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分期辅治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耐缺氧指标观察

2014-07-02魏丽萍庄海峰陈美玲项静静沈建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障碍性贫血红细胞

魏丽萍庄海峰陈美玲项静静沈建平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中医院

中医分期辅治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耐缺氧指标观察

魏丽萍1庄海峰2陈美玲1项静静1沈建平2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中医院

再生障碍性贫血;耐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cute aplastic anemia,AAA),简称急性再障,是一种以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严重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西医目前主要联合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70%~80%[1]。急性再障归属于中医“急劳”,本研究将“急劳”分为“四型三期”,即:急性期呈“热毒壅盛”或“阴虚火旺”,为“凉期”;缓解期呈“气阴两虚”之象,即“温期”;恢复期呈“脾肾阳虚”之象,即“热期”。多数患者可按“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逐渐过渡,本研究通过在各阶段予以“凉-温-热”序贯治疗,观察疗效和不同治疗阶段患者耐缺氧能力的变化。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09年10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诊断均符合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14~60岁,中位年龄31岁,发病时间均<3个月。另取19名健康献血者血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

2 方法

2.1临床治疗

2.1.1西药基础治疗 ①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商品名:即复宁)2~5mg/(kg·d)或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25~30mg/(kg·d),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先皮试,然后缓慢从大静脉内滴注,如无反应,则全量在8~12h内滴完,同时静滴氢化考的松,连用5天;环孢霉素3~5mg/(kg·d),口服,6个月以上。

2.1.2中药分期治疗 ①“凉期”:根据热毒壅盛或阴虚火旺之证,选用犀角地黄汤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15g,生地黄24g,赤芍12g,丹皮9g,生石膏30g,黄连、生栀子、桔梗、黄芩各9g,知母12g,玄参、连翘各9g,甘草6g),或知柏地黄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30g,生地黄24g,赤芍12g,牡丹皮9g,山茱萸、山药各12g,泽泻、茯苓各9g,知母、黄柏各24g);②“温期”:予生脉散合左归丸加减(人参、麦门冬各9g,五味子6g,怀熟地24g,炒山药、枸杞、山茱萸各12g,川牛膝9g,鹿角胶、龟板胶、制菟丝子、黄芪各12g);③“热期”:予左归丸合右归丸加减(怀熟地24g,炒山药、枸杞、山茱萸各12g,川牛膝9g,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炒杜仲各12g,肉桂6g,当归9g,炮附片6g,黄芪12g)。水煎服,1天1剂,早晚温服。每周1次中医辨证,调整用药。

2.1.3支持及对症治疗 ①雄激素:十一酸睾丸素胶囊80mg,口服,1天2次,或丙酸睾丸酮100mg,肌肉注射,隔天1次;②造血生长因子: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给予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5μg/(kg·d),皮下注射;③有出血倾向者给予止血药,血小板<20×109/L,予血小板悬液输注;必要时予红细胞悬液输注;④存在感染时,选择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2.2观察指标 ①每周检测血常规;②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据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再障症状分级量化表[3]),治疗前、治疗3、6个月分别评价1次;③Epo水平,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各检测1次。采用由美国R&D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操作流程及计算方法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正态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①西医疗效评定: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120g/L(男)或110g/L(女),白细胞达4× 109/L,血小板达100×109/L,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120g/L(男)或100g/L(女),白细胞达3.5×10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长30g/L,并能维持3个月;无效: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未达明显进步。②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再障部分[3]:证候疗效指数(M)=(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M≥90%;显效:M≥70%;有效:M≥30%;无效:M<30%。

3.2治疗各期血三系变化 免疫抑制联合“凉-温-热”序贯治疗显著改善AAA患者血象。温期、热期阶段,患者血三系均较凉期显著提高(P<0.05),热期又明显高于温期(P<0.05)。见表1、图1。

表1 不同治疗阶段血三系比较()

表1 不同治疗阶段血三系比较()

注:与凉期比较,*P<0.05;与温期比较,#P<0.05

?

图1 不同治疗阶段血三系均值变化趋势

3.3西医疗效评定 19例患者,温期明显进步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36.8%;热期缓解2例,明显进步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

3.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19例中,温期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8.9%;热期临床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5%。

3.5Epo水平变化情况 19例正常对照组Epo(30.30±41.60)mIU/L。19例患者治疗前Epo(90.6± 87.6)mIU/L,治疗3个月后为(64.93±52.69)mIU/L,与治疗前相比,Epo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9例患者EPO(45.53±33.90)mIU/L,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阶段Epo水平均值的变化趋势见图2。

图2 各治疗阶段Epo水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3.6相关线性回归分析 对患者治疗前后血三系及Epo之间进行线性二元变量分析。结果提示,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之间存在显性正相关,HB和Epo存在显性负相关(P<0.01)。见表2。

表2 血三系、Epo相关线性回归系数(r)

4 讨论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迅速,且病情危笃,目前中医治疗尚缺乏系统的诊疗方案。吴迪炯等[4]通过对104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探讨中医辨证与西医疗效指标的对应性,进行综合分析,汲取各家经验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凉-温-热”分期治则治法,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先劳役失养,邪毒乘虚侵犯骨髓,耗散髓精,致气血乏源,是其主要病机。气血不足,出现乏力、头晕等症,且因气不摄血而令脏腑络脉出血,岌岌而危,正邪相抗则热象明显。早期邪毒炽盛,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壮热不退或低热持续,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衄,烦燥口渴,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洪数,此时务必清毒而出,方用犀角地黄汤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或素体阴虚火旺,出现热毒入里,耗精伤阴,虚火内盛之象者,可表现为烦躁,皮肤干燥,舌干少津,质红苔少,脉细数,予知柏地黄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此为“凉期”。缓解期血热已清,正虚邪弱,热毒耗气伤津,表现为一派气阴两虚之象,如潮热盗汗,手足心热,面白颧红,少寐多梦,腰酸腿软,心悸易惊,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或秘而不畅,出血色鲜,舌嫩红苔薄少津或苔厚腻湿润,脉细数或滑数,此为“温期”,治当健脾滋阴,扶正以祛邪,治宜健脾益气、养阴生血,方用生脉散合左归丸加减;恢复期病情趋于稳定,元阴渐复,真阳已虚,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唇甲色淡,气短懒言,腰酸腿软,便溏,出血色淡,舌胖大苔白边有齿痕,脉沉弱,此即“热期”,治疗贵在恢复元阳,方用左归丸合右归丸加减。

本组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患者血三系得到明显改善。“温”阶段总体有效率36.8%,“热”阶段总体有效率进一步提高,达84.2%。序贯治疗6个月,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在“温”阶段改善率为78.9%;“热”阶段改善率89.5%。说明免疫抑制联合中医“凉-温-热”序贯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血象的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可能与患者缺氧耐受力的提高有关。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重要的造血调控因子,主要由肾小球基底膜外侧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细胞产生,能刺激骨髓红细胞样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红细胞样集落形成单位和红细胞样爆发形成单位[5]。人体并不贮存Epo,贫血、缺氧可刺激肾脏分泌Epo,反馈调节生成更多红细胞[6]。本组结果表明,治疗前患者血清Ep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Epo增高除贫血、缺氧原因外,还与AA骨髓红系生成能力降低,骨髓对Epo反应性减弱有关。经序贯治疗后,患者血清Epo水平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清Epo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急性再障患者耐缺氧能力的有效指标之一。

[1]Norbert F,Hermann H,Joachim P,et al.Antithymocyte globulin with or without cyclosporin A:11-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reatments of aplastic anemia[J].BLOOD,2003,101(4):1236-1242.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S].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2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9-180.

[4]吴迪炯,胡致平,沈一平,等.急性髓劳病分期论治诊断依据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99-1101.

[5]Flynn KE,Lin L,Ellis SJ,et al.Outcomes,health policy,and managed care:relationships betwee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and clinical measures in out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Am Heart J,2009,158(Suppl 4):S64-71.

[6]崔红燕,张宝牛,丁明辉.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804-805.

2013-07-12

修回日期:2013-08-14

浙江省中医药重大疾病科技创新平台科研专项(No.2009ZDJB01-04)

沈建平,Tel:13588072175;E-mail:sjping88@163.com

猜你喜欢

障碍性贫血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三黄三仙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