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现代农业的困难与对策

2014-07-10陈风云

河北农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农业

陈风云

发展现代农业的困难与对策

陈风云

目前,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邢台市农业发展面临着人地矛盾、产能趋饱、效益骤减、浪费严重等一些新的问题。因此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遵循发展规律,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挖掘生产潜力,积极推进土地规模化、耕作机械化、栽培科学化和资源节约化,是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困难与问题

目前,邢台农业发展正在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支撑农业快速发展的低要素成本优势已不明显,拼资源、增投入、高消耗的发展路径已经不可持续。

1、耕地锐减,人地矛盾突出。1949年全市耕地面积为76.8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6公顷。2012年耕地面积为64.9万公顷,耕地净减少11.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为0.09公顷,仅为1949年的34.6%。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耕地减少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人地矛盾将日益尖锐。

2、成本上升,效益骤降。农业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1985-2012年,河北省农业投入产出率由256%降至148%;邢台降至134%。1995-2012年,全省粮食亩成本利润率由146%降至33%,其中小麦由125%降至16%、玉米由213%降至61%,且递减速度仍在加快。

3、劳动力缺乏,“三留”现象突出。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农业劳动人口的结构性减少。2012年邢台市城镇化率也已达到42.8%。有关资料表明: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将转移农民1000万人以上。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力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现在从事农业劳动的多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少年,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

4、浪费严重,生态脆弱。现在传统的农田灌溉模式,生产一公斤小麦,大约消耗一吨水,一般亩蔬菜年耗水达350吨左右。化肥的实际利用率只有40%左右,超过一半的化肥没有转化成“生产力”。同时,化肥、农药、农膜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危害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科技含量低,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农业高新技术应用不够,单产低、中低产田多。2012年邢台市农业单产仅为420.2公斤,总产、单产均低于与邢台条件相当的石家庄、保定和邯郸市。全市64.9万公顷耕地中46.7万公顷为中低产田,投入回报率高,增产潜力大。

二、思考与对策

1、用土地规模化,推进城乡同步。将土地集中使用,实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走家庭农场的路子,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乡同步的重要举措。截至2012年底,邢台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9.1万公顷,流转率达15%。规模经营户粮棉产量高于分散户经营平均产量,总纯效益高于分散经营10%。目前,全市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农村青壮年大多数已转移到城镇或其他非农行业;部分二三产业较发达的乡村,农民转包土地意愿较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多数具备受让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能力和实力。一要多措并举,做大做强土地规模经营这篇文章。各级各部门要尽快出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措施,依法推动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向生产经营能手、种养大户集中,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其向家庭农场模式发展,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二要把“百千万”工程建设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引导规模经营主体入驻农业科技示范园,实行“园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转变。

2、用耕作机械化,破解劳力缺乏。农业机械化是破解劳力缺乏、实现农民有效转移、促进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可靠途径。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把农民从土地中、从农业中解放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既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为外出打工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满足了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业和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地貌形态、农业气候、土地利用结构、区域生产专业化为主要指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二要加快农机科技研究和引进的步伐,促进新机具研发和推广,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机科技贡献率。三要加快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农机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四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

3、用栽培科学化,实现惠农强农。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最大潜力在科技,强劲动力在科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提高到2011年的54%,表明农业科技在实现粮食总产量跨越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轮”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二要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稳定粮食生产,以实施科技示范工程等,带动中低产田改造,实现中产变高产,提升单产上总产。三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营造农业产业竞争优势。积极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战略,推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四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快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步伐,努力培育品牌产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4、用资源节约化,推进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告诉我们,单靠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发展战略,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以科技创新提高水、农药、化肥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重点抓好“十节”、“十率”。 通过实施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油、节药、节电、节膜、节工、节力,来提高耕地产出率、成本收益率、水资源利用率、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机械作业率、科技普及率、降低农产品损失率。当前,要重点抓好节水农业,大力实施结构节水、农艺节水、设施节水、水肥一体化四项农业节水技术。在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高标准大田灌溉,山丘区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积极利用雨洪资源,黑龙港区重点发展咸淡水混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质量效益型高端精品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全市由农业大市向现代化农业强市转变。

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