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熄灯制度的思考

2014-07-04钱晋

科教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高校

钱晋

摘 要 熄灯制度是大学生宿舍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熄灯制度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从而导致“大学是否应该熄灯”成为了大家议论的焦点。本文将对国内现有的熄灯制度进行分析与思考,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矛盾的方案。

关键词 熄灯制度 高校 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Blackout Rule in the University

QIAN Jin

(School of Finance and Busines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 The Blackout Rul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ormitory management in the university.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lives, it cannot meet various needs of students. Blackout rule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will make analysis on existing blackout rule in China, and try to offer some ideas for saluting the problem about existing blackout rule.

Key words blackout rule; university; school management

去年10月,就讀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李叶可被一大堆作业折腾得够呛,一想到晚上宿舍是会熄灯断电而自己的作业到时还需要用台式机渲图,情急之下做了一张“能不能不熄灯”的海报传到了网上。短短两个小时,该图在人人网的转发量竟高到8000多次。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叶可在新浪微博等网络媒体上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海报呼吁废除高校的熄灯制度,在网络上引起了各方的热烈讨论。①“熄灯制度”一直以来是大学生宿舍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北大、清华等高校就已经实行宿舍熄灯制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有的熄灯制度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导致“大学是否应该熄灯”这一话题近年来频频进入人们的议论话题之中。

1 目前国内高校的熄灯制度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依然施行传统的熄灯制度:(1)周一至周五,每晚进行熄灯并断电,根据各高校自身情况的不同,开始熄灯的时间从22:00到23:30不等;(2)周末将熄灯时间推迟至24:00,其中部分高校周末施行不熄灯制度;(3)节假日普遍采取不熄灯的方式。这样的熄灯制度从一方面来说有利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也对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作息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丰富及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可以在宿舍便利地使用各种电子设备。但是如果他们在使用时不注意使用的时间和频率,则会导致睡眠不足的情况发生。根据调查目前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睡眠障碍的问题,②而这或多或少都和电子产品的使用有关。合理的熄灯制度既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加速入睡时间,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个人行为影响他人休息的情况出现并减少宿舍矛盾的产生。

然而伴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不少学习生活都需要用到电子产品,传统的熄灯制度慢慢开始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用电需求。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只熄灯不断电或完全不熄灯的方式。③如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及南京大学都已经开始施行熄灯不断电的熄灯制度。东南大学的本科辅导员刘老师介绍到:“学生上网、玩游戏很容易忽略时间,玩到很晚。熄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休息的提示,即使不休息,也应该处于安静的状态。”这样的熄灯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熄灯后继续使用电子产品和充电的需求,又可以提醒并敦促大家及时休息。而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自从电路改造后便开始施行不断电制度。来自复旦大学的陶老师这样解释道:“大学生大都是成年人了,我们也会把他们当作成年人来看待。成年人就应该有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应再接受被动的管理。学生的自理能力越晚学会越不好。所以,复旦并没有采取熄灯断电的措施。”不熄灯也不断电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用电需求,但对于缺乏自制力所导致的沉迷游戏等情况的发生,学校还需通过其他方式和渠道来进行解决。

2 目前质疑熄灯制度的主要原因

目前质疑熄灯断电制度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白天上课和晚上的自修、社团工作等学生活动导致部分大学生只有在快熄灯之前才能回到寝室,大量的电子设备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电,影响到白天的使用。另外除去电子设备的充电外,部分学生由于参加学生活动较多,平时作业来不及在熄灯之前完成,希望寝室不熄灯以方便他们在回到寝室后仍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作业。(2)部分大学生在各类考试前往往需要复习到深夜,虽然多数学校都提供有通宵教室让大家在学习时使用,但是由于通宵教室普遍离寝室较远,在天冷或夜间较晚时,依然使学生感觉到来回颇为不便,从而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寝室里通宵复习。(3)有一部分学生强调,熄灯制度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作息习惯是不一样的。持这样观点的学生认为:④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睡眠7个小时;也不是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的最高点都在白天,所以单一的熄灯制度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作息和学习需求。(4)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约束,这样有利于促进其“自主”能力的发展。如果采用强制熄灯的制度,一方面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感觉自己没有被平等对待;另一方面无法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导致其在进入社会前无法学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约束与调控。

3 对现行熄灯制度的改进方案

基于对目前熄灯制度及各方质疑熄灯的原因进行思考,提出以下几种改进方案:

(1)熄灯进行个性化与区域化管理。在大一学生入校前进行“个人作息调查”,然后根据每个学生作息习惯的不同进行宿舍安排,将作息时间接近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之后学校根据不同区域宿舍楼住宿学生作息习惯的不同,将学校的住宿群分成几个不同的作息区。每个作息区都有自己特定的作息时间,比如晚上22点熄灯、24点熄灯或者通宵通电等等。如此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来划分作息区的方法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作息要求,又可以避免因同寝室同学作息情况不同而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

(2)在宿舍楼设置公用通宵房间或晚熄灯房间(既房间的熄灯时间推迟到凌晨1点),以供在本楼住宿的学生由于特殊需求时使用。这样可以方便部分有需要的学生便利地使用通宵设施,而不用在深夜跑很远的路去通宵教室,学生的安全得到了保障。针对可能出现的沉迷网络和电脑游戏的学生利用房间通宵玩游戏、上网等情况,学校可以对通宵房间进行一定的管理:例如设置“提前预约”制度,对于使用通宵房间的学生必须提前进行预约,在预约时需要提供使用通宵房间的原因和使用时间;采取“网络限制”,即网络资源只提供校内网或极少学术性网站的使用权限,让学生无法使用通宵房间进行网络游戏;采取“0容忍”制度,即如若发现一次使用通宵房间进行游戏等非学习活动的情况,则取消该名同学今后申请使用通宵房间的资格。

(3)平时采取正常熄灯制度,而在期中、期末考试等期间采取“熄灯但不断电”的方式。因为在这些时间段里大部分学生的用电需求都会延长至深夜并且大多数会用于复习与看书,熄灯不断电的方式既可以满足他们的用电复习需求,又可以通过“熄灯”这种方式提醒学生按时休息并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影响他人休息的情况出现。

(4)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式:由团委及学生会对在校学生的作息习惯进行调研并提出几种不同的作息方案,之后由全体学生对各种熄灯方案进行投票表决与执行;与此同时,学生会建立相应的配套监管措施,由学生自己对在寝室通宵游戏等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参与制度的调研、提案、表决的过程,满足学生对“自主权”的需求,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学校对宿舍管理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权,同时在学生会的相应工作上给予有效的指导。

(5)建立新生体验机制,⑤即在大一新生入校后提供一段时间的不熄灯体验生活,时间上可以是1个月到3个月不等。对那些在此期间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安排好学习、生活的同学提供入住不熄灯寝室楼的选择权。随后每个学年进行调整:对于能够良好自我管理的学生提供入住或续住不熄灯寝室楼的选择权、对于出现沉迷网络或电脑游戏现象的学生、出现大面积成绩滑坡的学生取消其入住不熄灯寝室的资格。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体验机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作息需求选择合适的熄灯制度。

4 与熄灯制度相对应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思考

在为了尽量满足学生用电需求而根据各自高校的具体情况对熄灯制度进行改进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从自主能力培养、制度意识建立等方面着手⑥多管齐下,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

4.1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⑦

在国外教育体系中,从学生幼年时即注重对其自我调控能力和责任感的培养,当国外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自我管理”意识并基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负责;而国内的教育体系由于比较注重“知识传授”,所以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很少能够接受“自主能力”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时自理能力很差。然而大学生活又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如“自我作息管理”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改进作息制度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举办“自我管理”的相关讲座、增强朋辈教育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在考勤、作息、自习等方面逐步减少学校及教师的管理比重,提供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通过开设相应课程和培训,指导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手段与措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4.2 引導大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当今大学生沉迷网络与电脑游戏,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缺乏良好且有益身体健康的娱乐放松方式。如何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组织形式各样的学生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了各高校长期以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校友咨询”、“前辈引导”等活动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近期变化,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从而行成良好的生活态度;通过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增加符合学生兴趣的活动、提倡并组织公益活动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4.3 增强大学生的制度意识⑧

人的意识决定他的行为,在学校建立各种制度的同时,必须增强大学生的制度意识教育。无论执行何种熄灯制度,学生遵守规定是制度产生成效的前提。而制度意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是否会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适度。对此,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制度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规范制度执行、建立制度申诉机制来帮助他们强化和巩固已有的制度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校各项良好的规章制度得以有效执行。

4.4 培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作息习惯和“自我健康管理意识”⑨

现在大学生所存在的不良作息习惯从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缺乏“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所造成的。他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知道错误作息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甚至不清楚怎样才是正确的作息习惯。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养生讲座”、提供“定期体检”和“专家健康咨询”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形成一定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并构建合理的作息习惯。

4.5 增強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⑩

在与熄灯制度相关的各种问题中,因作息习惯不同而导致的寝室矛盾一直是让老师与学生头痛的难题。即使是作息基本相同的同学也可能因为生病、学生活动等突发状况导致作息时间上产生差异,所以无论采取何种熄灯制度都难以完全避免寝室由于各自作息的差异所导致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与人相处、沟通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当寝室内同学发生作息不同的情况时,如果各自能够通过有效地沟通说明情况并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矛盾的产生。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应的讲座课程、 提供对应的模拟训练, 帮助学生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这样无论是因为作息不同所产生的寝室矛盾,还是今后在学习工作中与他人存在差异而导致的问题,学生都可以有效地解决。

总之,学校一方面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需求改进现有的熄灯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在自我管理意识、制度意识、健康意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如此才能够在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需求的同时,帮助他们成为懂得自我约束、善于自我管理的现代大学生,完成由依赖父母、师长向独立自主的转变过程。

注释

① 高校宿舍熄灯怎么才合理?[EB/OL]. http://www.jstv.com/campus/xzqj/201311 /t20131106_1942301.shtml, 2013-11-06

② 张敬华,杨宇轩.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551-553.

③④大学宿舍熄灯制度引激辩 过半调查者支持废除[EB/OL], http://news.sohu. com/20131028/n389020567.shtml, 2013-10-28.

⑤ 张海兵.基于体验教育理念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4):99-102.

⑥ 廖宇.从熄灯负反应谈大学生教育管理[J].武夷学院院报,2011.30(1):107-109.

⑦ 黎鸿雁,王玮.大学生自我管理心理品质的建构与开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5:39-40.

⑧ 王树林,赵秀华.浅议制度意识与制度建设[EB/OL].http://theory.people. com.cn/GB/40537/13455294.html, 2010-12-11.

⑨ 周丽,郑建中,张持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26(10):904-406.

⑩ 马冬香.浅析加强大学生人际沟通教育的作用[J].教育论坛,2013(7):60.

于国妮.大学生群体人际沟通刍议[J].青年与社会,2013.531(21):41-42.

秦汝芳,王宏.提升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J].华章,2013(35):147-148.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高校
试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