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任务驱动,促进教学和谐

2014-07-04李成交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法课例驱动

李成交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这些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本质上是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活动,被培养的人(即学生)才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讲台不是教师作秀的舞台。尤其在中职学校,按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课堂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凸显。中职学校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其实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只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方针,每一个环节都站在学生角度替他们着想,剔除修改背离这一原则的因素,不断改进,教学必将更加和谐。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和谐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这些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本质上是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活动,讲台不是教师作秀的舞台,被培养的人(即学生)才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尤其在中职学校,按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课堂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凸显。近些年来,我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来培养学生,对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专业部确定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激励创新”的教改课题,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和谐。

一、教学和谐

“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教学过程的和谐,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学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这四个要素的相互配合,构成了六种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教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教法的关系以及教材与教法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总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从不和谐到和谐,也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新的“和谐”。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

1、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教学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尊重和信任他们,不能用语言和行为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2、教师与教材的和谐

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教材的过程或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过程。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具体表现为:

(1)教师要明确教学标准的要求,认真钻研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该讲的不讲不行,不该讲的讲多了也不好。

(2)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我们常说要“精讲多练”,有时却总是满堂灌,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吃透教材,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只得像扫马路一样,沙子树叶一起扫,唯恐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而难点是指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重点未必是难点。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主张不要把没有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学生自己能看明白的问题教师就可以不讲或点拨一下。所以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师“精讲”的前提条件。

(3)认真备课。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讲课时才能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观察学生和考虑教法上。对歌词不熟的歌手是不可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来的。

3、教师与教法的和谐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指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按一定的教学模式或程序来教。教无定法是指即使同一个老师,在讲授不同的教材内容时,也不可能按一个模式用同一种方法来教。贵在得法是指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里强调任务驱动教学法,也不是说它就包治百病,具体运用时也要以巧取胜,因地制宜。

4、学生与教材的和谐

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以前的中职学校工科类教材,活脱脱地就是翻版的大专院校教材,重理论章节体系而轻实践动手操作,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严重脱节。近些年来出版的中职类教材在这方面已有了很大改进,项目型教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否适合你的学生,还要考虑一些影响因素。例如电子类的SMT技术教学,沒有设备,教材编写得再好,学生拿着恐怕也用处不大。有条件最好还是使用自编的校本教材。

5、学生与教法要和谐

最优的教学方式必须是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应是学生的最优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最优教学方式的总和。教法一定要适合学情。学情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参与的主动性等,这是教师在选择教法时,所必须先了解的内容。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都不可能包打天下。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不然只有教师的一厢情愿,往往事与愿违。我们教改中普遍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太随意。

6、教材与教法要和谐

不同的教材,或者说不同的学科,所应采取的教法应有不同。尤其是职业技术学校,你不能拿教数学的方法来教电子技术,也不可能把实训教学法用在语文的课堂上。

二、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可以看到,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完成任务的主体是在前台的学生,教师则转换成为幕后主导的角色,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教学改革大潮不谋而合。

三、课例分析

以下是笔者同一个课题的两个课例,课例A为多年前采用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课例B则采用了经“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激励创新”课改后的和谐教学模式。

课程:电子技术基础

课题:稳压电源

A.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流程

序号1教学环节1教学内容11复习旧知1教师提问: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补充总结。21导入新课1教师阐述稳压电源的意义。31讲授新课1教师讲解稳压电源的结构,主要元器件的参数,电路工作原理。41学生练习1教师出几道练习题,学生抄在作业本上,完成课堂作业。51巩固新知1教师讲评课堂作业,总结这次课所学内容。61布置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预习教材新内容。

B.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教学流程

序号1教学环节1教学内容11情境引入1分发手机充电器、电源适配器等给学生拆看,认识稳压电源。21明确任务1每个学生在万能电路板上制做一个类似于充电器的稳压电源。31自主探究1学生利用教材、教学参考书、电子杂志、百度搜索等工具,完成任务书上的探究课题。41完成任务1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协作,按照任务书要求在电路板上组装稳压电源电路。

对部分做得快的学生提出创新任务。51任务拓展1引导学生查看功放机或DVD上的电源电路部分,进一步认识稳压电源电路。61任务评价1展示各小组完成任务情况和优秀作品。并引导学生从知识理解、技能掌握、情感培养三个方面对自己以及小组同伴在这次課的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自评及互评。和谐因素对比分析:

因素1课例A1课例B教师与学生关系1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导,学生做。教师与教材关系1照本宣科1教师将教材(教学内容)转化成恰当的"任务",教师不必再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教师与教法关系1简单地运用讲授法1任务驱动法,教师"做中教"。学生与教材关系1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1自主学习了教材相关知识,完成"任务"使得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了很大延伸。学生与教法关系1被动地听课,听完后很快就会忘记。1任务驱动法,学生"做中学",做完任务后印象深刻。教材与教法关系1书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教材",没有因材施教。本课例内容尤其不适合采用讲授法授课。1"用教材教",将教学内容转换为学生"跳一跳"就可完成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和谐指数自评1最多5分1保守8分显而易见,虽然课例B也没有尽善尽美,但和谐指数远非课例A可比。

中职学校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其实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只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方针,每一个环节都站在学生角度替他们着想,剔除修改背离这一原则的因素,不断改进,教学必将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周宏,高长梅.教学改革与发展全书.中国物资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法课例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课例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