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电影产业新动力

2014-07-01吴凑春程肇基朱小阳

新闻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电影产业新动力微电影

吴凑春 程肇基 朱小阳

摘要 微电影的兴起是当今一个显著文化现象。它脱胎于恶搞类视频,但不等同于恶搞,与电影短片、传统电影、微视频等也有着内在区别。微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是快餐文化这个时代土壤孕育的,也是大众对话语权诉求内在需求的结果。“微影大义”,具有独特魅力,是中国电影产业增长的新动力。

关键词 微电影;区别;话语权;电影产业;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一、微电影兴起,一个显著文化现象

微电影的兴起,是近年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一个显著文化现象。2010年年末,一部短片《老男孩》风靡网络。10月28日上午,负责宣传《老男孩》的“一支冰镐”率先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发布了该短片正式上线的消息。该片一经推出,立刻成为网络点击的热点:上线仅一周,浏览量就突破了500万人次,微薄、QQ对它的讨论和转载不计其数。该片在新浪微博上得到了知名影视圈中人姚晨、宁财神等的转发而引起了极大关注,影片的主创人员和电影音乐跃居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总之,一部名不见经传的网络作品,获得了广大网民的青睐,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形象。随着《老男孩》的走红,微电影的创作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故此,很多人将2010年称为“微电影元年”。如今,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热衷于微电影的制作,微电影似乎成了时代的新宠。2011年5月网易推波助澜,发起并在北京举行了国内第一个微电影节。2012年7月11日,“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在京启动。大赛以“最美中国”为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征集相关作品。

微电影也引起了知名电影人的注意和兴趣,出现了他们创作的“名人微电影”。如姜文(执导《看球记》)、徐铮(制作并主演《一部佳作的诞生》)、宁浩(执导由黄渤主演的《奇迹世界》)、香港著名演员余文乐(主演《谎言大作战》)等人涉足微电影的创作。香港导演彭浩翔则以监制身份进军内地,与新浪网联合出品《四夜奇谭》系列,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该系列之《指甲刀人魔》由周迅主演。2012年对微电影来说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优酷推出年度主题“美好2012”大师微电影活动。该活动放映了许鞍华的《我的路》、蔡明亮的《行者》、金泰勇的《你何止美丽》、顾长卫的《龙头》四部“名人微电影”。在这股微电影大潮中,不但著名导演、演员涉足微电影,以主流电影公司为代表的专业化制作团队,也有计划地参与微电影制作。如前述《老男孩》,就是中影集团联手雪佛兰·科鲁兹打造的。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国共生产微电影2000部左右。这些作品大有压过传统电影的气势。如彭浩翔改编自己同名短篇小说的《四夜奇谭》系列,点击总量超过了2.1亿次——而中国一年所有电影的观影人次差不多只有大约3亿而已。

综上所述,微电影已经成为电影业和受众群体共同接受的一个新名词。微电影,并不微,有很多人在制作,很多人在观看。它的出现,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现象。因此,这个新生事物值得我们去关注。

二、何为微影——微电影释义

关于微电影这个新兴事物,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维基百科对微电影的界定是:微电影(英语:microcinema,在其名词发源地中国通常称之为Micro film)为短片分类之下的另一分支,华语地区对于微电影之时间长度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在中国,通常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如Youtube、土豆等视频网站),适合在移动状态或是短时间休憩状态下所观看,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其时间长度通常低于300秒,可以单独成篇,但也有成系列的微电影。这一关于微电影特征的看法应该说具有一定代表性:时长短,在新媒体播放,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等等。

目前微电影创作主要呈现三种类型。一是普通民众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灵感进行创作拍摄并放在网络上传播的作品,主力军是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其二是由影视公司或视频网站根据需要拍摄制作并放在视频网站上供用户点击观赏的作品;其三是由企业和广告商为宣传某种产品或扩大某种品牌的影响而专门投资拍摄的作品,其内容和形式更接近于商业广告片。显然,微电影的主体应该是前两类。

微电影是如何来到世人面前的呢?探究微电影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年底胡戈横空出世,《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充满恶搞、拼贴、结构的方式,对当红商业大片《无极》进行了颠覆性解读。一般认为这是微电影的最早雏形。该片走红网络后,恶搞类微视频盛行。如胡戈随后制作的《鸟龙山剿匪记》、《春运帝国》等。但是,这些大都停留在恶搞的层面,学界还没有流行微电影一词。只有随着《老男孩》的热播,微电影才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被大家所关注、认可和追捧,迅速涵盖了“播客”、“手机电影”、“网络视频”、“网络电影”等概念,并且受到电影业界和新媒体行业的认同。

当然,今天的微电影已经走出为恶搞而恶搞的层次,更能体现电影属性。因为,恶搞类作品终究流于肤浅,仅为搏观众一笑而已。在创作上,它只是过多凸显标新立异的创意,把电影、电视、网络媒介进行简单地的融合;而微电影的创作,是一种严肃的艺术工程,必须注重自己的品格,具备电影的基本语言和修辞手法,体现出完整的电影结构和明确的导演诉求。许多微电影更是吸纳专业化影视团队,借助成熟的电影化运作规律,精工细作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比恶搞视频更接近电影属性,更能赢得大众的认可。

这里需要区别微电影和几个意义相近的概念。首先,微电影与电影短片。在内涵上,微电影不等于电影短片。必须承认,微电影是电影的一种形态,类似传统电影短片,但是,不完全等同于电影短片。从世界电影发展史看,短片,是电影的最早形态。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通过放映机首次进行商业放映的10部影片,如《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等,其实就是电影短片。它们的时长分别是55秒、72秒、109秒。电影短片,包括动画故事短片、短纪录片、专题片、资料文献片、科教片等诸多电影类型。微电影的时长也很短,但是,微电影是传统电影在新的媒介上的发展,与电影短片有着种种差异。它们之间一个显著差异,体现在制作观念上。传统电影短片的制作,针对的就是影院放映,别无他途,也就是说影院性。微电影,是传统电影与新媒介融合的产物,在制作过程之初,就主要针对网络、移动等新媒体技术,走出了影院性特点,基本上不考虑在影院放映的可能性——试想,谁会花钱进电影院看1分钟或者几十分钟长度的电影呢?

其次,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微电影是传统电影的延伸,是后者一百多年发展的新形态。但是,微电影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作为传统电影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不会也可不能取得传统电影。微电影尽管发展迅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彻底取代传统电影,即使是在电影院日益式微,网络传播日益火爆的情况下,微电影和传统电影更多的是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关系,谁也不能最终取代对方。因此,研究微电影不能切断和传统电影艺术、叙事、美学的联系,否则将无法准确理解微电影的电影特征。

最后,微电影与微视频。微电影也是微视频的一类。但是,不是所有的微视频都叫微电影。考察微电影的前史,得承认微电影脱胎于微视频。早期微视频形态之一的Flash动画,红遍大江南北,它们由大型网站赞助推出,先后推出了《大话三国》、《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等视频,获得高点击率和广泛传播。因此,可以说,微视频为微电影培育了最初的受众资源,当然,早期这些微视频难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网络视频的分享需要——况且其动作、色彩表现、视觉效果等方面都显得过于简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微视频此种制作现状,孕育了微电影的诞生。现在大量微视频也许蕴含丰富的创意,但大多都是商业广告,而微电影与此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必须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微视频都是微电影,微电影则更不是商业广告的加长版。

三、“微影”何来?——微电影探源

微电影的兴起,首先,是科学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始终不是固定僵化的,而是随着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从电影短片而球幕电影、水幕电影、环幕电影等,从无声到有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3D,从胶片到数字……科技的每次革新,都为电影带来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充实和丰富。微电影,是电影这门艺术发展的新形态,也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今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流行,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只有网络技术、移动设备等技术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才有微电影产生的可能。

从历史看,电影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其速度经常超出人们的预料。法国哲学家马塞尔·马尔丹在几十年前就提醒我们:“预言电影的未来演变是很冒险的。”仅仅几年前,微电影对大众还是一个梦想。而今,微电影触手可及。它的出现,再次印证了此言不虚。

其次,是快餐文化这个时代土壤孕育的。市场经济时代,加速了国人的生活节奏和行动步伐。现在时间变得很宝贵,传统中国式的从容、悠闲的生活态式被打破了,步入快餐时代。“速递”、“肯德基”、“闪婚”、“闪离”、“微薄”等甚嚣尘上,看名著只看精简版,想学东西只想报速成班。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这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新时尚,冲击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去电影院静下心来花两个小时看一场电影都成了一种奢侈。由此,很多年轻人养成在网上看电影的习惯。微电影正适应了这种社会需求。王蒙先生曾说,唐有诗,宋有词,明清有小说,我们这个时代有段子。如果比之于视觉艺术,微电影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段子。

最后,是大众对话语权诉求的内在需求的结果。对大众来说,昔日的电影是神圣的,也是不可知的,电影以及电影制作是难以触及的。传统电影基本由国家行政部门策划、运作、放映,画面带有太多的理想化色彩和频繁的权威性说教,是一个封闭式的自我图解。这显然难以满足网络时代追求个性自由的观众的审美需要。最近《青春雷锋》遭遇“上映首日0票房”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网络作为传播媒介,建构了一种无形的“公共领域”。传播学者孟建先生说:“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在现代科学技术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这一文化发生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触和使用媒介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今,制作与观看电影已不如上个世纪那般稀奇珍贵。网络以及流经网络的微电影,浓缩人生哲理,警醒人生,能将大批网民召唤。微电影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电影制作,由此表达心声。因此,微电影相比传统电影有了更为自由而广泛的传播,改变了作品阐释的话语垄断现象。随着大学生、知识分子的参与,微电影创作日益成为社会文化调研、发声、表达的艺术活动,成为促进民族、社会、公共领域革新的工作。彩虹城市公益计划一一温暖2012公益微电影、“美好2012”、“拆掉心中的墙,拒绝冷漠”系列、“最美中国”微电影创作大赛,以及网上大量的极具个性风格创作的作品,都是实证。总之,微电影满足了大众对话语权的内在诉求,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品制作与阐释的话语垄断局面。四、“微影大义”:微电影的主流价值体现

第一,使得电影在制作和观赏上能够轻易“飞人寻常百姓家”。电影,虽然说是最大众最通俗的艺术,但是从创作来说,是普通民众难以触及的,总是被少数电影精英所掌控。在中国,由于电影制作背负浓厚的国家意识形态性,普通民众对电影制作只能是“望洋兴叹”。也就是说,电影制作具有典型的“不可接近性”。微电影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由于制作门槛低,制作周期短,易操作,诞生速度快等特点,鼓励了一切感兴趣者参与到制作之中。也就是说,人人都能成为电影制作者、参与者。同时,借助将人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微电影传播速度快。当今最有力量的媒介,非网络莫属。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大家对网络的依靠越来越大。网络能将一部微电影瞬间传至全世界,成为全球网民轻而易举共享的文化产品。在这个意义上,微电影相比传统电影更具有亲民性。传统电影的观众,必须舟车劳顿去电影院,花费时间(消耗来回路途时间、等待观影时间等)和他人集中购票观看,并且这是一次性消费,即使是中途没有看懂希望暂时想一想,电影放映节奏也不会停下来。观赏微电影,只需移动设备和网络,就能舒适地免费观看。不但如此,微电影还给所有人自由选择权力。它借助网络把自己推到大众面前,耐心等待被选择。网民可以进行“开始”、“暂停”、“快进”、“回放”,这是一种“贴心服务”,而这种贴心服务是消费社会的取胜之道。总之,微电影使得大众参与制作和观赏电影都方便及时,给予大众自由,体现了亲民性特征。

第二,让人们积极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当今的微时代,人们的时间被分得越来越散,形成碎片化状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的大量应用,受众群体呈现为碎片化现象,也引发受众个性化需求,使得整个网络传播呈现为碎片化语境。微电影的出现,大众的碎片化化时间可以得到被充分利用。如,等车、候机、乘车、乘机等等的时间,都可以充分利用来欣赏微电影。那些制作精良的作品,更是让观众在微时间内享受犹如观看传统常规电影的体验。

第三.是电影人锻炼的试验场。微电影,是许多心怀电影梦想者的试验场地。他们由于年龄、资历、人脉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一下子从就传统常规电影制作起步。随着影视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明星魅力的吸引,现在即使是那些缺少专业背景的大、中学生,做导演、演员的欲望都很强烈,对影视的热情,对电影梦追求的渴望,出人意料。微电影制作,门槛低,成本少,见效快,因此,很是适合初学乍练的年轻人,可以成为新生代电影人锻炼的赛场。事实上,微电影的制作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具有突出的年轻化趋势。况且,中国电影发展有一个先天不足,那就是缺少实验电影和先锋电影的尝试,比较注重实际,许多艺术尝试没能进入传统电影创作中,由此限制想象力,造成趋同化。微电影发展可以扭转这一状况。

微电影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许多知名导演。他们和新生导演一起,编织了微电影的多样化图景,自主创作类型多样、风格多元的原创故事,结合年轻人的流行生活方式和关注热点,尽可能满足多样化观影需要。如“11度青春系列”就囊括了多种类型元素:《老男孩》,释放有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青春怀旧;《朝花夕拾》,展示古今穿越情境;《李雷与韩梅梅》,讲述网恋的温情。一些优秀作品,将视角深入人的内心,挖掘人的灵魂,如对人性光辉与黑暗进行解读的《bus44》;关注弱势群体的《来信》;描绘市民典型生活形象、体现地域特征的《巴黎,我爱你》;呼吁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幸福生活的《岸边的记忆》等。姜文的一部《看球记》,延续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温暖向上的风格与气息,以其独特的“姜氏”风格诠释了父子情这一人间大爱。虽然只是一部“微电影”,但出人意料的故事、风格化的影像构图以及凌厉的剪辑,体现了知名导演在微电影制作中的用心和敬业精神。

五、微电影之威:电影产业新动力

2012年年初,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tK2010年至少翻一番。十八大报告又再次强调“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此背景下,微电影大有作为。虽然近几年一些商业大片刺激了部分观众的观影热情,使得重新走进电影院的人数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全国人均观影次数还很低,电影产业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2012年,中国内地票房收入突破170亿元人民币,共生产故事影片745部,但是,其中投资亏损电影比例高达82.5%,其中大部分是中小成本电影。电影市场因为档期十分拥挤,空间越来越小,很多电影拍了之后根本没有机会走向院线,因此需要新的通道,而网络恰恰帮助电影缓解了燃眉之急。在此情境下,微电影的出现,给电影产业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

微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电影创作。新兴移动媒体对传统大银幕市场营销带来巨大的冲击,形成了一种压力,也是动力,因为,微电影也能对传统电影制作产生积极影响。如动画片《李献计历险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时长20分钟的动画短片创意有趣,手法丰富,经由网络传播后,被大量网友评价为近年来最出色的国产原创动画,并进而扩展成为一部结合了真人演出和动画场面的同名故事长片,正式登陆院线。由一部微电影催生故事长片,谁能小觑?

外在的竞争压力和内在需求的增长,促使传统电影业界投身新媒体领域,通过优势资源整合,打造电影产业的新形态一一微电影。中国电影集团2007年推出“青年导演电影制片计划”和“中影新媒体视听节目制片计划”。此后又与优酷网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于2010年6月联手雪佛兰科鲁兹启动中国首部跨平台传播的微电影——“11度青春系列”项目,其中《老男孩》已经成为微电影系列中的超级品牌。

由此,微电影也引起了电影主管部门的重视。2012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这是继2008年1月通过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新政在鼓励生产制作优秀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职责这一新政出台受到国内视频行业普遍欢迎。

微电影因为离不开创意,其实也是一种创意文化,正繁荣着中国文化产业。确实,在消费社会,创意就是经济,给大众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如今,国家已经将文化产业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赋予它重要的职责。微电影,能够为草根阶层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同时,微电影吸引更多人关注网络、观看电影、购买相关产品,促进消费,助推文化产业的繁荣。

从2010年至今不到3年的时间,微电影从一种草根式的影视作品,成为大众和商家的新宠。微电影,成了电影艺术的新形态,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新的增长点。“微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可以说正在逐渐重新定义电影版图。据资料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在近年将近6亿,网络视频用户有3亿多。在网络视频用户中经常观看的节目就是电影,以76.6%排在第一位,也即是说,大众在网络看电影的习惯正逐渐形成。虽然还有不少人选择在影院观影,但是选择网络网络观影的观众已经超过了影碟和电视观影的比例。有专家估计,未来5年的微电影产业价值将达到100亿。可见,微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增长的新动力。

由此观之,微电影的未来真是不可限量。首先,微电影还是一个新兴事物,面对它大家有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无论是对制作者,还是观众,都是很强烈的。其次,微电影的制作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制作者来说,更为自由,镜头、语言、情节等叙事元素都呈现出与传统电影不同的风格与诉求。不会背负太多的禁忌和制约,精英人士借此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草根人士可以表现自我的生命体验。最后,微电影的传播和接受非常便捷。微电影经由网络传播,不必经受过多的审查过滤。对观众而言,观赏平台移植到网络,手机等移动设备,更加快捷随心所意。因此,可以预料,越来越多的知名电影人投身其中,更多的网民养成观看微电影的习惯,将会有更大微电影作品出现。因此,微电影的前景值得期待。

在微电影制作数量膨胀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大众化制作而导致粗制滥造,更要警惕过度商业化,以防微电影成为商家谋取暴利的手段。未来微电影创作数量不成问题,关键是质量。要有更多创意,避免雷同、模式化,减少大家的审美疲劳。微电影在亮相之初可以借助这一新鲜外表吸引大众注意,随着制作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必须打造精品。另一方面,青年是电影的未来,也是微电影的未来,他们对生活、艺术和技术都有着充沛的热情和新鲜的感受,这恰恰是微电影得以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因此,可以通过赛事、展演、研讨、调研、观摩、评论,甚至定向投资等方式,引导和扶持青年学子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这也能在相当程度上抵御过分商业化对微电影的侵蚀。

作为一种发展新趋势,微电影无论是在电影学,还是传播学或社会学的意义上,都代表了传统电影将来建构和发展的新方向。因此,让微电影早日变成“威电影”,为电影产业良性发展作出贡献,是一切电影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晓萌.微电影:一种新的电影形态[J].艺术评论,2012(11).

[2]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AE%E9%9B%BB%E5%BD%B1.

[3][法]马塞尔·马尔丹,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247.

[4]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3.

[5]李进书.微电影:媒介文化的新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

[6]彭侃.三月上旬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票房惨淡电影“小片”怎样活下去(文化博客)[N].人民日报,2013-3-21.

[7]以上数据引自:聂伟,吴舒.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猜你喜欢

电影产业新动力微电影
新动力公司
如何提高我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互联网+”模式下用户思维对电影内容的影响张才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困境分析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