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困境分析
2016-07-07李金生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中国电影产业也纷纷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有互联网的介入,这种现象一方面有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优化升级,但同时也给传统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冲击,值得警惕和防范。本文从电影IP,电影泛娱乐化、平庸化,版权保护等方面总结了电影产业目前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互联网+”;电影产业;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30-01
一、盲目追逐电影IP
IP,即知识产权,是电影产业中吸引人们关注的概念。当今中国电影产业中掀起了一股追逐电影IP的热潮,任何一个元素都能被称为IP进行改编拍摄成电影,这种“无IP,不电影”的局面弥漫着电影业。不可否认,一些好的电影IP确实通过搬上荧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中充斥着大量没有价值的IP,对电影产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盲目追逐电影IP会伤害到观众的利益,一些根据网络小说IP改编的电影,虽然有一定粉丝量,但拍摄方不尊重IP的完整性和既定故事情节,大肆重构甚至曲解原来的故事结构,使得电影情节和原著严重背离,这对以往看过原著的观众产生了很大的伤害。电影是一种独特表达,电影因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百余年的历史里构建起了自己的视听语言,并被称为是第七艺术。因此并不是任何内容都能放到银幕上,电影工作者应该尊重基本的工艺规范和艺术范式,尊重基本的大众媒体所应承载的文化责任、社会责任。中国电影的首要目标仍然是拍好电影,而不是盲目的IP崇拜。
二、电影泛娱乐化
随着互联网电影企业的介入和国家电影政策的调整,拉低了电影产业的准入门槛,各种人员纷纷涌入电影产业,大量非专业人员试水电影行业拍摄电影想分得一杯羹。这种状况一方面有利于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又给电影产业带来了泛娱乐化和庸俗化的趋势。有些创作人员不顾电影产业的艺术性特征,只关注电影产业的商业性,为了经济效益,一味迎合大众口味,降低电影的质量,导致一种电影类型火了以后,紧跟着会产生一大群同类型的影片,让观者产生了抵触心理。有些影片票房收入虽然客观,但却遭到骂声一片,高票房并一定是高质量的影片,相反一些高质量的影片往往无人问津,惨淡收场,这是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版权意识不强
互联网电影企业一方面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电影产业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互联网的特性之一是共享,免费,而电影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决定了其不能免费分享给受众。一些互联网视频网站不经许可非法下载电影作品供网友观看,这就导致了大量观众不用付费就观看到了电影院里的电影,造成了片方的巨大损失。网络视频网站版权意识的薄弱打击了电影创作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
四、网络众筹投机化和不规范化
随着互联网众筹平台的涌现,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把关注点放在了众筹平台上,力图获得高额回报,这一方面完善了电影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促进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于投资的趋利性,不可避免地众筹资金大部分投给了一些大片或者更容易获利的商业片,那些低成本电影或者艺术片却很少获得投资。例如有些互联网电影众筹平台采用抽取项目分成的盈利模式,由于我国目前电影众筹总量不大、盈利不足的现实,众筹平台运作转向收益较好的营销包装领域,背离了众筹的初衷。同时,有些电影众筹融资平台,多是电影衍生产品的预售或者电影票的团购形式,通过电商平台的热度,吸引广大消费者,营销的色彩大于众筹融资的意味。
其次,网络众筹规范化程度不高,存在着风险隐患。由于我国互联网电影众筹平台刚刚兴起,平台建设和运营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众筹平台的准入门槛过低,导致一些低质量和缺乏创意的电影产品的出现。同时由于众筹平台的不规范,还容易发生投资安全问题。我国的众筹平台在投资安全方面的规范还不全面,对外公开的信息多重视电影的宣传包装等项目开始前的信息披露,忽略了资金使用状况、义务履行等项目开始后的信息披露,显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项目资金的信息披露对于维护投资者权益来说十分重要,而这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风险很高,且在众筹融资过程中,平台自身对于融资者监督的力度也不够,不利于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季伟,安梦瑶.互联网企业成为撬动电影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J].影人论坛,2015(3).
[2]浦剑,赵梦然.电影产业中的互联网思维[J].当代电影,2014(6).
[3]倪万.中国电影剧本跨界开发形态分析[J].当代电影,2014(7).
[4]候志明.论“互联网+”概念下的电影创作生产[J].电影评介,2015(10).
[5]魏静.中国传媒产业链整合[J].经济视角,2007(8).
[6]刘藩,刘婧雅.当前中国电影营销的关键问题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2014(5).
作者简介:
李金生,男,汉族,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