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企深度合作“3+3”策略模式研究

2014-07-04任琦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深度

任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并总结出“3+3”(“三基点”与“三机制”)校企深度合作策略模式。

关键词:深度合作多元合作专业群组织管理教学运行

1.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问题

校企深度合作是指院校和企业之间实现“全方位”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院校和企业可以增加接触点,增强互相依赖,有利于拉长校企合作链和扩大校企合作面,加深合作程度,形成多赢互惠的关系。

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合作前期力度较大,后劲不足;教学与岗位不匹配,学生难以就业;校企利益需求难实现统一;院校教育资源丰富,但无用武之地;校企合作无法律法规的保障,院校与企业利益受损;院校与企业互信度较低等。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得到有利于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3+3”的策略模式,“3+3”即为“三基点”和“三机制”。

2.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之“三基点”

2.1校企深度合作之出发点——灵活应用多元合作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的出发点是选择与行业、企业的实际相吻合相适应的合作模式,它们是校企合作之间的合作纽带的不同呈现状态,从合作生产要素、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程度上其形式是灵活多变的。校企双方可以遵循市场导向,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据互惠互利、目标一致的原则,灵活应用最合适的校企合作的方式与途径,并随着合作时间的增长和合作双方的关系的深入拓宽和深化合作领域。

2.2校企深度合作之结合点——建设合理的专业群

專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似或学科基础理论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体。专业群内的专业是长期办学过程中,围绕某一行业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的教学任务可在同一体系中完成,并可共享大量的设备环境、教师资源等。校企合作联系的主体因素是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需要靠专业才能体现出来,专业群的建设是校企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校企深度合作可以依据专业群全方位选择不同类型的公司作为合作企业,是真正能够维系校企合作的结合点。

2.3校企深度合作之立足点——建立长效双赢机制

校企深度合作应顺应市场导向, 以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为准则, 追求利益共同点,共创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双赢局面,实现效益最大化。必要的时候,可将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院校不断与企业沟通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努力培养受市场和企业欢迎优秀毕业生,使企业可以从院校获得满意的人才,院校也可获得较高的就业率和良好的口碑。院校也可作为企业的科研技术“孵化”基地和企业员工培训的服务基地,为合作企业提供服务。

3.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之“三机制”

3.1 校企深度合作之政策保障机制

为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应当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1)建立保障性法律法规

一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配套实施监管细则,从法律高度明确院校和企业,特别是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享有的权利。二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可以通过政策导向激发校企双方的合作动力,有效调动院校与企业之间为对方服务。三要深化政府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改革,完善高职办学体制,政府对职业教育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作用、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明确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职责和分工。

(2)建立财政补偿政策

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可以以授权的方式邀请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代替政府部门行使相应的职责,政府同时对合作的校企双方进行监督和审核,根据校企参与合作程度和发挥的作用,设立政府专项财政补贴,对参与校企合作的院校和企业给予适当的经济支持,来减轻院校和企业的经济负担,引导和激发校企双发的合作。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减免部分的税金,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让参与校企合作不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和绊脚石。

3.2 校企深度合作之组织管理机制

(1)搭建合作办学平台

校企合作可形成校企对接合作平台,联合成立专门的合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明确权利与职责,实现人才需求调研预测、校企信息共享、合作关系协调等功能。同时,校企双方实行合作项目管理责任制,强化阶段化、量化和优化管理,对合作办学项目的统筹计划、运行时间、经济成本、实施落实、质量反馈、沟通协调、考核评价等具体事务一一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合作办学的正常、有序、高效的运行。

(2)监管合作办学行为

由政府或者第三方机构监管合作办学质量,包括:校企合作协议的履行、双方的合作意愿及态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合作项目进展等。为有效的监管校企合作办学行为,首先,需要为校企双方搭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做到双方信息的及时、有效地传递,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影响校企合作的进程。其次,构建合理的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体系要体现系统、全面、合理、可行、可量化的特点,及时更新评价标准以确保在不同条件下的准确性。

3.3 校企深度合作之教学运行机制

(1)校企交叉互动式教学

成立合作师资互动团队,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团队中,企业人员负责分析企业相关岗位能力,将企业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个技能,专任教师根据技能来确定该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并编写教学大纲,将各项技能拆分为更加具体的操作任务,并对每个操作任务提出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当掌握的技能和具备的职业能力。校企师资互动团队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可在不同授课阶段与不同的合作企业实施“工学交替”式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由师资互动团队中的一位或几位团员一起承担,时间可安排在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的中后期,每个学期安排两次,每次时间为3~4周。

(2)“准订单”人才培养

“准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下订单的时候,学生已经确定自己的预就业单位和专业发展方向,故称之为“准订单”人才培养。院校根据企业需求,在第五学期的中后期至第六学期,专门组建为企业进行定制培养的班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擅长或感兴趣的方向随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毕业后即可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这种模式下的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强但更具灵活性,有效地解决院校“订单”毕业生流失率较高的问题。

(3)建立弹性考评标准

弹性考评标准由合作校企双方对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起草、论证、建立、执行,院校对学生的考评突出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训课程的完成情况、上课表现等,合作企业的考评强调学生在岗位上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能力,考评内容包括学生本身具备的专业技能、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融入企业环境的能力、是否遵守企业管理、是否有团队精神、工作业绩如何等方面的内容。学生的院校考评成绩和企业考评成绩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计算,计入学生的该课程成绩中,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苟建华.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7期.

[2]金辉.基于行业优势的多元化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3]孙士新,杜建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卷第4期.

[4]刘合群,尚娜娜.职业教育公益性视域下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5期.

[5]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1卷第3期.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重点课题“高职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耦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2A128。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