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炮液压开并架机构力学分析

2014-07-03郑晓鸣安自朝孙宝岩赵万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车轴缓冲器液压缸

郑晓鸣,安自朝,孙宝岩,赵万春

(1.四川大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 610000;2.重庆军代局驻167 厂军代室,成都 610000;3.重庆军代局驻209 所军代室,成都 610000)

液压装置机构紧凑,传动平缓,噪声小,易于实现大力比输出,在现代火炮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运用某科研产品开并架机构的力学分析,论证液压装置运用在开脚式大架火炮中的可行性。

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该产品中的开并架机构既要实现开并大架,又要实现车轮的升降,传力液压机构的工况相当恶劣,必须先对其进行力学分析,掌握规律才能开展下一步工程设计。由于大架在射击时与下架处于锁定状态,属于刚性连接,对液压装置产生的影响较小,故只针对行军和战斗转换过程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

1 开并架机构工作原理

开并架机构主要由油箱、液压泵、换向阀、缓冲器和液压缸等装置构成(图1 所示)[1-3]。其工作原理是:操作手动泵,将油箱里的驻退液泵入液压缸中,推动液压缸活塞运动实现大架的开并,通过缓冲器的连接作用,在大架开并的同时也实现了车轮的升降。液压缸活塞的运动方向是靠操作换向阀来实现的。

图1 开并架机构原理

2 受力分析

按原理结构,仅选择液压缸两个极限压力的情况作为力学分析的临界点分析模型受力[4-6]。第一个临界状态是开架时,座盘已经着地而车轮还未离开地面,此时液压缸所产生的压力主要用于克服车轮自重,压力值为最小值。第二个临界状态是在并架过程中车轮刚着地时,此时液压缸内的压力主要是克服全炮自重在地面所产生的摩擦力,压力值最大。

2.1 压力最小值的情况(开架过程)

为了抬起车轮,需要克服车轮对车轴的重力矩[7],设车轴中心为E,车轮中心为C,如图2 所示。

图2 压力最小值的情况

对E 点取矩

式中:ML为车轮自重对车轴产生的重力矩;mL为车轮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xC,xE为车轮和车轴质心横坐标;

设缓冲器在大架上的连接点为A,曲臂上的连接点为B,如图3 所示。为了计算缓冲器传递的作用力对车轴中心E点的力矩,需要计算E 点至AB 的垂直距离hAB。

图3 受力分析示意图

推导过程如下:

所以

设缓冲器通过AB 传递的力为F,则其对车轴E 的力矩为

设缓冲器AB 传递的力在X 和Y 的投影为:

以上关系式中:r1为AE 长度;r2为BE 长度;r3为AB 长度;α 为AE,BE 的夹角;β 为AE,AB 的夹角;xA,yA为A 点的横、纵坐标;xB,yB为B 点的横、纵坐标;xE,yE为E 点的横、纵坐标;hAB为E 点到AB 的垂直距离;F 为缓冲器通过AB 传递的力值;ME为力F 对车轴产生的重力矩;Fx,Fy为力F 在X 和Y 轴方向的投影;设大架重量为mTg,重心为C2,横坐标为xC2;旋转中心为P,横坐标为xP;驻锄中心为Q,横坐标为xQ;液压缸中心为H,横坐标为xH。

其受力力臂如图4 所示,开并架机构的作用力为FK;土壤对驻锄的支反力为FQ,摩擦系数为μ,则对P 点取矩得

所以

又因为:

将式(1)代入式(2)得

图4 力臂受力示意图

设液压缸的活塞和活塞杆直径分别为DF,dF,机械效率为η。则由图5 可知,液压缸的液压力为

式中P1,P2为液体作用于活塞上的压力。

由方程式(3)、式(4)联立可解得液压缸的压力为:

图5 液压原理

2.2 压力最大值的情况(并架过程)

并架过程的受力分析分为2 个阶段,第一阶段车轮的自重可以提供收起大架的一部分力,第二阶段是当车轮着地后仍需要依靠液压缸活塞的推力收起大架,因为这时,液压缸活塞的推力主要是克服车轮和架尾所产生的摩擦力。受力如图6 所示。

图6 大架受力分析

根据受力平衡得

对Q 点取矩得

所以

对车轮曲臂受力分析,如图7 所示,KL为车轮轴线,E 为车轮旋转中心,B 为车轮与大架连接处,解除B 和E 处的约束后,连接杆BE和EK的作用力分别为FB,FE,与水平线的夹角分别为θ1,θ2。

图7 曲臂受力分析

根据受力平衡

方程式(6)、式(7)联立求解可得

FB对大架回转中心产生的力矩MB为

又因为

所以

显然,开架时的FK小于并架时的FK,因此P1>P2,所以我们所要选用的液压泵的额定压力不得小于P1。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结构的开并架机构,各运动部件的受力最终转化成大架中间液压缸的液压力。如果采用合适的液压元件以及结构优化的零部件,其开并架功能是可以实现的。在某科研产品的试制中,成功运用该结构成功实现了行军和战斗转换。

[1]伊玲益.炮架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

[2]张相炎.火炮设计理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陈运生.火炮反后座装置设计[M].南京:南京理工大学,1996.

[4]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生涛.理论力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6]左健民. 液压与气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朱龙根. 机械系统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戚昌滋.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学[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0]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车轴缓冲器液压缸
液压缸内泄在线快速判断方法及应用
鱼雷罐车车轴断裂失效分析
更正
高品质生产
带钢处理线钢卷小车提升缸的优化设计
重载货车用缓冲器选型的研究及分析
机车用MT-3型缓冲器压装方式改进
浅谈车轴尺寸的检测工艺方法
CRH2动车组车轴的CAD/CAE分析
直推式自卸车液压缸最优安装位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