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馆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014-07-03瓮晓璐

2014年7期
关键词:商帮会馆商人

瓮晓璐

摘 要:会馆的出现,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帮文化发展的产物,本文试从会馆产生的因素,会馆的功能以及会馆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会馆作为乡谊联系的纽带,是客居他地的商人自我构建,自我认同的精神象征。

关键词:会馆;商人

一、 会馆的产生

会馆是旅居异地的商人, 为联络乡谊,互帮互助,以及防范异乡人的欺凌而结成的一种民间社会组织。会馆自明朝出现, 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顶峰。

1.1会馆产生的商业地理因素。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持续影响,商人长期处于被打压、抑制的局面。统治者坚信,商业发展会威胁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另外,传统文化”义利观“将商人视为”重利轻义“的群体。商人地位始终卑微低下。随着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朝中期以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口不断流动,各种商品的生产、贩运呈规模发展。作为封建经济重要参与者的商人群体对形势有了敏锐的判断,他们努力寻求一切商业机会,在异地他乡,从事各种货运批发业务,或者经营零售业店铺。明清之后,随着长距离货运日益发展,商人在外地做生意的时间越来越长,规模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同籍商人在异地他乡便会天然的走在一起,建立联系,这就为会馆的产生奠定了商业和地理基础。

1.2会馆产生的经济因素

16世纪后,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人口急剧增加,明初人口为七千万,到了万历年间增长至1.4亿。i乾隆时代人口增加到3亿,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增加到4.3亿。ii人口大量增加刺激了商品需求,明清外出经商的人口大量增加。另外,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全国出现了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生产区域,如丝绸、棉布、茶、皮货、瓷器等都在固定的区域大量交易,从事这些行业的商人就会越来越集中。背井离乡的商人在商品聚集地落籍为侨,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商人们倾向于以籍贯为纽带联合起来,促进相互认同。于是他们在客地修建富有家乡特色的会馆,作为联系本籍商人的场所,畅叙同乡之情,提供平台以处理与其他商帮的关系。

二、 会馆的功能

2.1 联乡谊

有关会馆的创建,有大量的文字记载。蔡世远说苏州漳州会馆之建, “以事神而洽人, 联情笃谊, 所系綦重。”iii广东商人设立的粤东会馆, 其碑刻也载:“夫声气相依, 固人情所乐, 而期会有所, 则众志益兴, 会馆成, 我东人岁时习礼其中, 展恭敬之情, 序乡邻之谊。“iv可见,建立会馆的首要功能在于”联乡谊“。会馆建筑通常是按照商人原籍的建筑风格而修建,在设计和技术上尽量采取故土风格,体现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商人们平时各自奔忙,逢年过节,必定在会馆一聚,饮宴把臂,共叙乡谊。有时在会馆举行一些灯会和乡土戏曲演出,老少齐聚,借以增强乡人的凝聚力,会馆也成为对下一代进行乡土教育的基地。流落外地的商人通过参加各种富有特色的会馆特色活动,缓解思乡之情,获得一定心理上的慰藉和满足。

2.2 祈神佑

古代的商人,根据不同的行业划分,都会相信一种“保护神“的观念。这些神灵或来自神话传说,或来源于宗教故事,或者属于行业祖师。如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们崇拜保佑航海,救助海难的妈祖神。河南、山东等中原地区的商帮崇奉正义、中义侠胆的关帝。对长期处于流动中的客籍人士来说, 会馆中所供奉的神灵是一种心灵的敬畏与寄托。每到祭神的日子,商人们会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仪式与崇拜活动,祈求神灵庇佑。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时常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灾祸,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祈求神灵的帮助与庇佑成为商人们的坚实信仰和精神支柱。其次, 会馆所供奉的保护神有助于构建一种商业伦理道德。许多会馆都以“宫”、“庙“、”祠“来命名。神灵们代表的都是忠、义、信等商业道德精神,祭拜他们,就意味着对”和气生财“、”诚信互利“等精神的维护与信仰。当遇到纠纷的时候,矛盾双方也可以在神灵面前进行调和,面对高高在上的行业保护神,损人利己的行为将在这里受到天然的斥责。

2.3 行善举

在会馆发展较为成熟之后,行善举和提供后勤服务成为了商帮赋予会馆的又一职能。出门在外做生意,遇到钱财短缺,经营周转不畅是常有的事。对遭遇困难的同行提供帮助, 是会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商人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因而许多的会馆都兴办各种善举,救助同行。会馆会不定期做一些慈善、公益的活动,包括义诊、救济施药、应对灾难发放物资,对客死他乡的同籍乡人料理后事,运送棺椁回乡等等。从某种程度来讲,会馆的这种治理功能超越了社区。会馆良好的后勤保障措施使得商人们能够更加踏实的从事买卖活动,解除了许多后顾之忧。

三、 会馆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会馆与行商紧密联系,这种特殊的经济形态表现深深的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具体如下:

3.1“亲亲“、”尊尊“的宗法伦理精神

宗法精神、纲常伦理是维系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其核心要义是“亲亲”, “尊尊”。

客居他乡稳定下来的的商人有了积蓄后,都有义务拿出一部分作为新建、修缮以及维护会馆只用。在这里,权利与责任是对等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以会馆为纽带,建立一个良好的人伦关系。“寓商情于人情“,”一方有难,八方援助“,”远亲不如近邻“等理念在这里有着最深刻的体现。会馆强调”义“,注重”情“,常讲”谊“。同时,会馆还常常举行”义学“活动,关心下一代成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出中华传统中最看重的人伦纲常。

3.2 传统“义利观”的整合

传统社会普遍认为,商人是一个重利轻义的群體。商人经商的目的就在于赚取商业利润。商人舍远求财,要时时克服各种主客观矛盾,通过会馆组织,以亲缘关系为纽带,可以结成各类同盟,以集体的力量来补偿个人的单打独斗。当地商帮往往通过地域观念组织起来以保护其生产和销售的独立,他们对外地商人有与生俱来的排斥。因此,寓居他乡的商人既要与当地商帮竞争,同时,为了长远利益又要谋求合作。如果单纯的恶性竞争,其结果必然是利润单薄甚至两败俱伤。

会馆这时候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一地区或同一行业的商人就在会馆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凝聚为一个整体。壮声威,结同盟,选择财力雄厚,有一定威望的年长前辈作为“会首“,以会馆为依托制定 “条规”, 规定商品价格, 规范经营方式,分割贸易范围,使同业商人都有生存机会。面对诸种外部性障碍, 商人们凸现出“义”“利”契合的理念, 呈现了把商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的价值取向, 形成了对会馆这一媒介和组织的认同。力求形成本地与外地,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结语

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产生的会馆,它是一种制度创新,把来自同一地区的商人集中起来,使其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整合以形成一种社会网络,促使贩运生意的正规化,为商人的经营活动减少交易成本,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生存环境。有效保护了客居商人的权益,为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

注解

① 谢文君 中国人口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1978

② 葛剑雄 中国移民史( 第六卷)[ 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

③ 蔡世远. 漳州天后宫记[J]. (乾隆)吴县志. 卷106 [M].

④ 陈云枢(等). 苍梧县志[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7

猜你喜欢

商帮会馆商人
一岩九饮会馆
中国茶叶商帮群体概貌
言而无信的商人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威尼斯商人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从中法身税交涉看近代旅越闽粤商帮的利益诉求与历史演变
明清十大商帮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镇远·两湖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