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2014-07-04朱漪
朱漪
摘 要 文章总结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勇于实践,创立了实践式、参与式、互动式、合作式和情境式等六种常规性的教学模式,并且创立了符合高校自我特点的若干种教学模式。其中对实践教学模式和专题教学模式的探讨比较深入,其余模式研究相对薄弱。总体研究还不够充分,近几年有所加强。今后应加强生活化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技术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课 教学模式 述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ZHU Yi
(Shanghai Open University- Jinan, Shanghai 200040)
Abstract Summar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ollege politics teaching mode help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ajority teacher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age to practice founded the practice style, participatory, interactive, collaborative and situational of six conventional mode of teaching, and the creation of several self-teaching model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This examines the topic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ode more in-depth study of the remaining modes is relatively weak. The overall study is also inadequate, has been strengthened in recent years.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new teaching mode of living teaching techniques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review
教学模式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好坏。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思想政治课新情况和新要求的现状,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勇于实践,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笔者把这些教学模式归纳为常规型、特殊型和融合型三类教学模式,从一个侧面总结这些创新成果,看到成绩,发现不足,以期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
1 三大类教学模式全貌概要
1.1 六种常规形态教学模式
(1)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改革与实践最为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一是创立了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如黄警秋教师提出来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其中包括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和网络实践,实现四种实践方式的相互融合。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模式是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所以如果去掉一个网络实践,就可以叫“三三制”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李大健教师提出来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他具体阐述了三种实践类型的方式方法,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运用价值。鲁志美教师也提出了“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张小兰老师专门研究课堂实践教学问题,提出了团队教学法、热点聚焦以及集读写讲辩“四位”一体等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张森年教师提出了“感—行—思”三阶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不同年级学生所要达到的相应实践要求,有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专门研究了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如张倩教师研究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可预见问题及对策。李俊勤教师专门研究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实践模式问题,提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的演讲与行为的践行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关键点。王岳喜、方玉鹏和刘蕊三位教师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服务学习型实践教学模式。刘俊英教师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知行双考核模式。黄世坤教师则专门研究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性教学模式问题,提出了“纲要”课实践性教学要处理好的三对关系:一是两类实践活动的关系;二是“纲要”课实践性教学与其他学科实践性教学的关系;三是实践性教学与服务社会的关系。余精华教师专门探讨了“形势与政策”课的社会实践问题,提出了要建立“123”模式,即需要“明确一个宗旨、选择两种渠道、搭建三个平台”。
三是探讨了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如钱广荣教师提出要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本质问题,区分实践教学和教学实践这对核心范畴,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实践教学意识和能力。关于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机制问题,罗映光、蒋家胜和李向前三位教师提出要建立保障运行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来保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2)参与式教学模式。朱宗友教师专门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认为参与式教学方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而现代科技则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提出了若干参与式教学的实现形式,有课堂讨论、辩论赛、学生“主讲”、课堂提问和经典文献阅读等。认为运用这种方式要注意以下问题:正确认识参与式教学、摆正师生双方的位置、做好充分的准备。曾毅红教师提出了主题性参与互动式教学模式,把互动模式和参与模式组合起来,丰富了參与式教学模式内涵与应用范围。
(3)体验式教学模式。董丁戈和关晓梅教师论述了“行为体验式课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分析了“行为体验式课型”的确切含义和重要作用。认为它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经历和经验,改变了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
(4)互动式教学模式。廖曰文和魏彩霞教师论述了基于作业的教学互动教学模式。这种基于作业的教学互动法注重作业环节,强调互动前的知识储备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向和多向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互动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5)合作学习模式。张少兰教师专门论述了基于合作学习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认为这一教学探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其学习的主体性,促使其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6)情境教学模式。王洪新和于冰教师论述了“问题情境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策略。分析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好处与如何创设的方法,包括需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典型的教学案例为支撑,以民主平等的氛围为纽带,以缜密的“问题链”为载体。
1.2 三类特殊形态教学模式
1.2.1 属于高校特有的教学模式
(1)专题式教学模式。为了有效解决高校政治课内容多课时紧与热点难点问题多的矛盾,许多高校都倾向于采用比较实用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具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高的实施条件,也符合大学生特别关注社会热点的实际需要,故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师主要创立了三种类型的专题教学模式:一是热点专题教学模式。如刘淑兰教师提出了“概论”课中民生热点问题专题式教学的设计与运用,谭希培教师提出了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一条途径。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的引导,是实现或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二是问题专题教学模式。这里的“问题”有别于上面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主要是指学生成长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臧宏和王立仁教师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式专题教学模式,认为应根据“基础”课的性质和课程目标,着力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见实效;三是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如王久高教师以北京大学为例提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认为这样操作可以发挥不同教师的特长,合理分工,形成不同教学风格,增强教学吸引力。
(2)“辅教导行”或叫“教辅结合”教学模式。这是一种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定教学模式。毕明生和武步成两位教师都对这一模式作了专门论述,只是概念的表述有所不同,毕明生概况为“辅教导行” 模式,武步成则概况为“教辅结合”教学模式。毕明生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指出高校辅导员“辅教导行”教学模式,寓教于管,寓管于教,教管结合,重在导行。武步成认为要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关键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其一要实行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专题教学;其二要建立辅导员和班主任参与实践课辅助教学的制度;其三要采取期末考试、阶段考核和平时考查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3)“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邵龙潭等六位教师专门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思政课运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认为思政课教学在“大班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小班讨论”的环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他们在实践中合理构建“小班讨论”指导教师队伍,科学设置“小班讨论”主题,系统设计“小班讨论”流程,全面组织“小班讨论”,重点开展“跟班式小班讨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高职院校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梁英平提出了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认为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破解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一直存在着与“工”“结不上”、“合不拢”、“下不去”的共同难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有助于学生互助合作,主动参与教学。
1.2.2 属于某一思想政治课特有的教学模式
如王包泉和袁本文教师创立的“全覆盖、不断线”教学模式,是专门针对四个学期均要开设“形势政策课”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反映了北方工业大学的“形势政策课”教改的基本做法。该校每个学期开设8学时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2.3 属于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模式
如王宪明和华表教师提出了因材施教型教学模式,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展开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动员了学生才智,启发了教学思路,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袁本文和范丹卉教師分析了主体差异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影响,认为学生在专业、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是影响互动式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
1.3 融合性教学模式
所谓融合性教学模式,就是把各种教学元素加以组合,形成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例如孙武安和吴文新两位教师创立的“两个挂靠,四个结合”教学模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两个挂靠,四个结合”方式把有关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关因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发挥整体协调、相互制约的功能。“四个结合”是指教师讲授和学生演讲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相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相结合。“四个结合”反映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本方向、实施路径和通行做法,是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关键看能不能做到有效结合。“两个挂靠”是指把大学生红色社团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把全国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入学考试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挂靠起来。“两个挂靠”试图进一步解决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问题,较有特色。与这一教学模式相类似的还有王国敏教师提出来的“四化”、“三结合”教学模式。
2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应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表现在有关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均有所探索,包括了实践教学模式、体验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等方面,形成了比较齐全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实践教学模式和专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论述较为深刻;特别是创立了一批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实践效果。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总结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广度深度上都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从已经发表的论文来看,有关体验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合作教學模式、互动教学模式还只是一些零星研究,与中学相比明显不足,这与高校只重视理论讲授而忽略教法探讨有很大关系。
2.2 如何创新教学模式
扭转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关键在于改变教法,创新教学模式。教无定法,每个人都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应该符合如下特性要求:创新教学模式既要遵循一般教学规律,不人为“创造”,又要从实际条件出发,切实可行,使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既要借鉴他人实践成果,为我所用,又要推陈出新,求变创新,使教学模式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既要体现自我特色,亮点鲜明,又有一定推广价值,扩大应用范围,使教学模式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既要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又要有高度的理论提炼,使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
3 发展前景预测
3.1 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上好政治课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政治课与学生生活的关系问题,让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认识问题,发挥思想政治课能够使学生成功立业的独特功能,给学生指出一条光明的生活之路。怎样通过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来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无疑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一句话,思想政治课应该也必须生活化,才能有实效。
3.2 应探讨如何运用新技术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
以云平台和IPAD为标志的新技术具有快捷性、丰富性、自主性、同步性和开放性的诸多优势,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技术条件。我们应该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对教学资源的优化设计,不断提高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教学资源的水平,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广大政治教师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已经创新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基于多媒体组合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交互的个别辅导模式、基于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习模式、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等。
注:本文列举论文篇目均选自《思想政治教育导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教育类期刊,因篇幅有限,这里不一一列举。
本文系上海高等教育学会课题“成人高校与中学和中职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衔接研究”(课题编号ZCGJ35 -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