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高校历史教育研究综述
2014-07-04刘埃旺
刘埃旺
摘要:历史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对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近十年的高校历史教育研究入手,对高校历史教育的现状、历史教育的改革措施、高校历史教育的必要性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归纳,更为清晰、直接的体现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育研究综述
历史教育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主要环节,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及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不应将历史教育作为历史专业的专长,应加强对所有专业学生历史教育的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学科,对此,本文针对近十年来,高校历史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论述,旨在更为清晰、明了的展现研究成果,为未来高校历史教育提供相应参考经验[1]。
一、 高校历史教育现状
许多高校中,如政治、历史、中文等专业,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较为淡薄,除相关专业外,已被必修课程所排除,高校对此类课程缺乏重视,甚至只有在选修课程中能够得到开设,如中华文明史等,但因选修课程的性质,面对的学生专业不同,且接受能力有一定差异,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授课效果不佳。历史课程的边缘化主要表现为其整体的课程结构设计缺乏统筹安排,除历史专业学生,以工科高校为主,将历史教育定位于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对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消极的影响,从而学生对历史教育缺乏重视,无法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2]。
由历史专业层面上看,学生选择非热门的历史专业多由于自身兴趣,但进入高校学习后,历史教育处于被冷落的地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受到一定打击,从而弱化了历史专业的地位。对于非历史专业学生来说,获得历史教育的途径较为狭窄,且课程对历史背景、知识的涉及面不深,与现实的关联度较差,使得本对历史科目不够了解的非历史专业学习较为困难,缺乏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差,加速了其边缘化程度[2]。
二、 历史教育改革措施
随着历史教育边缘化的加剧,加强历史教育改革已成为高校学科改革必然趋势,加强民族认同感与历史知识认知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吁,高校应针对学校性质,将历史学科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将历史融入高校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基础,全面实施高校历史教育改革。
2.1改革教育模式
对历史教育的改革应从教育模式改革入手,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试制度等各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理论性较强,与其他学科缺乏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现实缺乏关联性,且以往的考试模式较为死板,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运用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处于应试教育的现状[3]。因此,历史教育的改革需从课程模式的改革入手,首先,将“与时俱进”作为改革理念,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历史教育体系;其次,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其满足时代性与关联性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思维锻炼及接受能力的需求;再次,积极改革历史教育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课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应创新历史学科考试模式,考试内容应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提升其发散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及现实的关联与迁移。
2.2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有学者认为历史价值应通过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如独立思考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等,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为对历史的思考过程,其中各项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与培养[3]。因此,历史教育的改革应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点,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锻炼,促进学生推理能力、思考能力、实现能力的养成与落实,使历史教育得到更好的价值体现与发挥。
2.3融入人文精神
从人文教育的角度上来看,首先,历史教育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以人文本”做为基本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主体指向,发挥学科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其次,教学内容是传达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将人文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中,满足历史学科所承担的人文教育责任。
三、 高校历史教育的必要性
3.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历史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今高校学生的生长环境较为复杂,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历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高校学生,只有对历史有良好把握,才能更好的理解自身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与丰富的历史知识密不可分,拥有扎实的理论支撑,能够使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良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而提升分辨是非的能力,对民族意识的培养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是历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4]。
3.2提升综合素质
许多学者认为,历史教育的必要性应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体现,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道德素养、政治思想等方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重中之重。历史教育是实现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最为直接与基础的途径,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政治思想教育最为有效及长远的方式,同时,历史教育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手段[5]。
四、小结
近十年以来,高校历史教育的边缘化程度加剧,逐渐受到了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并作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此类研究对历史教育改革的推进的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多数高校的历史教育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教学地位的边缘化、教学内容落后、教學方式单一等;其次,相对其他历史学研究,历史教育研究缺乏一定的研究成果;再次,高校历史教育作为一个较大的领域,其中涉及较多的问题较多。尽管我管高校历史教育的研究未取得良好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历史教育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必然会逐渐突出,得到更多的重视,从而得出创新、科学的研究成果[5]。
参考文献:
[1]王灿,王佑江.历史教育研究:探寻高校历史教学过程的实效性[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20):117-119.
[2]郭利伟,陈泉.近十年我国高校历史教育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3(15):159-161.
[3]于金翠,乔仁洁.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15(17):177-178.
[4]关幼萌,杨可,任一明.近十年我国比较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8(15):101-103.
[5]吴桂翎.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10(20):20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