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想象·写实
2014-06-27陈芳
陈芳
【摘 要】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最重要的一部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才能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来。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写作;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仅是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可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却无从下手,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从学生的成长特征出发,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选择鲜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留心观察,获得感性真知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我们都见到许多的人和物,经历过许多事,这些都是写作文的好素材。对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但大多数学生由于平时对生活留心不够,对身边的事情往往熟视无睹,结果碰到写作文便愁眉苦脸,叫苦连天。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无论写什么作文总是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我们就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体验,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再结合有关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描写的一些方法。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而且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二、激发想象,抒写儿童世界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小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个梦幻的世界里,装载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幻想,大千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将变得五彩斑斓,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不受限制,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让作文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在起始阶段,首先应解决好学生的畏难心理,让学生放胆作文,自由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对于作文是什么,怎么写,真要落实到笔下,还会有很多的困难。教师可以抓住儿童最富幻想的特点和最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导孩子编写童话。结合课文《小露珠》《三代麦子》《小稻秧脱险记》等的教学,学生认识到所学童话中的各种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童话知识。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阅读、欣赏音像、图片,了解小动物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从中发现其象征意义。
三、走进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每学期学校都有组织学生到郊外游览,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素材。这学期秋游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要写秋游的作文,而是在路上教学生怎样观察,让学生在山上多活动。第二天语文课时,我先进行说话训练,再布置写作文,可以写景,也可以写事,只要和这次秋游有关的都行。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话也就多了。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真让他们写一件事时,学生往往想不出该写什么事。因此,教师应教学生善于捕捉住生活的瞬间,让这瞬间的印象化为精彩的文字。一次有趣的活动,一节生动的课,一个小小的笑话都是最真实的生活。有一次上语文课,我让学生读生词,到“开怀大笑”时,一个学生居然读成了“开杯大笑”,全班学生真的开怀大笑。然后,我让学生把这个场景写下来,大部分学生都写得有声有色。所以,教师应尽量开阔学生的作文思路,引导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成为写作的主人。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如果下笔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最重要的一部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才能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 叶黎明.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 陈燕.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32).
[3] 李煥春.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