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14-07-04刘叶飙曹思芹万燕
刘叶 飙曹思 芹万燕
摘要:针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问题,本文认为学校、家庭、学生、企业、政府五方利益相关者均是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体。通过调查分析这五方主体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为构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问题原因
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必须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是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不同于职业特定能力只适用于具体某一职业或某一行业的工作岗位,普适性是它最主要的特点。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不管你现在掌握了什么技术,都不能保证你能成功的应对明天的工作”的现实时,职业核心能力将成为我们最有力的应对武器。
我国学者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从现状来看,此理念还尚未完全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研究范围也仅仅停留在职业院校,或者仅从学校、企业一方或两方的角度进行探索。事实上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样都是未来的职业人,都将面临着就业择业的难题,都有具备一定职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性。此为,本课题组认为学校、家庭、学生、企业、政府五方均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利益相关者,调查分析这五方主体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才能为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提供有力地支持。
一、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本课题制定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调查问卷”及对企业、对家庭的訪谈提纲。调查问卷选择的是南昌工学院2011级、2012级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发放问卷共1000份,回收914份,回收率91.4%。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及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从学生个人来看,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于未来缺乏规划、就业前景堪忧;另一方面学习过程重专业技能,轻职业核心能力
在调查问卷中,31%的学生选择专业是根据他人期望或随便选的;有12.2%的学生认为职业目标离他们很遥远,没有必要制定;20.3%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择业就业完全不了解或是根本没想过,仅18.4%的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在制定计划,而对于自己决定的事情也仅有23.8%的学生是能够坚持完成。在学生的自我认知中:60.8%的学生认为自我管理能力一般或欠缺、68.1%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冲突处理能力一般或欠缺、53.1%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能力一般或欠缺、32.8%的学生认为情绪控制能力一般或欠缺。最希望掌握的职业核心能力排名分别是: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上这些数据从某一个侧面说明当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生活缺乏足够的思考和规划,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普遍欠缺。
调查还发现, 73%的学生几乎不知道什么是职业核心能力,即大多数学生在我们未开设课程前完全不知此为何物,更不用说专门去学习或训练。而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技能、实习经历、技能证书四个选项中认为在求职中最具竞争力的是哪一项,只有20.8%的学生选择了职业核心能力,选择专业技能和技能证书的学生则占了54.6%。大学生对专业技能证书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视。
(二)从高校层面看,一方面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存在空缺;另一方面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力量薄弱,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我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走在前列的主要是各大高职院校。本课题组在查阅本校以外的江西省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除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辅导成为各高校的热门课程外,其他职业核心能力课程,除非是特殊专业需要,几乎很难找到,或者部分课程仅作为素质拓展选修课进行开设,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而在已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各大高职院校中,任课教师大多是非专业选派而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各种原因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大多还是以教师理论教授为主,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
(三)家庭方面:存在重特长教育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
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掀起了全国各大特长培训机构设立的热潮,也让家庭的校外特长教育投资成了家庭支出的重头戏,特别是在城市地区,80%以上的家庭会为孩子投资一项或几项特长培训项目,然而却鲜见有家长会专门去训练孩子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方面的能力。此外,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把教育孩子的重任转嫁给学校或者培训机构,未担负起应有的家庭教育责任,而教育研究早已证实,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性格、观念等的形成影响深远。而遍寻整个教育培训市场,专门针对青少年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机构鲜有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家庭对子女这方面培养的投资。
(四)企业作为高校输送人才的主要受益方之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专业技能外越来越强调应聘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查阅近几年的招聘简章及对部分企业的访谈中了解到,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英文写作等职业核心能力逐渐成为企业录用求职者的重要考查指标。二是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受益方之一的企业未担负起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责任。企业与学校的互动途径主要是校企合作。而当前校企合作又基本上处于学校主动在做、企业被动应付,很少有企业是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出发来寻求合作,更没意识到有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反而存在不少企业只因看中实习生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而提供工作岗位。三是职业核心能力证书在行业企业中的认可度有限,很少有企业会如同认可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证书等一样认可职业核心能力证书。
(五)从政府层面来看,一方面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政策的引导及观念的推广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职业核心能力管理部门不统一,培训机构及证书的权威性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政府最近几年在促进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和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事业的发展,但与国外一些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政府在这一块的经费支持力度、政策引导力度以及宣传力度都远远不够。整个社会尚未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念,如被访谈的学生、教师、家长、部分企业人员等都表示对职业核心能力不甚了解,只是具体到某一项技能才会认为确实重要,而实际中也少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我国负责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和认证的主管部门有两个:一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二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两个部门各自独立,都有自己的专家团队、培训教材和项目、测评体系和认证制度等,培训认证的主要对象为全国各大高职院校师生以及部分企业员工。管理部门的不统一不仅影响到资源的有效整合,也会使人们对不同部门所发放证书的认可度产生看法,证书的权威价值性继而会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各种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核心能力理念尚未普及
教育理念的先进与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败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推进。正是这一理念的未完全普及致使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政府没能提供足够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企业未能积极参与培养等,这些基础培育土壤的不够牢固,致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受阻。
(二)高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体系尚未构建
高校课程的设置主要根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学校定位于培养何种能力结构的人才,就会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设置具体的课程,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位置。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未明确提出体现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培养要求,从而影响此类课程的设置与开设,或者即使开设也未受重视的结果。
(三)缺乏能力标准和有效的评价机制
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不同于某些兴趣特长或者其他类型的专业课程,培训与不培训可以通过考试等形式测试培训的效果,如通过解题可以检测是否掌握了某一数学原理,通过实际的演练可以考查是否学会了弹钢琴等,而职业核心能力的好坏往往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或工作实际中,衡量标准的难以确定也是此类培训机构难生存和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学校以传统的学业评价为主,不适用于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评价,不能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有效的评价机制有待研究建立。
(四)企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未被激发
企业未能充分参与高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除了一些外在的因素外最主要的可能是利益驱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不可能做毫无利益可图的事情。而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校方向企业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学生承担一些简单机械的工作,工作过程中不会对实习生进行详尽实用的职场技能指导和训练,而多数学生也仅仅是在企业过渡性的实习,难以为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企业便缺少这种指导培训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
(五)政府推动职业核心能力建设的政策和机制尚未建立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调控方,往往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来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高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会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部门的建立、职业核心能力证书的权威认证等都有赖于政府各项政策的引导和制度的保障。当前政府关于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政策和机制建设的缺失或不完善,也是造成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难以得到较大发展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宇.走向世界技能强国[M].长城出版社,2001.
[2]靖德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大学,2012.
[3]黃祥.新时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6).
[4]邵艾群.论英国核心能力开发的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1(3).
项目:2012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南昌工学院为例” (编号:12YB18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