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事野外工作员工的心理健康情况
2014-07-04卢爱华
卢爱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内外部环境变化日新月异,员工的心理也随之产生了许多波澜,使得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从事野外工作的员工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远离家乡和亲人,常年工作生活在人烟罕至的地方,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容易产生负性情绪,会有痛苦感,从而降低幸福感,使工作效率下降。本文是针对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的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活动采用了现场调查和问卷调研两种形式。
关键词:心理健康认知情绪情感
1.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从事野外工作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我们根据工作区域的不同作了划分,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根据员工填写的心理状况调查问卷显示,具体如下:
1.1员工基本情况
文化程度。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占比70%,其他30%;基层员工:高中或高中同等学历占比54%,大专以上占比19%,其他27%。
年龄构成。管理人员:30岁以下占比45%,30-39岁占比30%,40-49岁占比15%,50岁以上占比10%;基层员工:30岁以下占比85%,30-39岁占比8%,40岁以上占比6%。
1.2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结果的评价与分类
A类(可能有心理问题或有明显心理问题者,即需要重点关注和教育干预的对象)。管理人员占比6%,基层人员占比22%。
B类(可能有较轻的心理问题的员工,应引起关注)。管理人员占比4%,基层人员占比21%。
C类(此类员工属于心理健康)。管理人员占比9%,基层人员占比38%。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和咨询师进行实地体验结果相符,说明在总体环境下改变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以及管理方法模式可以改变员工心理状态。同时也可能和人群的知识结构有关系,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占所占比例高的人群心理问题相对较少。
1.3人格问卷(EPQ)结果的评价与分类
员工的气质类型
多血质(领导力、无忧无虑、活泼、随和、易共鸣、健谈、开朗、善交际)。管理人员占比16%,基层员工占比26%;
黏液质(镇静、性情平和、可信赖、有节制、平静、深思、谨慎、被动)。管理人员占比2%,基层员工占比16%;
胆汁质(活跃、乐观、冲动、多变、兴奋、攻击、不安、敏感)。管理人员占比1%,基层员工占比16%;
抑郁质(安静、不善交际、沉默、悲欢、严肃、刻板、焦虑、忧郁)。管理人员占比2%,基层员工占比10%。
其中有8份问卷是无效问卷,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我防范性较强;第二种,是因为态度不认真,导致填写资料不真实。
2.现场观察的印象
2.1员工的情绪状态
我们走访的是工作生活在海拔一千多米高原地区的员工,他们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产生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有:1.缺少人际交流,孤独;2.婚姻恋爱;3.愿景缺失;4.福利待遇问题。
主要的情绪表现是焦虑、孤独、烦躁和忧虑等。
2.2心理咨询师的观察
基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学知识需提高。由于工作在基层,他们更能直接地了解员工情况,但在员工遇到心理问题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常常只能以个人的工作、生活经验去开解员工,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基层的管理人员,应适度普及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让他们学会鉴别员工的不良情绪困扰,便于及时对员工加以心理疏导。
一对一交流的员工更容易将自身心理情绪表达出来。相对于群体交流沟通,因为有领导、同事在身边及其出自本身的一种自我防御本能,员工对内心的坦诚,相对都有所保留,不愿轻易表达出来。对进行个别交流的员工,则更容易敞开心扉,将内心的情绪、感受表达出来。
2.3员工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员工对心理咨询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心理咨询工作还存在模糊观念。主要表现在:首先,体现在把心理问题和精神病问题,以及道德问题相混淆,以至于不认识、不承认,甚至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也缺少正确处理情绪问题的方法,多以自我发泄、麻痹为主,有情绪困扰时,以抽烟、饮酒、哭泣一场或者对物进行“暴力”为主,缺少必要的社会支持,即使领导关心、同事之间友好相劝,也多以宽慰、教育为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情绪上的困扰,容易出现同一问题的反复。其次,认为心理咨询就是与心理咨询师谈谈话、聊聊天,根本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还有部分员工担心心理咨询过程中会暴露个人的个人隐私和想法,担心万一与心理咨询师说了,会传出来,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对于上面各种认知,直接压抑了员工参与心理咨询的积极性。
2.4員工的生活状况
由于企业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长年驻扎在边远地区,远离城市,远离亲人、朋友,同时由于企业发展很快,人员配备未能及时跟上企业的扩张步伐,部分工区只有2名员工,而部分工区仅有1名员工,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少,有部分员工因为工作需要甚至超过三个月以上没有休假,所以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上的困扰。
企业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要求,对远离生活区的员工通过集体运送生活物资的形式解决生活问题,无偿提供大米,因此,员工食用制成品食品相对较少,生活现场废弃的方便面外包装袋也少见,员工生活、起居室相对而言尚算整洁,员工个人精神面貌良好,穿戴也较整齐。
2.5利用空余时间的方式
部分员工因为工作内容的不同,相对空余时间较多,利用网络和亲友聊天、视频,了解家庭和社会的变化,舒解个人不良情绪,就成了他们消磨和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其他方式有:体育活动。有些员工能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围绕工作区跑、走为主;种菜。有些员工则自给自足、自娱自乐地开辟了一些小菜地,种些蔬菜瓜果,一来可以解决生活问题,二来可以打发时间,比较有成就感。
3.建议与对策
情绪是人的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人所意识的事件与期望或潜意识期望相一致或者得到满足,则会产生愉快情绪,而没有得到满足则会产生负性情绪。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和实地观察、了解,结合基层管理人员、员工提出的想法建议,总结了如下几点建议:(1)开通网络,鼓励员工和家人、同事、社会多作交流;(2)对各工区适当进行调整组合以解决人际关系单调的问题,使员工之间增加交流机会;(3)开展一些带有全民参与的竞赛形式活动,利用员工的荣誉感、成就感促使员工充分利用富余时间;(4)对青年员工进行必要的生活技能培训,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会减少不良情绪发生的可能性;(5)适当添置娱乐设施,让员工有一个积极的发泄方式有利于情绪的疏导;(6)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7)创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氛围,在能力范围内,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8)关心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给予他们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为他们创造实现自己梦想的途径,防止不良情绪、观念在他们员工之间传播,并相互暗示、循环加强。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郭念锋.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2]心理咨询师(三级).郭念锋.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3]简快身心积极疗法 .李中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2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