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2014-07-04同莎莎
同莎莎
【摘要】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而归因是人们对自己过去行为的解释,是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是个体行为动机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近十年来18篇有关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相关性的文章进行归类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领域在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指出该领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归因 相关性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并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发展目标之一;而自我效能感与归因在学生的情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题把握与感受。其决定着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着人们在困难任务前的态度,影响着人们新行为的习得及习得的表现,也影响着人们活动时的情绪(班杜拉,1986)。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在其人际知觉研究中提出来的,他指出,人们对于事件或特定行为的结果,总是倾向于把它归因与一些内部的(个人的)和外部的(环境的)因素;其结果概念并不源于逻辑推理,而是来自于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笼统化的常识理解(海德,1976)。到上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家韦纳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上世纪80年代修正了该理论,并运用该理论探讨和解释人们造成自身行为成败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与归因作为个体行为动机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个体的性为动机有着重要作用,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班杜拉认为个体对内部成功因素的归因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相反,个体对外部失败的归因则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1986)。
一、研究分類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以“主题”为检索点,以“自我效能感”并含“归因”为检索词,匹配词为“精确”进行搜索,总有文献(从2004到2014)492条,其中研究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相关性的仅有5条,研究二者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的有13条,共18条。本文主要对这18篇文章进行分析。
二、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对象。我国研究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相关性的研究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共有10篇;有5篇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2篇为教师,1篇为高职高专生。
2.研究领域。在这18篇研究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相关性的文章中,主要是以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为主,其中两篇研究二者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两篇研究二者与缺陷感的关系,两篇研究二者与学习怠倦的关系,其他有研究二者与择业焦虑,与自主学习,与师生关系,与自尊等的相关性,仅有5篇专门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具体分析如下:
(1)归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王世嫘,赵洁(2011)以济南市526名留守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归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成效显著,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归因中内部可控因素对留守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罗良等(2005)以及刘艳、李刚(2008)对教师的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的能力对创造效能有预测作用,而能力、任务、努力三种归因因素对工作效能有预测作用,且在不同性别、教龄的教师群体中的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赵峥、张宁(2008)对559名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倾向于将正性时间归因于内部、稳定和全面维度的大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且这种倾向存在性别差异。作者在2014年对舞蹈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舞蹈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能力、情绪和运气三个归因因素成明显正相关,与任务难度、老师两个归因因素成明显负相关。
(2)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林媛(2011)分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高校公共体育成绩的相关性,发现自我效能感,归因与运动成绩都有高度显著性相关。顾柳琼(2010)探讨了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归因、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高职高专学生将其学习成功的主要原因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且不同英语成绩水平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不同,英语成绩水平的学生自我效能感高,相反则自我效能感低。
(3)自我效能感、归因与缺陷感的相关性。刘楚芬、卢宁(2007)与陈明琴(2008)分别对高中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缺陷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与缺陷感、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显著性相关,且在强弱缺陷干,高低自我效能感独立组别上检测出显著性差异。
(4)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怠倦的相关性。卢俊义、葛操(2013)与谭彩霞、史海云(2011)分别对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学习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怠倦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怠倦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习归因与学习怠倦机器各因素呈显著相关,其中内部可控、外部可控归因因素与学习怠倦及其各因素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而内部不可控、外部不可控归因因素与学习怠倦及其各因素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三、评析
1.不足之处。通过对10年来国内有关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相关性研究的这18篇文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方面的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研究对象主要为大学生和中学生,研究缺乏小学生和一些特殊群体,如学优生、学困生、留守儿童等,因为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更应该得到学者的关注,所以近10年来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的研究对象范围比较狭窄。
(2)研究手段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几乎没有质性研究。虽然量化研究其样本量大,数据具有代表性,但却只能发现表面问题,很难探究到更深层次的问题,而自我效能感和归因这两个非智力因素是需要深刻讨论的,所以国内的研究手段还是比较单一的。
(3)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于自我效能感、归因与自主学习、学习成绩、动机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同时研究的内容主要以多因素相关为主,自我效能感与归因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而且很少有学者研究二者在具体学科中的相关性。
2.对未来研究的建议。自上世纪70年代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理论提出以来,二者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基于以上的不足之处,作者对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以下意见:
(1)扩展研究对象,增加对小学生、中专生以及一些特殊群体在该领域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奠定更加厚实的基础。
(2)扩充研究内容。以后的研究可以集中于自我效能感与归因在具体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的相关性;或集中于专门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而不是二者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3)应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而不是单独使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更具效度与信度,更好的指导以后的研究。
总之,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研究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还是学校行政人员都有很好地指导作用,但目前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就迫切需要更多的学者不断的投身与这个领域,使得这一理论得到很好地发挥,能够很好地知道以后各个学科、各个阶段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世嫘,赵洁.留守中学生学习归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
[2]肖盈,熊猛,叶一舵 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J].当代青年研究,2013(7).
[3]李淑丽,赵洁,王世嫘.留守青少年自主学习与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9).
[4]王相英.体育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与情感平衡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