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耕葵粉蚧与蚂蚁的共生关系调查

2014-07-02杜永华

河北农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介壳根际共生

杜永华

玉米耕葵粉蚧与蚂蚁的共生关系调查

杜永华

一、玉米耕葵粉蚧简介及近年来发生发展动态

玉米耕葵粉蚧属介壳虫里的粉蚧类,在河北主要危害夏玉米,另外还危害小麦、高粱及部分禾本科杂草。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于地表下寄主茎基部吸食汁液,小麦、玉米受害后叶脉发黄,严重时整株叶片呈现黄弱形态,类似于脱肥,生长变缓慢或停滞,与健壮株形成明显反差,严重影响产量。在田间分布呈点片状,区域相对集中。

玉米耕葵粉蚧传播方式有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两种渠道。自然传播主要有虫体的小范围移动(玉米根际范围和相邻植株间)、风力、水流和偶尔动物传带。人为传播包括机械耕种、收获等农事活动。

鹿泉市于2009年零星发现该虫,几年中发展速度不算快,受到温度、湿度、降水、气流、天敌、化学药剂控制等诸方面因素影响,在某一年份可能处于动态平衡,但总的来说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自2010年开始,作者连续3年实地跟踪调查,发现蚂蚁的活动与耕葵粉蚧的关系较为密切而复杂。过去有资料显示蚁类因取食介壳虫的蜜露,往往传带介壳虫。而实际情况远比此微妙得多,两者关系类似于牧人和奶牛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蚂蚁取食耕葵粉蚧的分泌物,同时保护它免遭天敌危害,遇到旱涝等不利因素时,蚂蚁可以搬运耕葵粉蚧至安全适宜的环境,保存其种群数量。客观上的传带作用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二、耕葵粉蚧与蚂蚁的田间共生关系

1、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观察证实,耕葵粉蚧在玉米田的集中区域与蚂蚁的集中区域呈正相关,玉米植株发黄矮小的地方,正是蚂蚁巢穴多的地方。作者3年中定点调查3个地块,耕葵粉蚧扩展距离平均达到23米,没有蚂蚁帮助,它是做不到的。

2、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耕葵粉蚧危害高发时间段,在6月下旬-8月上旬,正好是该虫发生第二代,此期也是一年中蚂蚁活动旺盛期。6月20日左右,玉米处于2—3叶期,这时在麦田残存的禾本科杂草(马塘、牛筋草等)根际最容易找到耕葵粉蚧踪迹,而旁边一般都有1—2个蚁穴。10—15天后,相邻范围玉米根际陆续发现耕葵粉蚧,证明蚂蚁扮演了搬运工的角色,作者曾经亲眼看到蚂蚁托举着体型很小的该虫移动。

三、如何利用两者共生关系,在生产上实现

控害目的

认识了蚂蚁活动与耕葵粉蚧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利用生物链上的某些环节,达到趋利控害的目的,例如应用蚂蚁病毒制剂(蚁清),或者用糖醋液诱杀,造成田间蚂蚁数量大幅减少,消弱两者的依存关系,再辅以化学药剂杀灭耕葵粉蚧。不过,蚂蚁除了食用耕葵粉蚧分泌物而保护它以外,是否有时也把其本身当做食物猎杀,从而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还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观察。我们在植保工作中,不宜切断生物链,而是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对蚂蚁,也不应赶尽杀绝。

(作者单位:鹿泉市农牧局)

猜你喜欢

介壳根际共生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与土壤交互调控的研究进展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介壳虫防治须重视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黄花蒿叶水提物对三七根际尖孢镰刀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玉龙油橄榄介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对黄瓜苗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