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工业”及其全球化
2014-07-04谢鹤醒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合著作品《启蒙辩证法》一书,通过分析启蒙,分析现实社会,批判了作为传统人本主义理论基石的启蒙精神,进而批判了社会的现代性。而其提出的“文化工业”理论,更是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且,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进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一个短暂兴盛到逐渐衰落的过程,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之,文化工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当今时代逐渐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所带来的后果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文化产业
一、“文化工业”的今生前世
读罢《启蒙辩证法》,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便是“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这一章节。首先我们知道文化工业起到了一种启蒙作用,此外我的理解是,文化工业的发展使我们得到快捷和廉价享受文化的途径和方式,使我们从疲乏的文化产品中解放出来。而欺骗则是文化工业给予大众丰富的文化产品,使消费者成为商品的奴隸,在审美、消费、生活等方面对我们进行思想灌输,让人们无法掀起反抗的念头,导致我们更加依赖文化工业。因此说它是一种欺骗大众的启蒙。
在“文化工业”的笼罩下,当具有批量化、规格化、复制等特征的文化产品呈现出一派虚假的同一性,便无形中扼杀了文化创作的个性及创造力,艺术品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直白的讲就是使之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则,最终蜕变为纯粹的商品。真正的个性、风格则被扼杀了;加之文化产品的大规模复制、传播必须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就不得不在经济利益面前妥协。作者身处的那个年代,正是社会各个领域急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文化工业机制的日益完备,使大众文化从类型到数量、从生产到分配都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具体表现为电影、杂志、流行歌曲、广告等。凭借时代的优势,文化工业的产生对人民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物极必反,当一种潜移默化的模式化、标准化、固定化的操控性不知不觉中入侵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人们就逐渐丧失了决断能力和批判思维,进而舍弃了自己的主体性,拱手让给了变质成手段的理性——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甚至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意味着文化的人文意义和内在价值的全面覆灭。
这无疑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异化的社会”的真实写照。大众对现实不是选择激进的批判、否定或改造,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放弃责难放弃控诉,可以默默接受失败忍受绝望。人本来是在与媒介的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然而“文化工业”的出现倒置了这种关系,人处在了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处在单维度的平面。最为恐怖的是,文化工业给我们设定好了一切,只要我们按照它所设定好的去做,我们就能获得幸福。就算意识到这些,个体也无法摆脱文化工业的控制,因为它已经控制住了这个世界。文化工业是借助于国家机器来运行的,因此文化工业所传播着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其基础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极权。
总之,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看法就是“即先进的技术的统治,它成了大众骗术,变成了束缚意识的手段。它妨碍自主、独立、为了自己而自觉作出判断和决定的个体的发展……它阻止时代生产力所允许的、人类为之准备着的“解放”,在启蒙的光环下,工具理性大行其道,肯定性思维占了上风,其结果是把大众变成一个个“单向度的人”,即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这种人不再有能力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二、“文化工业”已成为全球化现象
时代在发展,从作者所处的年代到我们今天生活的社会,科技的进步仍旧影响着文化领域的蜕变,现代社会对个人的控制依然在进行,这种控制不是通过暴力和恐怖手段实现,而是通过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多年来,中国的内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化工业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也经历了从短暂兴盛到逐渐衰落的过程。阿多诺等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以欧洲特定的文化环境为背景而形成的。但是在中国,我们不曾经历“启蒙”,现代化是随着电视而不是启蒙运动走向民众的。现今时代,文化工业作为文化生产的一种手段,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即出现了文化工业全球化的现象。就我国而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文化的商品化、工业化也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发展我国的文化工业,规范我国的文化市场势在必行。总体而言,文化工业已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文化工业的全球化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适应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文化工业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经济全球化。首先,文化工业所依托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全球化。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是文化工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其次,文化工业的深层动力——资本在全球流动。资本扩张到文化领域,使文化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正是在资本的驱使下,文化才沦为商品,这是“文化工业”的基本要义,也是认识“文化工业”的一个出发点。虽然上文我们已述及,现代科技是文化工业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是归根结底,资本才是在现代科技背后推动文化工业的深层动力。无论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坚持市场经济体质的我国,都不得不承认文化工业是“极为强大的支配社会的力量”。文化工业是文化服从于资本的结果,它也必然随着资本的全球流动而获得一种全球性的特征。
大众文化的崛起、技术对艺术的侵越已成为不可更改的现实。虽然法兰克福学派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工业”给现代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后人在领悟其理论内涵时须带着中肯、客观的心态取其精华。曾经的“文化工业”摇身一变进化成了今天的“文化产业”,其中饱含着进步改良的思想。大众文化在其兴起的短短时间内,创造的文化产品比人类文化史上文化产品的总和还要多。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人民,享有如此多的文化产品;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文化产品的创造与消费占有如此之高的比重。诚然,先进的文化生产方式难免被不良文化利用导致了目前文化领域的低俗风、粗俗风。对这些现象,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督和引导,使之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因此,如果我们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克服它可能带来的缺点,文化产业就会成为促进历史进步的工具。在如今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越来越依赖于文化产业的蓬勃扩张。文化产业不仅直接开辟了新的规模巨大的文化产业群,而且会带动一系列相关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并有助于通过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而提高社会长远发展的潜力。
三、结语
我们都是踩在前人肩膀上发展进步的,我们的时代也必须经历许多弯路才能最终走向和谐的正轨。由于作者是在一个预先设定的批判框架中提出文化工业理论的,因而他们没有能够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来对文化工业加以分析,并作出中肯的价值评价。实际上,文化工业是现代社会新的、客观的文化现象,并在现时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味地对文化工业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未免有失偏颇,特别是在以全球化为特征的如今,认识到文化工业的负面影响,也要看到其正面作用,把它作为我们深刻理解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霍克海默 西奥多·安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版
[2]赵勇,文化工业理论在中国的兴盛与衰落
[3]黄沁蕾,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社会》2001年第三期
作者简介:谢鹤醒(198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2012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