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合作契机 提高合作效率
2014-07-03郑抡堂
郑抡堂
摘 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基本理念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但教师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那么合作学习的开展可能走偏或流于形式,就难以达到其真正目的。据此,本文就学生在实验操作、解决疑难问题、学习易混概念、寻找多种解法或解答开放性问题、完成课堂练习等方面及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中主动建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把握契机 合作学习 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62-02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有积极的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科学的探索能力是当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当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或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时,就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这时,合作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教师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合作学习的开展就有可能走偏或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其真正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浅见。
一、在实验操作时,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才容易发现。如,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等。这时仅靠学生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片面的,需要发挥集体智慧,才能集思广益、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课前要求学生每人剪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上课时,先提出问题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新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每个三角形存在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把自己拼成的图形和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展示、交流。于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多种拼法就一一呈现在眼前,那些只有一种拼法的学生就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了。其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会计算,算出面积后再除以2就得到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找到三角形与所拼成图形之间的关系便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底€赘還?”,这样,学生既充分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好处,又提高了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流程:①利用身边的工具画一个圆——自主探索圆的不同画法;②想办法找出所画的圆的圆心——合作发现折叠法;③观察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发现的?——交流发现半径、直径及其关系。上述教学,学生积极主动,从人人动手画圆到动脑探索,自己发现知识,使学生在交流探索活动中不仅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发现,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取发现的快乐。
二、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开展合作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针对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并围绕问题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学生简单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轻易解决的,而是使学生似乎熟悉但又不能一下子找出决策的“愤 ”状态,促使其去探索、思考。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中: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提供探索材料:从0-9中任选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再计算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并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展示所组成的数和计算结果。接着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发现特征。最后小组代表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归纳小结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拓展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生动发展。
三、在学习易混概念时,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因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坚石。可见,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但是谈到数学概念人们总是认为枯燥、抽象,有些概念容易混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让这些枯燥、抽象、易混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呢?我在教学“质数、合数”时,在引导学生回顾约数的意义,进一步明确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的本身后,再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以下问题,然后与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例:下面各数那些是质数?那些是合数?分别填在指定的圆圈内,并说说你的发现。
1、2、9、17、21、29、35、37、44、49、69、87
质数 合数
教学中,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讨论、交流、争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补充,形成质数、合数概念,又引出了对“1”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又渗透了集合的思想,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四、在寻找多种解法或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合作学习
在寻找多种解法或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出各种策略和结论。我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要求学生算出“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最高气温分别是30度、33度、31度、32度、29度、28度、34度,这一周平均每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度?”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解答,小组内互阅 、互评并阐述自己列式根据。从中得出方法一、(30+33+31+32+29+28
+34)€? = 31(度);方法二、30 +(3+1+2-1-2+4)€? = 31(度),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总数量€髯芊菔?平均数”的一般解法,还学会了用“假设平均数+校正数=平均数”的创新解法。
五、完成课堂练习,开展合作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都有一段时间让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学习较好的同学往往很快就做完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没做完,为了合理利用时间,我经常让先做完的学生先合作讨论怎样做才正确,有没有不同的解法,让他们互相检查、订正。老师则对个别学困生进行重点辅导,这种学习方式学生都很喜欢,优秀学生不会觉得做完题目没事干,学困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
六、及时进行课堂讨论的总结
在讨论中,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和争论,但学生也很关注教师的对自己见解的反应和评价。因此,当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定和总结。总结时,既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又要做出科学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地概念,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合作能力,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