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2014-07-04宁秀萍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园家长

宁秀萍

幼儿期不仅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及早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换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的就是要子女们能出人头地,成栋才成全才。在父母一味的满足幼儿各种欲望,追求智力投资的同时,忽略了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甚至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自己孩子个性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先来看一下父母的宠惯对孩子的影响:

四岁的东东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公园散步,看到花坛盛开的月季伸手就摘。爸爸看到进行了阻拦,结果孩子在一旁大哭大叫“坏爸爸臭爸爸”,这时妈妈不但不劝阻孩子,相反却摘了一朵递到孩子的手中;在商店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孩子们都会恋恋不舍,赖着不走,有的父母经不住孩子的哭闹纠缠,往往做出让步;有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奶奶就跺脚打地哄孩子不哭推卸责任;在孩子初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缠着家长哭闹,有的家长狠不下心来,有的家长则果断的离开。其实孩子的哭闹只是他制约家长的一个手段,是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无理行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让步,那么孩子乱耍脾气的坏习惯就养成了。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例如懒惰、贪睡、挑食、摔东西、不讲卫生等习惯都是父母的一再迁就而惯出来的。

再看一下父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在孕育中父母就开始实行胎教,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直至呱呱落地长大成才,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其身正,不令而行”,父母的表率是孩子模仿的样板,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在家庭中要为孩子们创设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家庭成员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讲究教育方法显得尤其重要。在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在幼儿园,谁欺负你,你就欺负他;吃东西,要拿大的,吃完再要;如果有人抢你玩具你就抢他的,别让他欺负你”等等。在幼儿园我曾听到孩子说出妈妈告诉她的小秘密:“我妈妈说,谁打你,你就揪着他的衣服把他推到墙根,狠狠的扇他两巴掌,再踢他一脚”。孩子本来是天真无邪,纯洁可爱的,听到父母的这些教诲感到迷茫,不禁发出疑问:“老师,我妈妈说的对吗?”还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一时的打闹吵架而相互指责,甚至动手教训别人的孩子,搞得邻里朋友之间不团结不愉快等等。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把幼儿纯洁美好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品德。

幼儿期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让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才能使他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无绝对标准。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对标准是:必须与年龄相符;必须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通过学习能掌握所处社会的语言,参与社会生活相互交往;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遵守纪律,能懂得奖与罚的意义;能正确处理与小伙伴的关系;能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且其情绪表现与环境是一致的。1987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老人:“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的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在幼儿园学到了要乐于跟别人分享你的东西;把东西放回原处;把弄乱的东西整理好;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打人;要团结友爱;吃饭之前要洗手”等等。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荀季和,有义方,教八子,名俱扬;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古人把教育子女看成是父母的重要责任,养子必教,养子不教,不仅危害自身,危害他人,甚至危害国家。宋代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明代方孝孺也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善犹为不教也”;林则徐也曾写过这样的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样的古人教诲告诉我们,真正为子女长远利益着想,做父母的要重视孩子的教育方法,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对幼儿不宠惯,不溺爱,谈吐文明,仪表大方,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言出必信,信而必行,这样才能在家庭中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达到教育效果。

在93年的胜利油田“齐鲁新苗”竞选行为测试中有这样的一个行为测试题,把一个板凳歪倒放在幼儿通道口,结果大多数孩子都绕着走过去,有的孩子还看了几眼,但是也是绕了过去。只有一个小朋友叫杨昱的走到这里停了下来,把它搬走。在幼儿园有这样的情况:在游戏活动中,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蹭破了皮,显得非常痛苦,小朋友看到了,有的过去扶她起来安慰他,有的就在旁边看到他的痛苦样子哈哈大笑嘲笑他。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那种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传统观念逐渐淡薄,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情商的发展养成。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情商其实也不难,就像孩子吃完香蕉你让他把皮扔到垃圾桶一样。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东营火车站我遇见过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向行人讨钱,出于同情,我就给了她一元钱,女儿问我为什么,我就告诉她老人很可怜没钱花,讨钱吃饭,子女不孝等。从那以后,每当在火车站看到这位老人女儿总是要一元钱给她。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一元钱,但是却唤醒了孩子的那颗同情心,让她感觉到了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也是一种幸福。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的渗透和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要在细微处抓紧用力,例如从小训练孩子讲卫生、爱整洁、有礼貌等,天天坚持直到自觉执行形成习惯为止。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生活环境能给幼儿的心灵带来美好的启迪,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家长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一个能时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例如在家庭中药尊重老人,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夫妻间型号尊重、谦让、谅解,避免在孩子面前激化矛盾,保持整洁宁静的家庭环境,保持愉悦、乐观的情绪,让家庭充满笑声,还要注意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家教对孩子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养成也及其有益。只要家长能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有着正确的行为准则,仔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注重教育方法,并善于发现教育契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循循善诱,就能使孩子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将是孩子成长成才的财富,并将终身受益!

現代教育中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园家长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