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4-06-28张群郭艳王爱红
张群++郭艳++王爱红
摘 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文化贸易中。但是,国际文化贸易人才的匮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国际文化贸易的竞争力。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国际化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达成目标依赖于完善课程体系、实践培训体系、创新创业培训体系等教学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提高师资队伍业务能力、双语教材及课程建设、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中外联合办学、构建国际文化贸易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在内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34-02
自20世纪末以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扬,文化产业得到各国的重视。文化贸易的发展速度也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结构的作用日益显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中国从1995年起,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并列世界文化贸易的五强[1]。可是,中国的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地位,这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文明古国、贸易大国的形象极不相称,说明了中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竞争力不强的事实。探究其原因,精通法律、外语和专业知识的文化贸易人才的缺乏是最大的因素。文化经营贸易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出口的重要瓶颈之一[2]。这对国际文化贸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分析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的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入手,探讨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并进一步构建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构成
近些年在国际上非常受关注的一种教育理念即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就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目前这种理念指导着世界各国大学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它实质上就是以从事某一种职业所要求的能力为核心来在实践教学中设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机制等[3]。具体来说,国际文化贸易人才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熟练的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从事贸易的专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首先是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了解及判断能力。其次是具备贸易素质的最基本的技能。另外,就是必须培养贸易人员的文化素质。
(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既要具备基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协调、运用商务沟通技巧进行谈判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熟练操作外贸软件、从事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营销能力、文化渠道经营能力、文化创意策划能力及媒体关系能力等。
(三)创新能力
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化产业作为精神层面的产业,具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国际文化贸易应用型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敏感的市场发现意识,才能不断地发现新商机,获取贸易利益。
二、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已建立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开设较早,它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国际化”、“应用型”。“国际化”指“面向世界”,以适应国际化需求为直接目标,“应用型”内涵“高层次”,核心是学生能力发展,强调国际文化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又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其根本特征是注重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而非知识培养的系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因此,笔者认为,具备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办学潜力和专业优势的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可以借鉴上述提法。而为数更多的地方院校在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上除了面向世界外,更要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沟通,突出区域办学特色,结合区域文化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共同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5]。可以把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国际化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应用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拥有较强的应对国际文化贸易具体活动的实践能力外,同时又具备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把已经形成的实践能力变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早在1998年就被界定为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不仅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且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6]。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高校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在确立了高校毕业生择业时需具备的能力之后,高校如何设计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以形成上述能力,通过何种机制来保证这些能力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的核心,能够体现出专业的特色,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国际文化贸易课程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注重功能性和综合性,专业必修课程注重基础性,专业选修课程注重知识的灵活性,实践课程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专业在发展中要与政府、企业合作、调研、交流,了解掌握本学科发展最前沿的学术情况、法律法规、业务标准,并根据这些变化,相应的对专业课程学时、内容、方法进行调整。搭建起理论+实践、课内+课外的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灵活和适应性。
(二)实践能力培训体系建设
实践能力培训体系通过认识实践、外贸平台综合实训、顶岗实践和毕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认识实践就是联系相关的文化出口企业或政府文化产业管理部门,让学生对文化贸易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外贸平台综合实训要由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按照社会需求的层次设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目标和课时。顶岗实践和毕业实践是让学生去学校联系的外贸实习基地或其他文化产品出口单位进行业务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敬业态度和与人沟通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确保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专业技能。endprint
(三)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建设
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就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转变,由“知识+智力”模块向“智能+创新”模块转变,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建设内容包括更新教育理念、重建学生评价体系、加大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
(四)培养机制建设
1.提高师资队伍业务能力
给专任老师充分的成长空间,鼓励到海外进修,加大教师申请文化贸易科研的资助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按一定比例培养专职的实习指导老师,逐步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其提供到优秀的文化出口企业、事业单位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教学力量,逐步形成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2.双语教学及双语教材建设
根据学生英语接受能力,确定双语教学的课时。部分课程可以采用全英语授课。对于特色课程如国别文化研究,可以在长期授课经验情况下,鼓励教师采用自编教材,也可以联合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单位与高校共同编制教材。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原版教材和国外经济贸易类学术期刊,学习前沿理论内容,以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
3.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由于国际文化贸易相关课程,内容多而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清晰简明的达到传授的效果。对于培养国际化应用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社会调研和开放性实验、诊断治疗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搭配不同的教学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实行中外联合办学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是指国内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以我国在籍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7]。国际文化贸易的学科性质更适合推行中外联合办学。应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文化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大学建立联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形成办学形式、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层次、项目管理、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一系列文件。
5.构建可监控的国际化应用创新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很难做到人人认可,应尽量细化评价方案,做到所有实践内容都能量化。严格执行评价标准,使之有序运行,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可测评。同时,及时追踪社会对文化贸易人才需求的变化,建立一套人才培养反馈机制,结合反馈结果不断完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方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实现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和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5版)[M].海闻,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杨艳红.中美文化贸易争端与中美文化贸易的发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4):90-96.
[3] 侴海峰.基于 CBE 模式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3):269.
[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方案[DB/OL],www.bisu.edu.cn/Item/35071,aspx.
[5] 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1,(10):25-26.
[6] 聂清.能力驱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4):23-25.
[7] 郭小林.“1-2-1”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101-105.
[责任编辑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