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行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4-07-02鲁丹
鲁丹
摘要:风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它能够增加我国能源供应、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分析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出我国风电行业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风电;能源结构;风电市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001-02
1引言
风电是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它能够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崇,也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最近10年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从2004年位居世界第十位,到2010年上升到世界第一位,只用了短短的6年时间。我国只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15年的风电发展历程,实现了风电由200万千瓦到5000万千瓦的跨越。我国风电市场经历了一场迅猛的发展,风电规模从小到大,风电标准从无到有,风电技术从跟随到引领,风电行业发展的成果来之不易。然而,在风电迅猛发展的这些年里,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如风电并网与消纳问题、风电市场竞争与发展问题、风电技术问题、风电的经济与效率问题、与风电市场发展配套的政策问题等。与此同时,在2010年以后我国风电市场又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的危机。上述问题和危机严重的制约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这不由得让我们认真思考风电市场的发展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风电市场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我国风电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的办法。
2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现状
从风电装机容量上看,2010年我国风电市场实现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的世界第一,而到2013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6000MW,同比增长24%,累计装机容量超过90000MW,同比增长22%,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两项数据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领先地位。从风电企业数量上看,近些年风电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目前仅整机制造企业已超过70家,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7家,民营企业23家,中外合资或外力独资企业20家,与这些风电企业配套的企业则更多。尽管我国新增装机容量大、风电企业数量众多,但是风电市场份额主要由几大公司所占有。以2013年为例,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96%的市场份额由排名前20的企业占据,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的企业占据了整个市场的54%,这五家企业依次为,金风科技新、联合动力、明阳风电、远景能源和湘电能源,其中金风科技新增装机容量排名保持第一,占据23.3%的市场份额。
2013年,我国风电出口也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出口容量继续上升,全年共有金风、华锐、明阳等7家风电机组制造商向国外出口风电机组,总的出口容量约700MW,同比增长61%,这些年来我国累积出口风电机组达到1392.5MW。第二,国内企业风电出口国家有所突破,出口国家也由2012年的19个扩展到27个。出口风电机组制造商,以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出口数量最多,容量分别达到630MW和345MW,占出口总量的45.2%和24.8%。
2010年,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取消了关于风电设备国产化率70%的硬性规定后,导致国际风电设备制造商长驱直入,风电市场竞争越发激烈。2013年,1-8月份我国风电发电设备进出口总额为29203.2万美元,而同一时期内外资企业进出口风力发电设备总额为19032.6万美元,占我国风力发电设备进出口总额的65.2%,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占比仅为24.3%和10.6%。从出口来看,外商独资企业占我国风力发电设备进出口总额的38.1%,中外合资企业占25.9%,私营企业占25.1%,市场份额相差不大,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但从进口来看就是外商独资企业一枝独秀,其进口额占我国风力发电设备进出口总额的986%,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仅占1.2%和0.2%。
3我国风电行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风电市场经过10多年的迅猛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表现出来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来自于市场本身的问题,也有来自于风电企业的问题,还有来自于国家政策层面的问题。
3.1国内风电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早在2009年国家就将风电设备列为产能过剩行业之一,随后的几年中,产能过剩进一步的凸显出来。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实现“双居”世界第一,然而,2010年仅半年时间就因无法有效利用而放弃的风能高达27.76亿度,随后两年间新增的风电装机增长率出现了下降,2011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6.9%,2012年进一步下降6%。按照这一市场需求预测,国内风电市场供应能力过剩应该在50%以上。
3.2国外业务拓展严重受阻
由于国内市场的萎缩,且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型厂商不得不加大海外市场的渗透力度,以缓解国内过剩的产能,然而情况并不乐观。目前,国内风机商出口比较少,2012年国内两大风电巨头金风科技海外收入约占9%,华锐风电海外收入占约占1%。国内风电厂商在海外要面对ABB、VESTAS和GE等行业巨头,缺乏竞争力,同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掣肘。2012年5月30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输美涉案应用级风电塔产品征收13.74%~26%的临时反补贴税,同年7月,美国商务部又初裁对中国输美涉案应用级风电塔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征收20.85%~72.69%的临时反倾销税。
3.3风电市场的消纳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由于现有电网规划的滞后,没有考虑到大规模风电的接入对风电市场的影响,加之风电行业的超速发展,国家原制定的风电2020年规划目标已经于2010年提前10年实现。国家层面的宏观决策未能制定有效控制风电产业合理发展的速度和目标规划,而地方政府则主要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来确定风电的发展规模,编制相应的发展规划,并没有将风电消纳问题纳入其中,这直接导致了我国风电规划与电网规划相脱节现象的产生。由于缺乏具体的风电送出和风电消纳方案,大规模风电送出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风电地区分布问题、技术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风电市场的发展。由于风电地区分布不均,风电送出也成为一大问题,如甘肃风电主电网等级为为330千伏,而西电东送的能力仅为70万千瓦左右,根本无法满足风电的送出需要。从技术上来说为了提高风电送出能力,要应用750千伏串补技术;为了克服风电的间歇性、波动性,要采用750千伏可控高抗的技术,而这一技术在国内不仅缺乏实际运行管理经验,理论分析计算的结论也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风险较大。
3.4风电企业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企业
绝大多数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根本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供应商及国外技术的授权,约有95%的风电企业都是在为国外企业打工。风力发电过程中使用的叶片和轴承是风力发电机系统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国内需要从国外供应商进口2兆瓦及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的主轴轴承,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均是从国外进口。一些国内风电企业虽可生产部分器件,但也是在国外技术的授权下生产的。除此之外,一些风电设备生产原材料依赖进口。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应该能够运行20年以上,且能够在恶劣天气中运行。以海上风电为例,钢铁和海岸铁必须忍受严寒和海水的侵蚀,但是中国却无法生产这样的钢种;又如碳纤维是一种叶片原料,而这种原材料主要从日本进口。
3.5风电发展政策配套不健全
现已出台的政策均是按照有利于促进风电大规模发展的思路进行的设计。这种设计方式的优点是能够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但是缺点在于没有额外的激励条件下,电网企业并不能充分承担起风电并网接入的责任,从而形成了可再生能源并网难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风电并网的标准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纵观我国并网标准,仍缺乏类似德国等风电大国所执行的风电认证检测制度和并网标准,这将严重阻碍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
4推进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加强电网建设,为全面的风电接入创造条件
政府应该加强电网、电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风电的大规模接入创造条件。我国风电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北部,开发规模大,布点较集中,对所在电网的电能质量、稳定运行、无功平衡等会造成一定的冲击。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负荷中心为典型的受端电网,依靠大量区外送电完成电力平衡,东部地区电网自身装机容量小于区域负荷。若进行大规模的风电并网,则必须增加机组容量或区外送电作为风电备用。因此,我国需要加大输电网建设的力度,强化电网结构,为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和电网接入创造条件。
4.2落实规范和促进风电发展的政策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当风电发电价格高出当地平均上网电价是,超出的部分要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电价中分摊,并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支持风电发展的投资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但这些规定和要求在实际中难以完全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着手研究研究大型风电场对接入电网的影响,出台具体的行业规范、认证检测制度、风电标准和并网标准等,以规范风电的发展,为大规模的风电接入创造条件,实现风电和电网的协调。
4.3加强风电企业技术研发力度
目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关键设备制造能力的欠缺是制约我国风电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只有通过加强风电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实现风电设备国产化才能保障我国风电市场的发展。因此,在风电建设规模化进行的同时,必须要把提升企业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国产化相结合,为国内风电设备制造提供发展机遇和需求市场,促进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尽快发展,不能简单地为了扩大风电规模而从国外大规模引进风电设备。
4.4加强风电企业人才培养力度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还是风电技术人才的缺乏。风电场建设、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设计、并网及运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专业性的风电技术人才。因此,加强风电人才培养力度,健全风电产业服务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一些电力院校已经设立风电专业,开始培养风电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要着力整合国内现有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无缝对接。另外,也可在国家层面,设立和建立风能资源评价和设计研究机构、风电并网技术研究机构等,以加强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设计和风电并网技术的研究和技术服务能力,为今后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仇卫东,王智冬,李隽.我国风电发展相关问题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2008,(1):1921.
[2]王伟胜,范高锋,赵海翔.风电场并网技术规定比较及其综合控制系统初探[J].电网技术,2007,(18):7377.
[3]2013中国风电发展报告[EB/OL].http://www.escn.com.cn/news/show108912.html.
[4]朱凌志,陈宁,韩华玲.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11):1821.
[5]宋艺航,谭忠富,李欢欢,等.促进风电消纳的发电侧、储能及求侧联合优化模型[J].电网技术,2014,(3):1116.
[6]董永平,何世恩,刘峻.低碳电力视角下的风电消纳问题[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3):3133.
[7]李予阳.风电消纳探新路[N].经济日报,201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