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美文学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014-06-30周密王红霞
周密+王红霞
摘要:
英美文学的学习在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中的学习,是一项经常被忽视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文学学习与英语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英美文学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创新、思辨能力的拓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习;人文素养
一.引言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通行全球,可以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随着社会经济乃至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它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学者、商人,乃至处于整个社会人群所认同。著名教授胡文仲先生也指出,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发扬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可见,英语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对于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就不需要进行英美文化的学习呢?其实并非如此,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英语教学来说,英语课程不仅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也应该成为学生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英美文化在非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辅助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英美文学对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1. 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语言,作为随着人类文化程度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出现的产物。从根本上说,它就是对文化最重要的体现。我们所学习的发音,词汇,甚至还有语法这类基础知识,不得不说是由一种民族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所决定的。语言的存在很好的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是人类得以实现其价值和文化底蕴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通过语言的交流,才得以让人类的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无限的发扬和传承下去。那么。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这门语言的同时,也就顺其自然的接受了它所承载的文化精髓,无形当中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英语作为沟通工具的这种技能,同时也能更多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大大刺激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素养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动机。拥有一定的英美文学相关知识背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背景,正确的判断适用场合和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一点的指导意义。所以,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作为语言的学习者,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了解文化背后的底蕴,也只有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文化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因此,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提高和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对于高等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课程实施的标准和要求里就明确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以便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得以进行必要有效地交际。因此,对于大学英语课本的选材,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是以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来进行学习的,题材较为广泛,那么教师就可以在结合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延伸。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为教师提供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之外,也能更好的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让他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我们通常所说的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译,这五种最基本的语言应用技能外,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对于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标准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技能训练可以达到的。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大量的输入后再输出的一个循环过程,文字的多样性和精致与否,涉及到很多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可效仿的模版。通过这些词汇和语句的大量积累,不仅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使学生接触到了处于真实语境中的语言本身,在增强了语感的同时,也指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英美文化知识的本身就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了可参考的素材,也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 锻炼学生对文化的感知力
文学的存在形式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方式来实现的。来自于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经过文学作家和巨匠们的文字凝练,无疑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模仿的空间。这些富有生活特征的文字十分的通俗易懂,也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障碍。那些丰富的故事情节、典故、甚至人生的哲理,在他们的笔下,通过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很好的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反之,如果我们的英语学习,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而忽视对英美文学这个文化宝库的学习的话,英语说得再流利,也谈不上真正了解和掌握了这门语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双方都不可能离开和超越对方而独立存在。通过感知这些西方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评判视角,才能很好的对他国的文化进行理解、包容、尊重、甚至学习和效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4. 满足对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创新、思辨能力方面的培养
人文素养,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等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世界观。它是个人的外在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所以一个人文素养好的人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说,人文素养也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对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文字记录着人类的历史、社会生活中的智慧和人类的文明成果,阅读这样的文字是能够起到陶冶人的情操,引发人类情感上的共鸣,甚至升华人格的作用。学生在阅读所有的文学作品时,会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崭新的自己未知的世界,实际上文学也是学生透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所以,通过这样的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品味不同作家的文体和写作风格,从表层的语言学习逐渐深入到深层的文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把文学阅读作为一种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自己去认真的感受,独立的思考。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辨、创新过程,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去体会作品中的真、善、美,将德育融入到了文学作品赏析的同时,无形当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也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结语
目前,随着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素养的逐渐提高,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鉴于文化素养在大学生个人素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确应该充分的认识和发挥文学对于语言学习的能动性作用。撇开传统教育模式的干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词义、句义的基础之上,引领学生更多的去理解和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内在意义。将这种开放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既能使学生很好的扩大获取知识的来源,将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很好的作为教科书的有益补充,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学习文化和语言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能很好的将从作品中学来的语言能力应变为日常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J].外语研究,2002(1).
[2]刘富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三维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3]文秋芳.文化之旅———英国(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徐浩.英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张雪峰.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09,(S5):463
[6]徐亚辉.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 外语系, 湖北 武汉 4300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