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2014-07-03彭志贤张春燕
彭志贤 张春燕
[摘要] 目的 探讨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8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及VAS 和 LKSS 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2.1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和 LKSS 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 结论 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温针灸;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膝骨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5-105-03
膝骨关节炎作为一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其病因不明,临床研究认为其与劳损、衰老、创伤、代谢障碍、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可产生关节疼痛、晨僵、有骨摩擦音、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症状[1-2]。其是影响老年人运动及慢性残疾的首要原因。疼痛和功能受限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患者年龄43~80岁,平均(58.97±15.12)岁,病程2~8年,平均(4.12±1.05)年。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8例;本试验已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取穴:患侧内膝眼、外膝眼、鹤顶、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阿是穴。远端配穴:关元、气海。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微屈膝关节,膝下垫小枕,常规皮肤消毒后取28号2寸毫针直刺,针刺得气后针尾套上2cm 长的艾炷点燃,施行温针灸,每次以烧 3 壮艾柱为宜,然后拔出针体,每日 1次,5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进行5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射。患者采用坐或仰卧位,屈膝90°,常规消毒患肢膝关节穿刺部位约10cm,待干,用5mL注射器于膝关节外侧穿刺,回抽关节腔内有积液先行抽出后,再向关节腔注射,无积液者直接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H20000643),每次20mg,注射后无菌纱布覆盖,24h后可以去除,每周1次,连续注射5周。治疗后嘱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充分休息2~3d。穿刺后稍微活动关节,使药液均匀分布于关节腔,5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3]
优:患膝疼痛完全消失或仅有轻微疼痛,关节活动好。良:患膝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较前有较大改善。较好:患膝疼痛有所减轻,关节功能较前有一定改善。差:患膝疼痛无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
1.4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 Lequesne 膝骨关节炎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4]评定患者的膝关节功能。(2)VAS疼痛评定:根据患者自我感觉疼痛程度采用VAS 评分进行评定。(3)膝关节功能活动评定:临床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康复量表评分(lysholm knee score,LKSS),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方面的改善情况观察。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2.1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VAS 和 LKS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和 LKSS 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1例患者注药后关节痛暂时性加重,但能在1d、2d内自行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患者针灸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亦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一种。为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组有不同病因,但有相似生物学、形态学和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系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其最常见的症状是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僵硬感、摩擦感和关节活动受限[5-6]。
透明质酸又名玻尿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广泛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结缔组织、黏液组织、眼球之晶状体及某些细菌的荚膜中。透明质酸钠还可参与细胞外液中电解质和水调节,在受破坏软骨灶处形成屏障,防止病损进一步扩大;保护和润滑关节,减少摩擦;与滑液中糖蛋白结合,阻止该物质参与炎症过程[7-8]。
膝关节骨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痹症”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病因主要与中年以后肝肾渐衰有关,肝虚无以养筋,肾虚不能主骨,筋骨失养,不荣则痛。治则为散寒除湿、补益肝肾。穴位选择内、外膝眼、阿是穴以舒通筋络,血海以活血祛瘀,阳陵泉舒筋健膝,气海、关元补肾培元。本研究采用艾叶进行温针灸,在《名医别录》中曾有记载:“艾叶苦平,生温熟热。”《本草纲目》也有记载:“艾叶能灸百病”,连续燃烧,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故温针灸法借助艾灸火之热力,以温热性刺激散寒除湿、温通经络,同时促使气血调和,对膝关节消肿、镇痛、阻止软骨退变功能,达到标本同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2.1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和 LKSS 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说明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中西医治疗相结合,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疗效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方丹,陈夏凉.中药熏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5):390-391.
[2] 魏艳红.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10):1870.
[3] 郭春霞,潘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3):50-51.
[4] 刘福水,郭长青,张义,等.针刀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999-1002.
[5] 王琼芬,李曦.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华夏医学杂志,2010,25(11):1095-1097.
[6] 刘福水,郭长青,张义.针刀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999-1002.
[7] 邓鹏鹏,钟晓君,涂天雄,等.骨痹合剂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4):71-73.
[8] 杨丽萍,王明臣,刘旺根,等.温针灸对虚寒型膝骨关节炎基因表达通路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7,27(9):677-680.
(收稿日期: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