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的诗学分析
2014-06-28钟宇红
[摘 要] 该文主要具体地阐述概念隐喻这一概念,并且将其进行分类阐述,在每一个方面都会举出例子来具体论证概念隐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与隐喻这一概念作对比分析,以加深对概念隐喻的理解。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科通过对诗篇《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鉴赏,分析概念隐喻理论在这首诗中的作用。
[关键词] 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诗学;映射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可以看出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时既经济又有效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就语言的透明度而言,使用语言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对人类的各种经历进行白描式的描写,这是一种无标记的体现形式。另一种方式是进行曲折方式的描写,这是隐喻体现形式。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界一个很热门的研究话题在传统隐喻理论的基础上,语言研究者应对现代隐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一、概念隐喻理论
关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具体阐述以及通过鉴赏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分析概念隐喻对诗篇的作用。
我们用“建筑物”这个具体的词汇来表示“理论”,这样一来,就达到了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这样就能更易理解,增加了抽象事物的具体性,因此,我们是把“理论”当成了“建筑物”,即“理论是建筑物”。隐喻意义就是某一个具体词汇背后的抽象意义,它使得我们对一个抽象的词汇有了更加形象化的理解。Lakoff 认为诸如“理论是建筑物”这样的观念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称之为“概念隐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用古原草这一具体植物的特点来表达抒发送别友人时抽象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进而给读者的思维印象中刻画出古原草的形象,将古原草(始源域)映射到送别时的情感(目标域)上,使其概念化,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在这里,我们就能够充分体会到概念隐喻的作用了,本身人们对于亲人,朋友的思念是抽象的,通常人们是不会想到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的,但是通过这首诗,我们通过古原草这一植物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那种强烈的,不能被任何外界事物摧毁的特性,使我们将其与作者对友人的感想自然的融合到了一起,所以,概念隐喻的映射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其概念化。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通过探讨隐喻映射的本质特征,本文回答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确定映射水平和映射内容的原则以及源域与靶域在映射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源域映射到靶域的内容由以下三条原则确定:1)不变原则要求源域在向靶域映射时,其映射内容必须与靶域的意象图式结构(逻辑结构)一致;2)多元隐喻的映射内容由构成该多元隐喻的基本隐喻决定;3)当一个源域能用来理解不同的靶域时,与源域相关的语义中心决定映射的内容。
二、概念隐喻理论的局限性
概念隐喻理论在备受学者青睐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局限性。概念隐喻理论问世以来,就曾面临学术界异样的观点,国内外学者都注意到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在方法论方面,该理论的语料不是来自大型的语料库检索,它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真实性常常受到置疑。莱可夫的概念隐喻理论缺乏用来确定概念隐喻的量化标准。如果说我们能够接受THEORlES ARE Bull DINGS(理论是建筑物)作为一个概念隐喻,是因为英语中的确存在一系列用描写“建筑物”的词语描写“理论”的隐喻表达。
总之,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无论对于学术界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学术概念。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22.
[2]李福印.概念隐喻理论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外语,2005(2):90-97.
[3]王晶芝.杨忠隐喻在政治新闻语篇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作者简介:钟宇红(1989—),女,籍贯辽宁盘锦,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