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房颤动复律后早期复发的关系
2014-06-30聂凯
聂凯
摘要:
目的:討论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心房颤动复律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45例孤立性房颤患者经电复律后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其CRP水平,随访30天,观测CRP水平在维持窦性节律与房颤节律复发患者中的明显高于窦性节律组(2.59+0.51mg/L)P〈0.01。结论:孤立性房颤患者复律后,其血浆CRP水平是复律后再复发的危险因素,提示炎性因子在心房重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C反应蛋白;心房颤动;电复律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063-02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机制及治疗是近年的热点。经药物复律及电复律为窦性心律是孤立性房颤患者心房肌已发现有炎性细胞浸润,C反应蛋白(CRP)作为与房颤有密切关系。我们研究了CRP和孤立性房颤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3月-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孤立性持续性房颤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56.2+10.3)岁。入院前房颤持续1个月-1年,均未予以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治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超声心动图、全胸片、24小时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术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并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复律前1周予以胺碘酮0.2g,3次/日治疗,1周后用直流电复律术。术后以可达龙0.2g,1次/日维持治疗。随访30天,按照复发情况分为两组:复发组(18例)及窦律组(27例)。所有患者均无可知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炎症感染存在。
1.3 C反应蛋白的测定:电复律后即刻抽取静脉血,CRP测定以散射比浊法测定。
2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房颤持续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复发组左房内径明显大于窦性心律组(P〈0.05〉)见表1。两组CRP水平检测:房颤复发组平均CRP水平(5.89+0.85)mg/L,明显高于窦性节律组(2.59+0.51 mg/L,P<0.01 。
3 讨论
房颤的形成机制复杂,主要涉及两个基本方面。其一是房颤的触发因素,其中肺静脉等异位兴奋灶可通过触发和驱动机制发动房颤已广为接受;其二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质,心房具有发生房颤的基质是房颤发作和维持的必要条件,以心房具有有效不应期的缩短和心房扩张为特征的电重构和解剖重构是房颤的基质[1]。房颤复律后复发组心房内径明显大于维持窦律者,约30%的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也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嗜铬细胞瘤等,称为孤立性房颤。Frustaci等[2]对12例孤立性房颤患者进行心内膜活检,发现所有心房肌均有组织学异常,其中8例患者心房肌发现有淋巴细胞浸润,周围有坏死的心肌细胞,2例患者心房肌有严重的肥厚肌空泡变性,2例有非特异性心肌纤维化发生。提示孤立性房颤患者心房的解剖重构与炎症有关。我们研究发现,持续性孤立性房颤患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复发组CRP升高明显,提示炎症在持续性孤立性房颤中的作用。
CRP是反应炎症的非特异性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Chung等[3]最早发现,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CRP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且持续性房颤患者CRP高于阵发性房颤者,转为窦性心律后,CRP水平可下降。Aviles等[4]进行了房颤的大规模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共入选了5806例患者,其中315例(5%)患有房颤。将房颤患者按血清CRP水平分为四个区间,房颤患者越多,对于非房颤患者随访表明,血清CRP水平越高,发展为房颤的可能性越大。表明CRP水平不仅与房颤的发生有关,而且预示着未来发展成为房颤的危险性增加。Dernellis和Panartou(5)研究发现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人,胺碘酮复律失败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电复律成功患者,提示了CRP水平是阵发性房颤是否成功的预测指标。我们选取了孤立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因为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本身均能引起CRP水平增高,影响了CRP水平对房颤的影响。我们研究表明,对于持续性孤立性房颤患者,CRP水平可预测成功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研究发现,持续性孤立性房颤患者CRP水平明显升高,且复律时CRP水平刻作为复律后复发的预测指标。对CRP水平升高明显者应予以他汀类降低CRP水平的药物进行干预,提高其维持窦性心律几率。炎症参与房颤的发生及其维持机制,但具体作用机制及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ACC/AHA/ESC. ACC/AHA/ESC2006guid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with atrial fibrllartion-excutive summary eirculation JACC,2006,114;700-752
[2] Frustaci,Chimenti C,Belloeci F,et al,Histological substrate of atri biopsies with lone atral fibrillatonJ.cirulation,1997,96(4):1180-1184.
[3] chung MK,DO,sprecher D,etal, C,reactive protein Elevation in pation with arial inflammatory mechanisms And per withatiaal arrhythmias inflammatory J.Circulation,2001,104,(24):2886-2891.
[4] AvilesRJ,MartinDO, Apperson-Han C,-infammationas a risk factor for atal fibrillationJ, Circulation,2003,108(24):3006-3010.
[5] DemellisJ,PanaretouM.C reactive and paroxysm malatridnal,firillationJ.Acta cardionl2001,56(6):37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