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巩缘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比较

2014-07-02周爱娟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建德3116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散光源性结膜

周爱娟 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建德 311600

角巩缘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比较

周爱娟 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建德 311600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疗效比较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首位致盲眼病,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1]。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它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2]。本文就角巩缘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术中操作、术后效果等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施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08例138眼,其中男50例63眼,女58例75眼;年龄45~95岁,平均68.6岁;按LOCS核分级:Ⅱ核61眼,Ⅲ核66眼,Ⅳ核11眼;术前视力:光感~0.3;术前角膜散光度<0.50D;排除伴有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病及高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75眼,其中男27例33眼,女31例42眼;年龄48~95岁,平均69.2岁;Ⅱ核33眼,Ⅲ核36眼,Ⅳ核6眼。对照组50例63眼,其中男23例30眼,女27例33眼;年龄45~93岁,平均68.1岁;Ⅱ核28眼,Ⅲ核30眼,Ⅳ核5眼。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

观察组行角巩缘切口,常规用0.75%布比卡因和0.5%利多卡因及适量玻璃酸酶混合液作球后、面神经麻醉;消毒;眼贴膜;开睑;0.5%聚维酮典冲洗结膜囊后立即用灌注液彻底冲洗;剪开10:30~12:30角巩缘处结膜;烧灼止血;在2:30处做辅助切口,注入黏弹剂(其胜);在11:0~12:0处沿角巩缘后界用3.0mm三角穿刺刀先垂直切开深度约0.5mm厚度,再向前平行作隧道至透明角膜内约1mm处穿刺进入前房;用撕囊镊作连续环形撕囊5~6mm大小;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超声联合劈核技术碎核、乳化、吸除;I/A吸净皮质;抛光前、后囊膜;注入黏弹剂,囊袋内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卡米可林缩瞳;吸除黏弹剂;水封辅助切口,形成正常深浅前房;切口上方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混合液约0.2mL,结膜瓣自然覆盖角巩缘切口;眼罩覆盖术眼。对照组行透明角膜切口,不需要剪开角巩缘处结膜和烧灼止血,直接在11:00~12:00处透明角膜内作斜行隧道切口进入前房;术毕时水封辅助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其余同观察组。所有病例均由本人主刀完成,术中无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等并发症;术前、术后由专人负责检查、记录。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两组术后视力比较 观察组术后1周裸眼视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比较()

表1 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2两组术后刺激症状比较 观察组术后1周内自觉有明显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1、3个月两组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刺激症状比较() 例

表2 两组术后刺激症状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

3.3两组术后角膜散光比较 观察组术后1周、1、3个月角膜散光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角膜散光比较()

表3 两组术后角膜散光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4 讨论

如何控制和矫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3]。眼科手术者在临床过程中已逐渐认识到选择不同的白内障手术切口、方式,对术后角膜内皮损伤、切口水肿、手术源性散光、干眼症等发生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5]。因此,现代白内障手术已不是单纯的复明手术,还是一个屈光手术。

透明角膜切口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以下优点:无需剪开球结膜和烧灼止血,减少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术中几乎不出血,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尤为适用;不会影响结膜滤过泡和损伤小梁等组织,适用于青光眼手术后患者。但是,透明角膜切口也有其弊端:由于角膜无血管使得恢复较慢;角膜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冷热觉、触觉和痛觉非常敏感,且透明角膜切口容易造成外口对合不平整,加上术后瞬目动作反复摩擦,易引起患者出现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6];切口需水化,甚至需要多次水化才能达到切口密闭,可引起较大的手术源性散光;切口无球结膜的覆盖,增加了眼内感染的发生率;若改囊外摘除需另作巩膜切口。

角巩缘切口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虽然必须剪开角巩缘切口处球结膜和烧灼止血,但切口无需水化即能达到密闭状态,几乎不影响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视力恢复较快,引起的手术源性散光小,而且有球结膜覆盖切口表面,减少了术后刺激症状的发生和眼内感染的可能,如果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超声乳化手术无法顺利进行时,可扩大切口改行晶体囊外摘除,在基层或防盲治盲工作中,硬晶体的大量使用,角巩缘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较透明角膜切口具有更好的优越性[7]。

本组结果显示,角巩缘切口下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损伤程度低,术后散光较小,视力恢复快,出现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明显少,更舒适、安全,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及防盲治盲工作。

多项研究表明,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引起手术源性散光最小,能矫正部分逆规散光。因此,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入路结果更为理想[8-9]。临床工作中,对于术前存在少量角膜散光患者,可选择陡轴透明角膜切口入路,达到尽量利用手术切口矫正该部分角膜散光;对于高度角膜散光患者,则结合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可能引起的手术源性散光,增加散光矫正的可预测性,进而选择散光晶状体矫正;合理利用手术源性散光为白内障患者设计个性化手术切口,从而达到术后角膜散光最小,裸眼视力和视觉质量最好的目的。

[1]葛坚.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1.

[2]赵江月,孙琦,陆博,等.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角膜的组织学改变[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4):667-670.

[3]孙志敏,宋愈,吴莹,等.选择性手术切口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散光[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3):171-173.

[4]凌宇,付鹏.透明角膜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改变的临床观察[J].华夏医学,2013,26(1):31-36.

[5]王明利.3.0mm巩膜隧道切口和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1,1(9):61-62.

[6]李俊,蔡小军,胡耀.超声乳化手术角膜切口位置与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关系的探讨[J].医学新知杂志,2008,18(3):154-155.

[7]冯江虹.两种不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防盲治盲手术中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杂志,2011,20(4):258-260.

[8]许丽疆,徐国兴.不同手术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650-1653.

[9]谢灵仙,石维练,王勤美,等.不同位置陡轴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3):286-288.

修回日期:2014-04-20

2014-03-10

猜你喜欢

散光源性结膜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一种星敏感器杂散光规避方法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验光中散光问题的处理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星敏感器杂散光抑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