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酸菜的制作工艺及旅游开发价值研究
2014-07-02邱亚利
邱亚利
(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00)
凉山彝族酸菜的制作工艺及旅游开发价值研究
邱亚利
(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00)
彝族酸菜制作工艺特殊、口味独特,随着凉山旅游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市场价值大。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从制作工艺和旅游开发价值两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研究,以期为彝族酸菜的开发提供有用建议。
彝族酸菜;制作工艺;旅游开发;价值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因地理位置特殊,有着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制作彝族酸菜就是其中之一。随着2004年凉山开发旅游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产被开发出来,作为彝族的传统美食,彝族酸菜逐渐受到重视。
制作酸菜是源于对蔬菜的储存,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适合当地环境的酸菜制作技术。在我国,东北,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地,都有用白菜或青菜制作的老坛酸菜。在中国版图上,沿着古老的长城走向,甚至可以画出一条宽广的“酸菜带”,其中凉山州彝族同胞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出的彝族酸菜独具特色。
1 彝族酸菜的特点
1.1 选材独具特色
传统意义上的酸菜都是选取白菜或青菜制作,而凉山彝族酸菜选取的是海拔1 800 m以上高寒地带出产的圆根菜。圆根,学名叫蔓茎,类似圆根,根茎圆形,因其耐寒、善活,在西南很多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都以此为主要的蔬菜[1]。
1.2 保存时间长风味独特
其他地区的酸菜,最终成菜是水酸菜,含水量非常高,一旦离缸就不易储存和携带。而彝族酸菜最终成菜是干酸菜,非常容易携带且保存时间很长。在口感风味方面,其他地区的酸菜因为是水酸菜,所以吃起来比较爽脆,酸味清冽。彝族酸菜需煮食,在烹煮过程中,激发出酸菜的味道,吃起来较有韧劲,酸味浓郁悠长,余味回甘,并且有一股特别的柴火味道。
1.3 安全性极高
酸菜是利用蔬菜的发酵来产生乳酸菌,使蔬菜具有酸味,但其他地区的酸菜在腌制过程中会加入食盐以减少杂菌的污染。彝族同胞在海拔1 8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制作彝族酸菜。当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周围环境的杂菌少污染小,在不加入食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自然发酵,形成独特的口感风味。由于这种独特的生产工艺,使得彝族酸菜不含食盐,发酵过程中不产生亚硝酸盐,是一种非常健康安全的食品[2]。
2 彝族酸菜的制作工艺
每年11、12月份,圆根成熟。制作彝族酸菜时,要选取品相好的圆根,切下茎叶(带蒂,以使叶子不散乱),洗净后晒至半干,放入开水锅中煮熟。因为彝家都是用树枝作为燃料,所以彝族酸菜有股独特的柴火香味。把煮熟的圆根茎叶捞出,趁热码放在土坛中,倒入冷开水和适量老酸水浸泡。密封坛子,浸泡4 d~5 d。将泡制了4 d~5 d的圆根酸菜捞出在木架子上进行晾晒。11、12月是凉山的干风季节,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非常利于彝族酸菜的迅速脱水干燥。彻底干燥后,彝族酸菜就制作好了,装袋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即可长时间储存,随食随取。
在彝族酸菜的制作过程中,有个成功的关键就是老酸水的应用。第一次制作的时候,将圆根茎叶煮熟趁热码放在坛子里,加入冷开水密封,泡制半个月左右。在半个月时间中,圆根叶子会自行发酵产生乳酸菌,促成酸菜的最终形成。整个过程只用清水,不加任何添加剂。酸菜腌制好以后,将坛子中的酸水保存下来,可以重复使用,形成圆根茎叶发酵的催化剂——老酸水。
图1 彝族酸菜的制作工艺流程Fig.1 Production process of Yi pickled cabbage
3 彝族酸菜的旅游开发价值
彝族酸菜是彝族人民的传统美食,逐渐受到旅游者的关注,本文从彝族酸菜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消费者意愿和可开发性四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3.1 彝族酸菜的营养价值
彝族酸菜的原材料是圆根,生长在海拔1 800 m以上的二半山地带,纯净无污染,营养丰富。
彝族酸菜不仅营养丰富,且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所以具有很好的食用和保健价值,显著地体现在开胃解腻帮助消化和防癌抗癌两方面。彝族酸菜中的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酸菜中的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的吸收,因此具有很强的解腻效果。彝族酸菜含有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吞噬癌细胞;酸菜中还有多种生物酶类,能分解致癌的亚硝酸胺,具有防癌作用;酸菜中富含的微量元素硒,进入人体可促进生成一种化学物质——谷胧甘肤,当体内谷胧甘肚含量上升时,癌的发病率就下降,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3]。
表1 每100 g彝族酸菜营养成分含量表Table 1 Each of the 100 g Yi pickled cabbage nutrient content of table
3.2 彝族酸菜的经济价值
彝族酸菜的原材料圆根茎叶在彝族人家一般是用于喂猪或直接丢弃,其经济价值微乎其微。但如果用于制作彝族酸菜,其盈利率可达704%,完成了变废为宝的转变,可实现不菲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分析见表2。
表2彝族酸菜经济价值分析表Table 2 Analysis table Yi sauerkraut economic value
圆根的种植及容易实现规模化,以每公顷产量为核算样本,可得表3。
表3规模化种植圆根的经济价值核算表Table 3 Large scale planting the root circle economic value accounting tables
由表3可知,彝族酸菜的制作可为彝族人家每亩增加77 647.5元收益,人均增长12 941.25元/hm2(以每户6口人核算)。这在经济落后、自然环境恶劣的彝族地区,是非同小可的一笔收入。
3.3 彝族酸菜的消费者意愿调查
彝族酸菜的消费者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当地老百姓,一是旅游者。彝族酸菜是当地老百姓的家常食物,其消费者认知度和接受程度相当高,在此不作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凉山州外旅游者对彝族酸菜的认知度、接受度以及消费决策。在2013年国庆节期间,对827位有消费能力的来凉山的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826份,其中有效问卷820份。
3.3.1 消费者基本信息
在此次调查中,男性327人占39.9%,女性493人占60.1%;25~50岁年龄段的人有676人,比例占83%,因为此年龄段的人工作收入稳定,所以出游率高;多数人的月收入在3000~8000元之间,占62.2%,说明中等收入人群的出游率较高;调查还显示,在行政/事业单位、国营单位(包括集体)和私营单位工作的人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9.9%、24.0%、22.5%,这说明工作稳定的出游者居多。
基本信息的调查有助于我们掌握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购买偏好。
3.3.2 消费者意愿调查表
在对彝族酸菜了解程度、彝族酸菜的满意程度和彝族酸菜购买意向3个方面对消费者意愿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彝族酸菜的消费者意愿调查Table 4 Yi sauerkraut consumer attitudes survey
通过数据的分析认为,彝族酸菜的知名度很高,消费者购买意愿强烈,但因宣传的欠缺,人们对其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层次。
3.4 彝族酸菜的可开发性
彝族酸菜的食用方法主要是入汤,在鸡汤、鱼汤、腊肉汤、土豆汤等中加入彝族酸菜一起烹煮,不仅口味酸醇,而且清热解暑、开胃消食、解醉醒酒、解腻降脂。
3.4.1 彝族酸菜可规模化生产
彝族酸菜的原材料是圆根的茎叶,圆根的播种、培育过程比较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种植,每公顷产量可达75 000 kg左右。彝族酸菜的制作方法简单,制作过程可控性强,成本低廉,设备要求低,可进行大规模生产。
3.4.2 彝族酸菜可实现圆根的产业化发展
彝族酸菜的生产,可带动圆根的根、茎、叶的深度加工。以往,圆根的根部被作为蔬菜进行简单的烹煮食用,茎叶被丢弃。但如果规模化生产彝族酸菜,则可以将圆根块根进行再加工,如加工为干菜类、罐头类、酱菜类,甚至可以加工成果脯类产品。
3.4.3 彝族酸菜的开发可填补市场空白
凉山彝族特产,只有苦荞系列产品的开发较为成功,以苦荞面、苦荞粉、苦荞茶、苦荞糕点的形式呈现,生产经营企业有十几家。市场上的彝族酸菜大多是家庭作坊式制作,散装储存,菜市场称重销售。只有一家公司在包装销售彝族酸菜,以方便旅游者购买。但该公司销售的彝族酸菜只是进行简单的来料包装销售,并没有生产彝族酸菜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在旅游商品市场上,彝族酸菜的生产开发几乎还是空白。同时,彝族酸菜原材料充足、制作成本低廉、制作过程可控性强、经济效益大,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4 结语
在旅游开发中,特色食品和饮食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可开发性。彝族酸菜作为彝族的传统美食,对其的开发可构建完善的彝族饮食旅游资源体系,填补旅游商品市场的空白,增加彝族同胞的收入。
[1]周潇,陈刚,陈艳,等.凉山圆根丰产栽培试验研究[J].草业与畜牧,2013(1):23-25
[2] 岳喜庆,杜书,武俊瑞,等.酸菜自然发酵过程中的质地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4):68-71
[3] 温红珊,郭兰,矫威,等.大萝卜营养保健功用综述[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4):29-31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and Valu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Liangshan Yi Sauerkraut
QIU Ya-li
(Xichang College,Xichang 615000,Sichuan,China)
Yi sauerkraut special production technology,unique taste,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Liangshan,more and more people agree,market value.Through empirical investigation,makes a deep researchfrom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valu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wo aspects,in ord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i sauerkraut provides useful suggestions.
Yi sauerkraut;production technology;tourism development;value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9.019
2014-02-26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民族地区夜间旅游开发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13SB0255)
邱亚利(1977—),女(彝),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