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4-07-01赵玉民
赵玉民,汪 冲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财政分权、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赵玉民,汪 冲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本文基于2002-2011年省级面板经济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不同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因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此外,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达到拐点。
财政分权;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民生财政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相关数据表明(见图1),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纯收入为1)为3.1,比1997年的2.47上升了0.63,与1983年的1.82相比,城乡收入差距更大。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逐渐成为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的热点问题。
为此,财政体制改革也在悄然推进,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不断调整和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增强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财政“公共性”特征日益突出。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47820.7亿元,这些民生支出占总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22.7%上升到37.97%①《中国统计年鉴2003》和《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
不仅如此,2003年至今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财政政策由传统的运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的政策开始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型转变,并确立了“公共财政阳光要逐步照耀农村”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有: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以“四减免”、“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民与政府的“取”、“予”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
上述政策作用下,城乡收入差距发生了何种变化?根据1993-2012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先是呈下降趋势,1997年达到最低点2.47,之后迅速上升。2002年民生财政实施以后,城乡收入差距开始趋于稳定,近两年才出现差距缩小的迹象。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由何原因引起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和GDP增长率考核机制下的民生财政是否有效,应该如何让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对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有积极作用,也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本文的基本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基于现有文献的回顾,提出相关假设;第三部分对样本数据及指标构造进行描述性分析;第四部分是回归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图1 1993-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经济发展趋势
二、文献综述
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并行的体制,并且财权不断向上集中,事权逐渐下放,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局面不断加深。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增长。因此不少学者开始研究经济增长与财政分权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研究角度以及时间、区间等方面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部分学者研究认为,财政分权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别是我国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是得到了验证。林毅夫、刘志强[1]探讨了中国始自80年代中期的财政分权改革对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沈坤荣、付文林[2]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演化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张曙霄[3]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方法,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确实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贺俊[4]认为财政分权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是导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周业安、章泉[5]利用1986-2004年中国省级数据,对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重新进行验证,同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得出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有在分权制度化以后才能实现,在分税制实施之前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促进作用,而分税制实施之后这种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财政分权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对于财政分权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学者认为,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从“援助之手”变为“攫取之手”,长期将损害经济效率,并且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将大量可支配财力用于经济建设,会导致社会事业发展支出长期不足,直接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支出长期不足[6]。
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视角研究财政分权的学者对财政分权的效应同样有不同看法。解垩[7]通过对1987-200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财政分权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而余长林[8]认为财政分权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没有起到显著作用;但对缩小我国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并且他认为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缩小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有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陈安平[9]利用1994年分税制后的经验数据,研究表明,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显著增加,但财政支出的增加并不必然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如果地方政府的财政依赖程度较小,且地方政府倾向于增加科学教育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有可能在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使城乡收入差距得以缩小。但是现有GDP为先的政绩考核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选择必然是重经济建设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轻科教文卫和农业投资。如果这个推断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断定,即使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由于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的支出结构偏向于增长目标而非减轻城乡收入差距的公平目标,城乡收入差距也将被拉大而非缩小[10]。此外,王艺明、蔡翔[11]基于中国三大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不同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方向不同,且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国三大地区存在差异性。
在对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效应不同。王少平、欧阳志刚[12]使用1979-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造面板协整模型发现,改革初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正,现阶段的效应为负。此外,孙致陆等[13]、陈安平[9]、张嫘等[14]认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只是短期效应,长期来看,如果收入差距得不到抑制,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长期的影响。
综合以上学者关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由于研究的视角、数据选择和采取的研究方法的不同,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不少研究者认为,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在追求本地GDP高速增长的的政绩最大化,即使财政投入总量增加了,城乡收入差距也未必会缩小,只有倾向于农业投入以及科教文卫支出增加的政府支出结构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陈安平)[10]。在2002年民生财政提出以后,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响应中央号召,实施倾向于民生和“三农”的财政政策。
鉴于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说:社会性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得我国财政分权既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地区间的人力差异、经济条件差异以及财政资源的差异,可能会引起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差异,由此引起不同的效应。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说: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地区间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将引起财政分权的效应的不同。下面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以上这两个假说。
三、回归模型与数据
1.模型设定及变量描述
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双向因果关系,本文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我国自2002年民生财政实施以来,财政分权对以上两个变量的影响效应。Qin等[15]、卢小祁等[16]验证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确实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但整个曲线比较平缓;另外,饶晓辉等[17]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的。因此,在本文的模型设立中,将引入代表经济发展变量的二次项,以更好的拟合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体的回归方程如下:
以上联立方程组中α和β分别为模型的参数,ε为模型的随机扰动项,各变量的下标i代表各省份,t代表年份。由于Gap和ln Pgdp两变量在联立方程组中既是解释变量又是被解释变量,方程系统中存在内生性,为此X变量集中既包括控制变量也包括用于替代内生性变量的工具变量。该联立方程组中还包含两个交互项,即FD×g和FD×E。其中FD×g为财政分权程度与民生财政支出比重的交互项,主要用于检验财政分权与两个被解释变量的关系是否受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而FD×E为财政分权程度与东部虚拟变量的交互项,设置该变量主要用于验证财政分权在不同地区的效应差异情况。这两个交互项的设置将为验证本研究的第二个假设提供依据。
此外,方程中FD代表财政分权程度,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其测量指标的选取将决定研究者的实证结果。我国财政体制具有典型的部分财政分权的特征,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将在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基础上,完善转移支付机制,确保财力与事权统一。因此,这里引用丁菊红[18]在其文献中使用过的财政分权指标,即采用人均省级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值来评估财政分权程度。其中总财政支出等于人均省级财政支出与人均中央本级财政支出总和。这一指标既剔除了人口规模的影响,又排除了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的影响。
2.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综合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信息网的相关数据。其中,1993-2012年的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以及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中国经济信息网中的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外商直接投资(FDI),是由各地区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计算得到的,该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其他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方程中各变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如表1中所示:
表1 各经济变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表2给出了各主要统计变量的统计描述。
表2 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文使用的是联立方程组模型,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两个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又是解释变量。对于一个多方程系统,如果方程中包含内生解释变量,则对每个方程进行2SLS估计是一致的,但不是最有效率的,因为单一方程2SLS忽略了不同方程的扰动项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此时,用3SLS对整个联立方程系统同时进行估计是有效率的。因此,这里将使用3SLS(即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联立方程组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研究使用了stata11.2软件,在对联立方程组回归分析的命令中,选择了first选项,用于显示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即内生解释变量对工具变量的回归),根据结果可知,第一阶段的两个方程都很显著(F统计量的P值都很小)。表3给出了方程的回归结果,方程组中的各变量系数多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该回归结果验证了我们先前的假设:
首先,民生财政提出后,社会性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得我国财政分权既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表3可以看出,在第一个方程中FD的系数符号负,即财政分权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独立性越强,其辖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就越小。而分权程度与东部地区虚拟变量的交互项系数符号,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度则相对较小。交互项的系数符号为负,则说明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比西部地区的财政分权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另外,在第二个方程中,FD的系数符号为正,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P值很小),这说明财政分权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下放政府的财政权力(包括事权和相应的财权),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这一点同样在第二个方程的分权程度与东部地区虚拟变量的交互项系数符号上得到了验证。
其次,由分权程度与财政支出结构的指标的交互项系数可知,财政支出倾向于民生支出将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且因地区间的支出结构不同这种正向作用大小也不同。这验证了第二个假设: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地区间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将引起财政分权的效应的不同。此外,在我国推行民生财政的情况下,进一步放开财政权力,扩大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找到新的动力。
表3 联立方程组的回归结果
再则,我们还发现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的倒U型关系也得到了验证。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的二次项系数为负,经济发展水平本身系数为正(并且二者都很显著),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确实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点与现有文献的很多研究结果一致。另外,Gap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理论上收入差距过大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张嫘[14]等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一方面反映了适度合理收入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另一方面反应,收入差距过大会阻碍经济的增长。而曹裕[19]通过面板协整模型研究发现,当经济处于较高水平时,人力资本对于推动经济增长逐渐起着主导作用,此时收入差距的扩大反而影响了低收入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阻滞效应。
最后,对于其他经济变量的回归结果,我们从表3中能够看出,多数变量在5%水平上都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也符合理论和实际。其中,第一个方程中教育水平(Edu)的回归系数为正数。这里的教育水平使用的是文盲率,是一个负向指标,该系数为正,说明教育水平越高,文盲率越低,将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全国范围内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将有利于改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外商直接投资(FDI)变量既有利于缩小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Inv)的系数表明,加大地方投资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是加大差距,其原因可能在固定投资往往是集中于城镇地区,地方固定投资越多,城乡经济差距就越大,进而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此外,对外开放水平(Open)越高,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其原因也在于城乡经济结构不同,城镇地区的涉外经济较多,开放程度加大有可能会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也会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工业化禀赋(Indu)和产业结构水平(Stru)越高,越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间接地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五、结论与启示
自2002年以来,我国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单纯发展经济转向建设和谐社会。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无疑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实施民生财政的背景下,分析我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既为我国进一步实行财政分权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变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尴尬局面找到了新的思路。
首先,财政分权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实施民生财政的同时,加大财政分权力度,减小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程度。经典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地方政府相对于中央政府更加了解其辖区内的居民需求以及发展状况。通过下放权力使地方政府能够依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需求,合理安排地方财政支出,将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此外,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加大科教文卫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地方政府只有搞好辖区内民生问题,才能吸引更多外来资金和人才,进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次,财政分权还可以通过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以GDP为考核标准的官员晋升机制下,地方政府有着追求经济发展的“天性”,加大财政分权力度,将更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本身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因此,通过扩大财政分权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间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最后,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二者之间成倒U型曲线关系,这说明随着的不断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存在一个最大值。根据本文的数据分析发现,当经济发展水平取值余额为2.022,相当于人均GDP水平达到7.553万元时,城乡收入差距达到最大值。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人均GDP为4.498万元,这也就是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还没有达到拐点。单纯地依据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推断,近几年内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而自2002年民生财政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趋于稳定,近两年有逐步缩小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实施的民生财政政策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差距陷阱”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在实施民生财政的同时,加大财政分权力度,下放相应的财权和事权给地方政府,让其有充分的自主性,依据各自条件,发展经济的同时搞好辖区内民生问题。这将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够缩小城乡居民差距,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新思路。
[1]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2000(4):5-17.
[2]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1):31-39.
[3]张曙霄.异质性、财政分权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2(1):103-115.
[4]贺俊.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3(5):27-38.
[5]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J].管理世界(月刊),2008(3):6-15.
[6]于长革.财政分权、政府间竞争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J].地方财政研究,2010(8):4-8.
[7]解垩.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经纬,2007(1):27-30.
[8]余长林.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经济问题,2011(9):36-45.
[9]陈安平.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09(10):93-101.
[10]陈安平,杜金沛.中国的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J].统计研究,第27第11期,2010(11):34-39.
[11]王艺明,蔡翔.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0(8):49-57.
[12]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10):44-55.
[13]孙致陆,周加来.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7年数据的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1):62-67.
[14]张嫘,方天堃.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3):38-43.
[15]QIN D,CAGASM A,DUCANESG,et al.Effe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9,31:69-86.
[16]卢小祁,匡小平.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相关性分析——以欠发达城市南昌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1(7):68-72.
[17]饶晓辉,廖进球.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STR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9(3):29-37.
[18]丁菊红,邓可斌.财政分权、软公共品供给与户籍管制[J].中国人口科学,2011(4):44-52.
[19]曹裕,陈晓红,马跃如.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3):29-36.
Fiscal Decentralization,Econom ic Development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ZHAO Yu-min,WANG Chong
(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 Administr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23,China)
This paper,based on China provincial economic panel data from 2002 to 2011,analyzes the effect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s well as their mutual interaction via simultaneous equationsmodel.The study found tha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helps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lthough the impact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ome gap in different regions varies with their different fiscal expenditure structures.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a Kuznets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urban-rural income gap,and arrives at the conclusion that this income gap has not reached its inflection poin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people’s livelihood finance
F810
A
1008-2670(2014)02-0108-07
(责任编辑 刘小平)
2013-12-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耕地保护财政激励契约设计与最优转移支付政策”(71203089);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人才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201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财政分权、城镇化和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
赵玉民,男,山东济宁人,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研究方向:地方财政;汪冲,男,安徽宣城人,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地方财政、公共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