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实施学生党员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2014-07-04李健戴永胜
李健 戴永胜
摘 要 在高校开展学生党员导师制是提升学生党建工作实效的一种有益尝试,文章从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实施学生党员导师制的现实意义,从学生党员导师的遴选、管理、考核等多个方面明确了学生党员导师制的实施内容,对如何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特别是后续教育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员 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How to Implement College Students' Party Tutorial System in the Student Party Building
LI Jian, DAI Yongshe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Abstract Tutorial system is a useful attempt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building, member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current management problems star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oring student party members, party members and instructors from the student selection, management , assess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ents clearly mentoring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party members on how to strengthen students' education, especially education carried out follow-up explor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tutorial system
1 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大学生的党员教育管理,特别是入党后的后续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党建的队伍不够健全。目前大学生党建的主力军是学生辅导员和支部书记。由于大学生的基数大、发展党员的比例高,辅导员和支部书记主要忙于发展党员,对其教育管理往往是从面上开展,缺少細致的沟通和点对点的指导,难以实现学生党员教育的延伸和突破。(2)学生党员的教育不够深入。由于党员的教育,特别是入党后的教育,往往投入多而收效甚微,在实际教育中往往流于形式,因而教育的力度需要加强。(3)学生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突出。由于学生支部的党员随年级人员变化大,随专业调整变化大,三四年级的支部书记主要以学生为主,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靠辅导员老师进行指导和监督,基层的制度落实和工作的创新难以得到保障。
高等学校积极提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要突破学生党员教育的瓶颈,就必须发挥广大教师、机关干部以及优秀学生党员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的作用。目前,教师在学生党建中主要做法是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成对子、个别党员教师与一个班级或几个班级的学生结成对子,偏重于党建知识方面的指导,加强了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有力支持了学生的党建工作,却忽视了对学生个别的指导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 在高校学生党建中实施学生党员导师制的意义
开展学生党员导师制,首先壮大了学生党建的教育力量,可以配合辅导员、支部书记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指导,是从实际工作上实践全员育人的要求;其次导师制也积极开拓了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渠道,使教师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所思所想,方便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另外学生党员导师制考虑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可以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别的引导,使学生党建能够更加深入学生内心,富有情感;同时学生党员导师制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能力建设。导师的循循善诱,有助于学生党员增强党性意识,学生党员的激情活力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导师可以发挥自身的思想政治优势和个人魅力,通过开展深入的、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党员受教育、长才干。
总之,学生党员导师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在科学理性的不断加强和内容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是对全员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
3 学生党员导师制的实施内容
3.1 学生党员导师的遴选
导师遴选必须本着志愿、民主推荐的原则。导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良好的思想作风。可以选择聘用的方式,对聘用的导师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总结,以便及时了解大学生的需求。选聘中要特别重视发挥离退休党员教师和辅导员老师、机关干部的作用,放在一起统一遴选。
在导师的选择上,可以尝试双向选择模式,事先将候选导师以及学生党员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布,导师和学生党员之间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性格等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同时综合考虑人数的客观因素,予以适当调整和引导。
3.2 学生党员导师的管理
对学生党员导师制可以实施项目化管理,增强活动实效。学生党建可以借鉴企业项目管理思路,尝试“学生党员导师计划”项目化,通过确立主题、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年度检查、成果推广等环节对入选“党员导师计划”的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
具体指导中,导师要积极引导党员培养层级关系。通过对学生党员的指导,把自身的优秀品质和工作学习作风进行传授,使学生党员受到感染,快速成长。同时学生党员将所学所思又会传递给他们所引导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样一层层的影响下,积极的马太效应将会在学生党建汇总不断释放出来。
3.3 学生党员导师的考核
为便于管理,可以适当量化“党员教师导师制”活动的指标。如规定每位导师和学生党员至少一个月一次思想交流,每學期1~2次活动。在学生学年论文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可以做出相关的量化规定。为了推动学生党员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制度保障和评价机制。在量化考评中,可以参照有关制度,重点考察党员导师的指导方法,指导成效,学生党员的评价等,对于优秀的学生党员导师,要加大宣传,予以奖励,以激发党员导师的积极性。考评的方式要公正、公平、公开,可以采用网上评价和传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3.4 学生党员导师的工作
在学生党员导师制的具体工作中,可以点面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党建工作。从面来看,可以将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与“党员教师导师制”并轨,辅导员主要从年级整体的角度开展教育管理,班主任主要从班级实际做好学生的教育,党员导师所要“导”的学生就是学生党员,可以打破班级、专业的限制,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长期的关注和培养。从点来看,对多个学生党员的指导,其实从一个侧面促进了学生的支部建设,党员导师可以从支部的人员指导、内部建设、外部宣传各个方面促进学生支部的发展,使其在大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导师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鼓励并指导同学们做课题、搞科研、共同去从事社会实践等。在这些过程中,党员导师可以充分发挥育人作用,从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着手,利用“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研竞赛的机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尝试科研,在实践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4 拓展学生党员导师制的活动平台,提升工作的影响力
(1)设立“党员导师沙龙”。定期举办小型的、气氛相对轻松的党建工作论坛,旨在整合党员导师制中各项目之间、党员导师和结对党员之间的资源,打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之间良性互动的平台。沙龙可以采用讨论和现场互动的形式,大家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火花,深化工作内容。(2)开展“一人一事一例”征集。及时宣传推广工作方法与先进典型,各基层党组织也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不断提升工作影响力。(3)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目前,有一些高校建立了党建的工作论坛,党员导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发帖跟帖的方式,随时关注学生党员的动态思想情况,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
学生党员导师制作为一种学生党建育人的模式,体现了对学生的以人为本,从更加细化的角度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使师生沟通了解的氛围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徐燕婷,江乃兵.高校学生党员导师制常态化建设[J].高校辅导员,2013(3):42-48.
[2] 陈善晓,黄黎.高等学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党员导师制创新模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