动,家长指导幼儿通过观察琳琅满目的商品,丰富幼儿对市场物品的认知,学习运用不同物品的特征进行归类。如苹果、香蕉等为水果类;面包、蛋糕等为糕点;白菜、辣椒等为蔬菜类;带鱼、大虾等为水产类,还可以归为一大类“食品”……幼儿在不断的区分归类中,推理能力得到强化和提升。而在真实的购物情景中,又了解的货币运算,潜移默化的发展了数学的逻辑性。

(2)及时肯定家长的工作

对于家长参与的工作,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可在班级“家教园地”、“家园互联网”等栏目中张榜表扬给予积极支持配合的家长。借助这块平台,希望由此以点带面,波及影响周围的家长,激发其他家长参与的热情,吸引他们参与到活动中。

4、营造和谐环境,丰富亲子互动形式

(1)竞赛性的游戏

幼儿虽说年龄小,自尊心还是极强的。家长可发挥孩子的这一优势,将思维活动设计成一个个生动、真实、可体验的游戏情境,如“我说你猜”、“比比谁最快”、“数量游戏”等。竞赛游戏不仅满足了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而且在活动中强化了思维过程,锻炼了孩子的判断力、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为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2)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日常生活中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发现许多可以锻炼孩子的机会,如:“制作水果沙拉”、“生活中的数字”、“掷股子”等等。当思维活动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孩子会自然的与情境中的人、物、事相互作用,全身心地投入思维活动中。如“制作水果沙拉”,从买水果、洗水果、削水果、切水果到拌沙拉酱,幼儿了解了制作沙拉的程,明白了事情的发展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像这种集操作、感知、表现的实践活动,孩子是最愿接受和乐意参与的。

(3)自然环境中的学习

带孩子走进自然,通过看、听、触摸等游戏和学习,可使幼儿从颜色、形状、数量、空间方位等多维度观察事物的不同规律,在直观的比较中对数的知识、空间知觉等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和判断。

家园是一个整体,只有教師和家长携手并肩,实现家园共育,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个性、思维品质等健康和谐的发展,孩子的成长历程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智海.素质教育面面观.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家园家长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绿家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