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大意义

2014-06-30谭燕妮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文化

谭燕妮

摘 要:当前,世情、国情、军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尖锐复杂。高度重视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在面对网络文化中多元价值观念和多种信仰并存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网络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0-0279-02

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促使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尖锐复杂。作为为军队输送军事人才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传播的交汇点,军校也面临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因此,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军队培养忠诚可靠的接班人已经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网络文化及其特点

第一,网络文化特指信息时代人们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一种与现实文化截然不同的新型文化形態,网络文化具有信息时代独有的特点。虚拟性与匿名性。网络空间里能展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虚拟场景,用户可以以虚拟的理想身份参与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互动,在虚拟的教室、商城和社区中进行网上交流、购物、娱乐、接受教育等各种活动。这种虚拟的活动让人产生前所未有的感受和体验,也为人类开拓了全新的认知和选择空间,满足了人们的发展需要和情感需求。

第二,即时性与便捷性。第四代媒体网络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实现了海量信息的即时制作和传播功能,正在“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大量的信息传播到更广范围,满足人们对获取信息数量和速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年轻人来讲,他们更希望通过网络快速涉猎到所需的各种信息,并能方便地将自己的个人感受与朋友共享,体验即时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乐趣,既方便又快捷。

第三,平等性和自主性。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不仅赋予每名用户以平等的权利,也为他们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大家都可以平等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参加网络空间的各种活动。自由浏览网页上的信息,进行网络游戏娱乐活动,开展网上淘宝购物活动,自由选择沟通交流的对象。

第四,开放性和互动性。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交流打破了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网络群体的各种信息都汇集在网络世界中,它们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交织,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世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行浏览和评判网络信息,并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不断变换的、开放自由的网络世界。

第五,隐蔽性和难控性。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文化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网络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丰富而又复杂,人们又多以隐蔽的匿名身份平等自主参与网上讨论交流、发表个人言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无形中也增加了人们辨别是与非、真与假的难度,尤其是一些过激思想或言论一旦通过网络传播,影响面大,难以快速得到有效控制。

第六,时尚性和娱乐性。网络中的微信、微博、QQ、音乐、影视、游戏等无不显示出网络文化的时尚性特点,不仅融合了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的综合优势,而且综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手段,其丰富多样的资讯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正好满足了军校学员紧跟潮流、追求时尚的个性特点,满足了他们休闲娱乐的多样化需要。

二、意识形态与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提出来的。19世纪初,他在《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从哲学认识论和政治伦理实践的双重意义上,将“意识形态”解释为一种能为人民服务并使人民摆脱种种偏见的科学,即思想或观念的科学。此后,学者们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对意识形态的涵义进行了不同的界定。虽然国内大多数学者在探讨意识形态的含义时所采用的视角不同,强调的侧面不同,但他们都殊途同归,认为意识形态反映一定统治阶级的理论主张,是一定阶级和利益集团的“观念体系”、“信念体系”或“思想体系”,也是一定统治阶级进行政治实践的依据。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可见,意识形态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按其地位来划分,可以分为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极力倡导和灌输,为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所接受。反之则为非主流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贯穿于其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非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两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主要反映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利益的诉求和政治主张。它不反对马克思主义本身,但又不属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则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其目的就是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直接威胁着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对于这些思潮,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加强防范,决不能允许其任意滋长。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是在军校大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讲,就是以军校青年学员为教育对象,帮助他们解决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接受、自觉认同和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并把他们培养成在思想政治上特别过硬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大意义

军校学员是未来军队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第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军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员政治素质,确保政治合格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加快发展,也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及新视角新思路。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内容,也必须顺应网络文化发展的大趋势,高度重视和充分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深入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特点,认真探讨网络文化给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客观分析网络文化背景下军校学员思想变化的新特点,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把握新形势下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规律、新情况和新问题,丰富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而且有助于从实践上突破传统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滞后的局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讲话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理论、拓展教育空间、深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实现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时代性、感召力和实效性的目的。

第二,有助于为部队输送思想政治上特别过硬的军事人才。任何时代,青年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军队未来的骨干力量和中流砥柱,军校学员是人民军队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否认同及其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军队是否能够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决定着军队是否能够担当起“能打仗、打胜仗”的重任。同时,军校学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放松对他们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那么,网络上流行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就会乘虚而入,对他们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军校学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军校学员头脑,打牢思想根基,强化精神支柱,有助于帮助和引导他们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趋利避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免疫力,成长为人民军队忠诚可靠的接班人,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

第三,有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当前,随着国家安全领域、安全内容和安全手段等方面内容的不断变化,新的综合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国家安全已从传统的军事领域扩展到经济、信息、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也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紧了思想文化渗透,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混淆人们的视听、搞乱人们的思想,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并进而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安全。对此,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枪杆子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军校历来都是西方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目标。渗透与反渗透、争夺与反争夺的斗争空前复杂而激烈。

参考文献:

[1] 宋元捧.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 汪建华.试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问题[J].甘肃高师学报,2002,(4)

[3] 何元茂.当代军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对策[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12).

[4] 徐光顺.多样化社會思潮下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5] 高志霞,张富波,樊惠萍.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军校大学生的影响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

[6]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2.

[7]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10.

[8] 钟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原因及其对策[J].科教文汇,2008,(1).

[责任编辑 陈 鹤]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文化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