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帮扶对策

2014-07-04李雪燕张春雨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困难毕业生群体

李雪燕 张春雨

摘要:高等教育的普及致使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就业压力。目前大学生就业最突出的矛盾是“有业不就”。一方面企业提供了许多岗位却无法招到满意的毕业生,而另一方面毕业生却认为无业可就,从而形成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成因,并对如何帮助这部分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1。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毕业生中占有一定比例,这类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如何帮助和指导这类学生顺利就业,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

高校就业群体出现两极分化,呈现出特点突出的两类就业困难群体学生。

1.1综合能力突出,对就业心理预期较高的学生

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都比较优秀,这类学生自信、学业成绩较好、家庭经济条件也比较优越,在校期间很会利用各种途径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对就业的心理预期较高。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学生家长对于学生是否马上就业并不着急,反而提倡学生慢慢寻找工作;另一方面,这类学生由于没有养家的压力,因此对找工作并不特别渴求。这类学生就业有三个趋向:一是由于自身比较优秀,对工作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工作的地点、工作的环境、工作待遇、工作的内容等,如果在求职过程中有一点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便更换工作,从而无法顺利就业;二是因为家庭的影响或自我的认识,认为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是自己的唯一目标,一门心思扑在准备考试上,一旦失败,反而错过了最佳择业时期;三是这类学生中的一部分学生,有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撑,同事自身素质较好,执着于申请出国留学,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申请出国留学上,也错过了最佳择业期。

1.2缺乏自信,不敢克服困难迈出求职步伐的学生

缺乏自信的学生分为几类: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业较差的学生、身体有缺陷的学生。

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一方面期望自己能找到薪酬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希望能通过自己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工作薪酬的高低成为影响这类学生择业的最主要原因。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校期间不善于利用各种平台锻炼自己的能力,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丧失了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因此这类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会做出低估自己的判断,从而在用人单位面前不自信,不敢迈出求职的步伐。学业差的学生常常因为学分不够达不到毕业资格或学位资格,无法顺利毕业,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承受求职的压力,同时还要承受着不能顺利毕业的压力,这些原因也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信心。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一方面这类学生会因为身体有残疾或长相不佳无法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这类学生也担心身体缺陷会影响就业,从而畏惧就业,最终无法顺利就业。

二、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措施

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首先来自于良好的教育。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懂得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等到他就业的时候就会变被动会主动,主动分析自己的需求,主动就业;其次就业能力是在不断受教育过程当中逐渐养成并逐步提高的。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家庭的教育、家长的观念以及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密切相关。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地调整和改革,任重而道远,而高校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择业观念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社会已经意识到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各个高校已经陆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可以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理想,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储备职业知识,并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避免盲目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并进行职业分析和职业定位,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2通过宣传、讲座等拓展学生就业知识

邀请各类专家进校进行专题讲座和就业咨询等活动,经常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人才观、价值观、择业观念、职业生涯设计、求职应聘技巧等内容的宣传引导。

对创业的毕业生进行专门指导,比如大学生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时,应给予这类学生培训、开业、小额贷款、经营场所、证照办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2.3加强职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摆正就业心态,拓宽就业渠道

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历不等于能力,摆正就业心态。比如一个外贸业务员,本身没有大学学历,但在高中时英文基础不错,进入到一家外贸单位后工作勤奋并且不断地自学外贸业务知识,几年过后,完全可以胜任外贸工作并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收入颇高。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要强调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发挥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最终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工作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非常重要,不能要求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望达到较高的匹配度。如果学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要指导学生在就业期间不应盲目地攀比,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不要有过多的要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品质,如果毕业生拥有很好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困难。

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專业设计不等于就业方向,指导学生注重能力培养。大学生在就业时不应该有过多的专业考虑,如果无法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应认识到自己在大学四年中逐渐形成的为人处事的能力,行为和性格特点也是非常可贵的。如果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仍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4对即将毕业的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建立毕业生的信息库,对毕业生各方面的信息有全面的掌握。通过对学生的姓名、性别、籍贯、兴趣爱好、家人的职业、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地域的选择等信息的掌握,在就业工作初期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学生出现就业困难时才能更准确更快地找到原因。全面了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困难原因,以及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向他们介绍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并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准确定位,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尽快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

[2]柯锦泉.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价值工程,2010.7

[3]徐丽敏.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1.

[4]陈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新西部,2010.24.

猜你喜欢

困难毕业生群体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选择困难症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