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初中语文教学
2014-07-03朱龙静
朱龙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15-01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那么一定会让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与阅读教学
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智力技能。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应当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为具体的教学目的。要达到这些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使我们的教学更轻松,学生的学习更有趣。就拿丰富知识来说吧,由于初中学生知识面还不是太广,对一些人文、地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不是很多,当阅读到与之相关的文章时就会疑惑很多,造成阅读效果甚微,这时如果教师运用网络查阅相关的知识并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前就了解到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知识,阅读起来效果一定会很好。特别是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效果会更好。例如我们在教学《死海不死》的时候就可通过网络让学生了解死海的相关情况,对于学生理解死海为什么不死有更多的帮助。再如学习《落日的幻觉》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介绍光学的一些原理并配上一些图片,我想效果一定会不错。再拿造就品格来说,我们的教学并不是只求学生的分数,在教学时更重要的是造就学生的优秀品格。而光是文字学生是很难从文本中去领悟,如果加上声音及影像,效果就不一样了。学习《散步》这课时,我让学生观看公益广告《洗脚》来作为课堂的结尾,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又如教课文《最后一课》时,可以播放反映民族危难的歌曲《松花江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阅读教学中少不了朗读,美文如能加上美曲,声、文、图(想象)并茂,其艺术感染力和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了。配上乐曲来朗读课文,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久而久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欣赏音乐艺术美的能力,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让思维的溪流汩汩流淌,其乐融融,受益无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充满哀怨离愁的词,我们可选择如《但愿人长久》之类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来范读课文,乐曲能有力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其很快进入文章的艺术空间,唤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激起澎湃的情感波澜。使学生体会到词的图画美,语言美,音乐美,情感美,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和哲理启迪,以此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情趣。
二、多媒体与作文教学
人们都说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显示出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然而现在的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老师更是头疼。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我想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用多媒体辅助以声、图、文,学生在图中、文中、声中找到写作的材料,就会“有米下锅了”。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为《用公益广告激发学生的情感》。确实,公益广告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哪些公益广告,每一个广告都能让学生在广告中找到一个写作的主题。如广告:一个老人忙碌的在家中准备了一桌饭菜等自己的儿女回来吃,可等来的是儿女的“要上健美班”“陪客户吃饭”“和同学上游乐园”,最后老人在满桌的饭菜前、在闪着雪花的电视机前孤独的睡着了,此时,广告中出现了“别让你的父母感到孤单,常回家看看”的字幕及解说。同学们通过这个广告,深有感触,内心的感受一触即发,写作起来就有了自己的情感。汶川地震时,我以《汶川·感动》为题作了一次作文训练。我先是让学生听歌曲《生死不离》并配以地震中的一些感人画面,再让学生欣赏当时人们为地震中的失去生命的孩子们写的诗《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同学们在泪水涟涟中把自己的情感喷涌出来。同时,我们在写作环保、理想、人生等话题作文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多媒体与综合性实践活动
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综合性实践活动就是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实践。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到很多相关的资料,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还让学生收集到很多的资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八年级上册有一个单元的实践活动是《到民间采风去》,我先是让学生去收集本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然后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让他们去感受别的地方的民风民俗,达到比较和了解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无论是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还是其他的教学,多媒体都是辅助教学的最好手段,只要我们能合理的应用,通过声音、图片、影像传授知识,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使纯语言、纯文字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活泼,收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