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院校的教材管理
2014-07-04余丽霞
余丽霞
摘要:教材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必须对教材实行规范和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以适应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材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高校教材是以高等教育为基础,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基本要求为前提,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具有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内容、主导教学方向的作用。教材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搞好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工作,选用、编写和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适合我校办学方向的教材,取得了很好成效,切实向学生提供了许多优质精品教材。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中指出:“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章第一条)“搞好教材建设与教材供应是提高教育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第一章第三条)可见,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知识传递的载体作用。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教材是学生系统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培养科学世界观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工具。因此,教材的建设与管理在教学管理的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征订和发放,应该引起高校教学管理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教材建设和管理谈几点想法:
一、教材选用的制度化
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材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教师一定要不断的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了解教材的更新变化,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是自我知识更新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信息敝塞,就会不可避免地选择一些过时的、陈旧的教材,使所用教材不适应专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这是对教学、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说严重点是误人子弟,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这关键的第一步如果没走好,后面的方向就可能会出现偏移,就难以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笔者通过与各高校教材管理人员的交流中了解到,在高校教材选用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高等院校中对教材的选用和其它教学环节相比较,在认识上还没有得到它应有的重视,教材选用的制度不够健全,制度的执行力度也远远不够。教材选用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个体为主,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以及各院、系、教研室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教材选用的质量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二是自编教材的盲目性,有的教师为编而编,不是为用而编,质量也没有相应的机构把关,教材编写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是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自编教材应该通过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专业建设的要求论证确认后实施编写,不能够个人盲目地随意编写,更不能不经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滥发自编教材。因此,针对教材选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选用一定要慎重,要有前瞻性,要与本学科的发展相适应,要与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同时,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教材中知识的应用性、科学性,内容要循序渐进,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自学。作为高职院校更要重视教材的实践技能和应用性,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技能潜力,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保证教材选用的质量,在选用教材的程序中一定要坚持制度化,首先由任课教师提出选用的教材,交教研室或系部进行初审,再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最后审核,方可由教材科实施征订,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以保证教材选用的质量。绝不能一人选择,领导签字而定,这样随意性的选用教材,是害学生害学校。这种现象在高校教材管理中还是存在的,有的教材不适应教学,内容和课程大纲有较大的距离,有的教材直到课程结束,学生都没用过或用的很少,对本课程的学习没有发挥教材所具有的作用。这就反映出在教材选用的各个环节上没有到位,责任人没有尽到职责,制度没有健全,或者是有制度而没有认真执行和落实。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教材选用的制度化,并认真执行和落实,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每一门课程都能使用最优秀的教材,同时也就要求高等院校要把教材的选用作为搞好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重视。教学管理部門对教材的选择范围应做出相应的、规范性的要求和指导性的建议,宣传推广省部级以上的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并将使用优秀教材和重点教材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项指标,这样会对教材的选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 教材管理的规范化
教材管理是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应该包括教材质量的跟踪管理和教材征订的计划管理,以及教材发放的管理,这里主要谈谈教材的质量跟踪管理和教材征订的计划管理。教材的质量跟踪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加强教材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跟踪调查,获得信息的反馈,才能真正了解教材征订的质量情况,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新一轮的教材征订中推广教师和学生喜欢的优秀教材,淘汰不适应的或陈旧的教材。这就需要教材管理部门组织教师及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及时填写教材使用情况反馈表,汇总后由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或教材建设委员会经过认真分析,提出调整意见报教材科实施,同时对教材进行检查评估,从教材的科学性、应用性、创新性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并纳入到专业评估,这就避免了一种教材多年不变,促使教材不断更新,使教材的质量管理真正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教材的计划管理,就是指教材的征订工作必须建立在计划的基础上,而不是无计划的盲目征订,无计划的管理会给学校带来损失,甚至是巨大的损失。教材管理要计划先行,计划的不严谨,也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背动,不是造成多订、漏订、就是错订,不仅工作效率低,还会使教学受到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教材管理者,要有计划的头脑和意识,要提前做好教材的预订计划和所要估计到的追加计划,才能确保教材的征订和发放工作的质量,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材管理工作中,建立教材档案是很有必要的,各学院要对各专业每年使用的教材进行整理归档,建立教材档案,通过教材的变化,可以反映学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变化,对本校的教学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同时,教材建设是反映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见证一所高校教材建设的历程,它的意义是深远的,便于今后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有一个系统和整体的了解及把握,为以后教材建设与教材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对开展教材编写和教材研究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教材管理信息化
高校选用优秀教材、规划教材是教材选用的一贯原则,但目前出版社多,出版教材也多,教材更新很快,在浩如烟海的出版信息中要查找一本既优秀又适合本专业的教材并非易事。因此,教材管理部门要为教师做好服务,帮助教师选好教材,沟通出版社与教师之间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广泛收集各出版社的书目和检索光盘,指导和帮助教师查找好的教材。每年的《教学用书汇编》,各出版社的《新书目录》,以及书目检索光盘都应及时与各院系沟通或分发到相关部门,以提供大量的教材信息,供教师们参考和选择。
可以设立“新教材、新书目”橱窗,收集整理各出版社,新华书店新出的教材和相關书目,供教师们随意查阅,教师也可随时反馈和提供新的教材和相关书目信息,供教材管理部门参考和查找。
由于选择教材时,往往只看书目和大概内容提要,很难确定一本教材的好坏和适用程度,因此,可以和各出版社联系,设立最新出版的教材样书专柜,为教师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
通过网络大量收集各出版社和媒体关于教材和相关书籍的信息,通过网络来实现出版社与教师之间快捷的信息交流。在教材管理中,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优势和便捷是大家所公认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准确、快捷、高效以及多功能特性为教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功能,服务于教学是教材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各高校要建设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各高校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都在探索各自的模式和特色,由于各种模式和特色的不同,对教材的要求和管理也就不完全相同,教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要与教
材管理的结构机制相适应,才能达到最有效、最优化的管理效应。
教材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管理系统,并在高校内部的局域网中充分发挥作用。高校教材计算机管理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它不仅为教材管理部门提供高效快捷的管理,同时也为各院系、各部门和出版社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比如为各院、系及时提供教材的库存信息,教材的选用信息,为出版社提供需求信息,为财务部门提供相关财务信息等等。这就给教材管理部门和教材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要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熟练技能,才能真正提高教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高校教材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是实现教材管理有序发展的必要途径和管理模式。同时,教材管理部门更要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才能最大可能的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材和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兰芝,等.关于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05,(5):122-124.
[1]廖亚利,等.高校教材建设及教材管理改革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