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学困生有意注意的教学方法初探
2014-06-27李静枝
李静枝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学要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用简单的方法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是提高教学效率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关 键 词】 有意注意;方法;目标;兴趣
我们经常听到上完课后有老师感慨:这堂课我觉得我准备得挺充分的,活动安排得也恰当,可还是有学生不听。困惑之余,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对一些班级中不听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大多属于学困生,这些孩子“学习成绩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问题所在。这给在薄弱学校教书或者在弱势群体较集中地段学校教书的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上课时,谁能抓住学困生的注意力,谁就会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带着这样的目的,我走进了课堂,发现下面这些做法有利于唤起学生注意,特别是唤起学习弱势学生的有意注意。
一、教学片段简述
片段一:七年级英语课上,雷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用新学单词造句,请一列学生逐个起来造句,当一个孩子造完句后,雷老师做简单评价。之后,全班学生便竖起双手拇指,口中念念有词“Hey!Hey!Wonderfull!”“One,two,three!Good!”“Good,job!”“Well,done!”這时你会看到,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在动手动口。如果有一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也会被同学的声音唤醒,跟上同学们的步骤学习,如果跟不上节拍,会立刻被雷老师发现。
片段二:记得有数学教师介绍他的一节数学课,教师要教授椭圆的性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给一把椭圆规,让学生画椭圆,学生在画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成绩并不突出但好动手学生往往能够发现椭圆规的柄可以调节,从而画出阔扁不同的椭圆,产生兴趣和疑问,问授课老师为什么,从而引出教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你会发现,这节课各组提出疑问的学生听得尤为认真,注意力非常集中。
片段三:语文课上,张老师讲解《诗经·蒹葭》,朦胧而雅致的课件背景画面,配以轻柔的音乐和富有磁性的朗读,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学生不自觉地和着音乐,跟着教师轻声地读起来。
片段四:地理课上,教师要讲《西亚地区》,他的话题从海湾地区战争连年不断引入,由此导入分析西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而海湾战争的话题正是那些好动的、不愿意学习的孩子最喜欢最关注的话题。这节课不用说,他们学得最投入。
二、吸引学生有效注意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一)理论基础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这种指向和集中,人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注意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共同性。”“一个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指他的注意力没有指向和集中于当时所应当进行的作业,而指向于其他无关事物。”(引自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
(二)训练方法
1. 外部条件控制法。我们在这儿谈的弱势群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正是学生没有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应完成的学习任务。而是集中于其他,如集中于操场上其他班级的体育活动,集中于内心的某一件小纠结,集中于教师在授课时提到的某一事引发他联想到的另一事等等。在学生拼对一个单词,作对一个句子时,雷老师引导学生用手势加语言来一句“Hey!Hey!”简短的话语,不仅是对该生的评价和鼓励,更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一个办法。它可以打断思想抛锚,没有注意听课的孩子所注意的其他事物,使注意回到课堂。
2. 目标训练法。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学生活动,学者自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萌生去探索、了解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远好于教师直白的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萌生的“为什么这样”,是发自内心的需求。我们会看到,有目标的学习,其效率要高于无目标的学习;有目标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较佳途径。学生自发得到学习目标,其学习效率会更胜一筹。
3. 内心沉静法。我们仔细观察或细心体味会知道,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不是外部原因,而是内心杂乱所致。这时,学生自身排除干扰是最佳选择。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讲到他的教学时,提到上课前让学生自己安静下来,眼睛看教室正前方黑板中心的一方块,就是为了使学生的内心沉静下来,将注意力回归课堂的一剂良方。
4. 情境创设法。现代化的生活,使得学生对多媒体展示的色彩斑斓的内容尤为敏感,接受能力强。上课时,适时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省时、直观,多媒体的色彩、声音、动画恰当搭配易抓住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加上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创设的情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入境,能更好地理解文字承载的信息。
5. 兴趣调动法。地理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思想活跃,关心时事的男孩子的兴趣点,他能够在地理课上找到他的兴趣点,这种兴趣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调动、迁移,会带动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
总之,课堂上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的方法很多。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学不靠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分数,不靠占用学生游戏时间,不靠占用学生从事文体活动时间和社会实践时间完成任务。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用简单的方法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是提高教学效率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兰洋.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J]. 成功(教育版),2012(8).
[2] 邱英杰. 怎样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7).
[3] 胥炯富.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巧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0).